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歌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近/反义词
  • 造句
  • 学校
首页 > 古籍 > 道释-子部

古籍分类-道释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老子河上公注 - 貪損第七十五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人民所以饑寒者,以其君上稅食下太多,民皆化上為貪,叛道違德,故饑。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民之不可
...更多

老子河上公注 - 戒強第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

  人生含和氣,抱精神。故柔弱也。

  其死也堅強。

  人死和氣竭,精神亡,故堅強也。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

  和氣存也。
...更多

老子河上公注 - 天道第七十七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

  天道暗昧,舉物類以為喻也。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言張弓和調之,如是乃可用耳,夫抑高舉下,損強益弱,
...更多

老子河上公注 - 任信第七十八


  天下莫柔弱於水,

  圓中則圓,方中則方,壅之則止,決之則行。

  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水能懷山襄陵,磨鐵消銅,莫能勝水而成功也。

  以其無以易
...更多

老子河上公注 - 任契第七十九



  和大怨,

  殺人者死,傷人者刑,以相和報。

  必有餘怨,

  任刑者失人情,必有餘怨及於良人也。

  安可以為善?

  言一人,則先天心�
...更多

老子河上公注 - 獨立第八十


  小國寡民,

  聖人雖治大國,猶以為小,儉約不奢泰。民雖眾,猶若寡少,不敢勞之也。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各有部曲什伯,貴賤不相犯也。器謂農人之器
...更多

老子河上公注 - 顯質第八十一


  信言不美,

  信者,如其實也。不美者,朴且質也。

  美言不信。

  美言者,滋美之華辭。不信者,飾偽多空虛也。

  善者不辯,

  善者,以道
...更多

老子王弼注 - 提要


  《老子注》二卷,魏王弼撰。案《隋书·经籍志》载老子《道德经》二卷,王弼注。《旧唐书·经籍志》作《玄言新记道德》二卷,亦称弼注,名已不同。《新唐书·艺文志》又以《玄言新记道德》为王...更多

老子王弼注 -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凡有皆始於無,故「未
...更多

老子王弼注 -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美者,人心之所樂進也;惡者,人心之所惡疾也。美惡,猶
...更多
上一页141516171819202122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胡思敬
明·屠隆
清·李之鼎
唐·李筌
慧坚
(明)罗贯中
明·心泰
刘宋·求那跋摩
元·黄泽
宋·范仲淹
唐·张彦远
趙超 編
吴航野客
清·陆九芝
张畹香
明·孙懋
吴江诗词网
www.wjszx.com.cn

晋ICP备2024047096号-2
Copyright @吴江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出国留学  百川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