• 首页
  • 诗歌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近/反义词
  • 造句
  • 学校
首页 > 古籍 > 道释-子部

古籍分类-道释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老子河上公注 - 淳德第六十五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說古之善以道治身及治國者,不以道教民明智巧詐也,將以道德教民,使質朴不詐偽。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民之所以難
...更多

老子河上公注 - 後己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江海以卑,故眾流歸之,若民歸就王。以卑下,故能為百谷王也。

  是以欲上民,

  欲在民之上也。

...更多

老子河上公注 - 三寶第六十七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老子言:天下謂我德大,我則佯愚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唯獨名德大者為身害,故佯愚似若不肖。無所分別,無所割截,不賤
...更多

老子河上公注 - 配天第六十八


  善為士者不武,

  言貴道德,不好武力也。

  善戰者不怒,

  善以道戰者,禁邪於胸心,絕禍於未萌,無所誅怒也。

  善勝敵者不與,

  善以道
...更多

老子河上公注 - 玄用第六十九


  用兵有言:

  陳用兵之道。老子疾時用兵,故託己設其義也。

  吾不敢為主而為客,

  主,先也。不敢先舉兵。客者,和而不倡。用兵當承天而後動。

  不
...更多

老子河上公注 - 知難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老子言:吾所言省而易知,約而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人惡柔弱,好剛強也。

  言有宗,事有君。

  我所言
...更多

老子河上公注 - 知病第七十一


  知不知上,

  知道言不知,是乃德之上。

  不知知病。

  不知道言知,是乃德之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夫唯能病苦眾人有強知之病,是
...更多

老子河上公注 - 愛己第七十二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威,害也。人不畏小害則大害至。大害者,謂死亡也。畏之者當愛精神,承天順地也。

  無狎其所居,

  謂心居神,當寬柔,不當急狹也。
...更多

老子河上公注 - 任為第七十三


  勇於敢則殺,

  勇敢有為,則殺其身。

  勇於不敢則活。

  勇於不敢有為,則活其身。

  此兩者,

  謂敢與不敢也。

  或利或害,
...更多

老子河上公注 - 制惑第七十四


  民不畏死,

  治國者刑罰酷深,民不聊生,故不畏死也。治身者嗜欲傷神,貪財殺身,民不知畏之也。

  奈何以死懼之?

  人君不寬刑罰,教民去情欲,奈何設刑法以
...更多
上一页131415161718192021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史正志
明·胡应麟
宋·晏几道
明·凌蒙初
(宋)无门慧开
宋·张敦頥
唐·张楚金
唐·齐己
韩邦庆
(宋)苏轼
宋·陆佃
吕抚
唐·宋若莘
清·解鉴
清·管玉衡
宋·方万里
吴江诗词网
www.wjszx.com.cn

晋ICP备2024047096号-2
Copyright @吴江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出国留学  百川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