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歌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近/反义词
  • 造句
  • 学校
首页 > 古籍 > 道释-子部

古籍分类-道释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老子帛书 - 帛書乙本复原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德上德?為而?以為也上仁為之而?以為也上德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句仁失仁而句義失義而句禮夫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之�...更多

老子帛书 - 帛书老子校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更多

老子帛书 - 帛书老子注释


  ?上德不德:上,高。德,竹簡本《老子》(以下簡稱"竹簡本")中作" 悳 "。据考証竹簡本成書時間早於帛書本,可見" 悳 "當為古本《老子》的本字,而"德"是由" 悳 "引申而來的。德,從彳、 悳 。彳�...更多

老子帛书 - 楚简老子校正


  A、简本丙

  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
...更多

老子想尔注 - 老子想尔注


  ……则民不争,亦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不欲视之,比如不见,勿令心动。若动自诫,即□道去复还,心乱遂之,道去之矣。“圣人治,灵其心,实其腹。”心者,规也,中有吉凶善...更多

老子河上公注 - 提要


  《老子注》二卷,旧本题河上公撰。晁公武《读书志》曰:太史公谓河上丈人通《老子》,再传而至盖公。盖公即齐相曹参师也。而葛洪谓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汉孝文时居河之滨。侍郎裴楷言其通《...更多

老子河上公注 - 體道第一


  道可道,

  謂經術政教之道也。

  非常道。

  非自然生長之道也。常道當以無為養神,無事安民,含光藏暉,滅跡匿端,不可稱道。

  名可名,

 
...更多

老子河上公注 - 養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自揚己美,使彰顯也。

  斯惡已;

  有危亡也。

  皆知善之為善,

  有功名也。

  斯不善已。

  人
...更多

老子河上公注 - 安民第三


  不尚賢,

  賢謂世俗之賢,辯口明文,離道行權,去質為文也。

  不尚者,不貴之以祿,不貴之以官。

  使民不爭。

  不爭功名,返自然也。

  
...更多

老子河上公注 - 無源第四


  道沖而用之

  沖,中也。

  道匿名藏譽,其用在中。

  或不盈,

  或,常也。

  道常謙虛不盈滿。

  淵乎似萬物之宗。

  
...更多
上一页67891011121314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鹤市道人
清·游戏主人
孙希孟
清·魏源
宋·黄儒
宋·唐积
陆士谔
清·曾朴
(元)费著
金·王吉昌
许慕羲
(清)陆以湉
宋·王禹偁
(楚)伍子胥
宋·刘仲甫
清·西湖居士
吴江诗词网
www.wjszx.com.cn

晋ICP备2024047096号-2
Copyright @吴江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出国留学  百川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