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薮石留而芜秽释义


【林薮】山林与泽薮。《管子·立政》:“修火宪,敬山泽,林藪积草,天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晋左思《魏都赋》:“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芜秽。”唐李白《大猎赋》:“穷遐荒,荡林藪,扼士狛,殪天狗。”明郑若庸《玉玦记·赏花》:“或密或疎的林藪,葳葳蕤蕤。”清方文《送薪行·答胡公峤》:“侵晨持斧出,刈薪向林藪。”2.指山野隐居的地方。汉蔡邕《荐皇甫规表》:“藏器林藪之中,以辞徵召之宠。”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周党麟跱于林藪,而无损孝文之刑厝也。”唐钱起《送褚人落第东归》诗:“汉家侧席明扬久,岂意遗贤在林藪。”清金

【石留】1.见“石溜”。2.见“石榴”。3.乐府鼓吹曲,汉短箫铙歌十八曲之一。《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汉铙歌》郭茂倩题解引南朝陈智匠《古今乐录》:“汉鼓吹鐃歌……十八曰《石留》。”

【芜秽】“芜薉”。亦作“芜濊”。1.荒芜。谓田地不整治而杂草丛生。《楚辞·离骚》:“虽萎絶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坟墓芜秽而不脩兮,魂无归而不食。”宋司马光《晋祠谢晴文》:“污邪既瀦,平原将溢,田恐芜秽,民忧垫隘。”胡适《记李觏的学说》:“沃壤犹为芜秽,况瘠土乎?”2.引申为丛生的杂草。晋葛洪《抱朴子·用刑》:“覩乱萌,则若薙田之芟芜薉。”3.污浊;污秽。《楚辞·招魂》:“主此盛德兮,牵於俗而芜秽。”明刘基《吊岳将军赋》:“固将军之不辰兮,哀中原之芜秽。”白采《羸疾者的爱》诗:“我的

三都赋其它诗句

&lt
&lt
&lt
&lt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