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歌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近/反义词
  • 造句
  •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各论类-医部

古籍分类-各论类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医学源流论 - 卷上·方药离合论


  方之与药,似合而实离也。得天地之气,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可以变易血气以除疾病,此药之力也。然草木之性,与人殊体,入人肠胃何以能如人之所欲,以致其效?圣人为之制方以调剂之,或用...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上·古方加减论


  古人制方之义,微妙精详,不可思议。盖其审察病情,辨别经络,参考药性,斟酌轻重,其于所治之病,不爽毫发。故不必有奇品异术,而沉痼艰险之疾,投之辄有神效,此汉以前之方也。但生民之疾...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上·方剂古今论


  后世之方,已不知几亿万矣,此皆不足以名方者。昔者圣人之制方也,推药理之本原,识药性之专能,察气味之从逆,审脏腑之好恶,合君臣之配耦,而又探索病源,推求经络。其思远,其义精,味不...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上·单方论


  单方者,药不过一二味,治不过一二症,而其效则甚捷。用而不中,亦能害人,即世所谓海上方者是也。其原起于本草,盖古之圣人,辨药物之性,则必着其功用,如逐风、逐寒、解毒、定痛之类。凡...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上·禁方论


  天地有好生之德,圣人有大公之心,立方以治病,使天下共知之,岂非天地圣人之至愿哉?然而方之有禁则何也?其故有二:一则惧天下之轻视夫道也。夫经方之治病,视其人学问之高下以为效验,故...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上·古成方剂大小论


  今人以古人气体充实,故方剂分两甚重,此无稽之说也。自三代至汉晋,升斗权衡,虽有异同,以今较之,不过十分之二(余亲见汉时有六升铜量容,今之一升二合)。如桂枝汤伤寒大剂也,桂枝为药...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上·药误不即死论


  古人治法,无一方不对病,无一药不对症,如是而病犹不愈,此乃病本不可愈,非医之咎也。后世医失其传,病之名亦不能知,宜其胸中毫无所主也。凡一病有一病之名,如中风总名也,其类有偏枯、...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上·药石性同用异论


  一药有一药之性情功效,其药能治某病,古方中用之以治某病,此显而易见者。然一药不止一方用之,他方用之亦效何也?盖药之功用不止一端,在此方则取其此长,在彼方则取其彼长,真知其功效之...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上·劫剂论


  世有奸医,利人之财,取效于一时,不顾人之生死者,谓之劫剂。劫剂者,以重药夺截邪气也。夫邪之中人,不能使之一时即出,必渐消渐托而后尽焉。今欲一日见效,势必用猛厉之药,与邪相争,或...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上·制药论



  制药之法,古方甚少,而最详于宋之雷〔学支〕,今世所传雷公炮炙论是也。后世制药之法,日多一日,内中亦有至无理者,固不可从,若其微妙之处,实有精义存焉。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
...更多
上一页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吴谦
清·方熏
明·傅青主
宋·邵伯温
宋·郭允蹈
(明清)陈克鉴
清·汪昂
醉月山人
明·朱鼎
抱瓮老人
汉·晁错
王勃
明·张介宾
清·杨同桂
元·王惟一
元·李鹏飞
吴江诗词网
www.wjszx.com.cn

晋ICP备2024047096号-2
Copyright @吴江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出国留学  百川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