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歌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近/反义词
  • 造句
  • 学校
首页 > 古籍 > 道释-子部

古籍分类-道释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老子王弼注 -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

  必不得其死也。

  勇於不敢則活。

  必齊命也。

  此兩者,或利或害。

  俱勇而所施者異,利害不同,故曰,或利或害也。
...更多

老子王弼注 -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詭異亂群謂之奇也。

  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
...更多

老子王弼注 -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言民之所以僻,治之所以亂,皆由上不由
...更多

老子王弼注 -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

  強兵以暴於天下者,物之所惡也,故必不得勝。

  木強則
...更多

老子王弼注 -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

  與天地合德,乃能包之,如天之道。如人之量,則各有其身,不得相均
...更多

老子王弼注 -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

  以,用也。其謂水也,言用水之柔弱無物,可以易之也。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
...更多

老子王弼注 -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

  不明理其契以致大怨已至而德和之,其傷不復,故有餘怨也。

  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

  左契防怨之所由生也。

  而不責於
...更多

老子王弼注 -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國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況國大民眾乎,故舉小國而言也。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言使民雖有什伯之器而無所用,何患不足也。

  
...更多

老子王弼注 -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實在質也。

  美言不信。

  本在樸也。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

  極在一也。

  博者不知。聖人不積,
...更多

老子王弼注 - 晁說之跋


  王弼老子道德經二卷,真得老子之學歟,蓋嚴君平指歸之流也。其言仁義與禮,不能自用,必待道以用之,天地萬物各得於一,豈特有功於老子哉。凡百學者,蓋不可不知乎此也。予於是知弼本深於老...更多
上一页222324252627282930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景方昶
宋·晁逈
(晋)顾微
汉·袁康
崔护
隋·萧吉
唐·杜佑
(清)宜兴陈维崧其年
(唐)徐炫
(明)董越
晋·陆翙
元·祁志诚
宋·宝昙
(唐)杜牧著
清·易顺鼎
谢朓
吴江诗词网
www.wjszx.com.cn

晋ICP备2024047096号-2
Copyright @吴江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出国留学  百川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