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歌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近/反义词
  • 造句
  • 学校
首页 > 古籍 > 道释-子部

古籍分类-道释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老子王弼注 -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言若使我可介然有知,行大道於天下,唯施為之是畏也。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言大道蕩然正平,而民猶尚舍之而不由,
...更多

老子王弼注 -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固其根而後營其末,故不拔也。

  善抱者不脫,

  不貪於多,齊其所能,故不脫也。

  子孫以祭祀不輟。

  子孫傳此道以祭祀則
...更多

老子王弼注 -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赤子無求無欲,不犯眾物,故毒蟲之物無犯之人也。舍德之厚者,不犯於物,故無物以損其全也。

  骨弱筋柔而握
...更多

老子王弼注 -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因自然也。

  言者不知。

  造事端也。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

  含守質也。

  解其分,

  除爭原也。
...更多

老子王弼注 -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以道治國則國平,以正治國則奇正起也,以無事則能取天下也。上章云,其取天下者,常以無事,及其有事,又不足以取天下也。故以正治國則不足
...更多

老子王弼注 - 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言善治政者,無形無名,無事無政可舉,悶悶然,卒至於大治,故曰,其政悶悶也。其民無所爭競,寬大淳淳,故曰,其民淳淳也。

  其政察察,其民缺
...更多

老子王弼注 -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

  莫若,猶莫過也。嗇,農夫,農人之治田務,去其殊類,歸於齊一也。全其自然,不急其荒病,除其所以荒病,上承天命,下綏百姓,莫過於此。

  夫唯嗇
...更多

老子王弼注 - 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不擾也,躁則多害,靜則全真,故其國彌大,而其主彌靜,然後乃能廣得眾心矣。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治大國則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
...更多

老子王弼注 - 第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

  江海居大而處下,則百川流之,大國居大而處下,則天下流之,故曰,大國下流也。

  天下之交。

  天下所歸會也。

  天下之牝,

...更多

老子王弼注 -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

  奧,猶曖也。可得庇蔭之辭。

  善人之寶,

  寶以為用也。

  不善人之所保。

  保以全也。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
...更多
上一页202122232425262728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陈其元著
(唐)崔令钦撰
明·乐天大笑生
汉·扁鹊
(東漢)班固 編,(唐)顏師古 注
(宋)周羽翀
清·刘悟元
元·戴起宗
宋·陈葆光
宋·孔平仲
宋·赵汝砺
宋·苏辙
清·马建忠
宋·宋慈
魏昌
宋·陈田夫
吴江诗词网
www.wjszx.com.cn

晋ICP备2024047096号-2
Copyright @吴江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出国留学  百川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