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制惑第七十四-老子河上公注
制惑第七十四
民不畏死,
治國者刑罰酷深,民不聊生,故不畏死也。治身者嗜欲傷神,貪財殺身,民不知畏之也。
奈何以死懼之?
人君不寬刑罰,教民去情欲,奈何設刑法以死懼之﹖
若使民常畏死,
當除己之所殘剋,教民去利欲也。
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以道教化而民不從,反為奇巧,乃應王法執而殺之,誰敢有犯者﹖老子疾時王不先道德化之,而先刑罰也。
常有司殺者。
司殺者,謂天居高臨下,司察人過。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也。
夫代司殺者,是謂代大匠斲。
天道至明,司殺有常,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斗杓運移,以節度行之。人君欲代殺之,是猶拙夫代大匠斲木,勞而無功也。
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手矣。
人君行刑罰,猶拙夫代大匠斲,則方圓不得其理,還自傷。代天殺者,失紀綱,不得其紀綱,還受其殃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许自昌
元·曾世荣
清·张燕昌
(明)秀水沈德符景倩
刘宋·僧伽跋摩
清·沈又彭
明·陈汝元
(宋)张齐贤撰
清·刘赤江
宋·道诚
清·庄纶裔
(唐)魏徵 等編
陆侃如,牟世金
宋·马自然
(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周祖谟等整理
(后秦释)鸠摩罗什译;(后秦释)僧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