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歌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近/反义词
  • 造句
  •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各论类-医部

古籍分类-各论类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医学源流论 - 卷上·乩方论


  世有书符请仙而求方者。其所书之方,固有极浅极陋极不典,而不能治病且误人者。亦有极高极古极奇极稳以之治病而神效者,其仙或托名吕纯阳,或托名张仲景,其方亦宛然纯阳、仲景之遗法,此其...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上·热药误人最烈论


  凡药之误人,虽不中病,非与病相反者,不能杀人;即与病相反,药性平和者,不能杀人;与病相反,性又不平和,而用药甚轻,不能杀人;性既相反,药剂又重,其方中有几味中病者,或有几味能解...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上·薄贴论


  今所用之膏药,古人谓之薄贴,用大端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里。治表者,如呼脓去腐,止痛生肌,井摭风护肉之类,其膏宜轻薄而日换,此理人所易知。治里者,或驱风寒,或和气血,或消痰痞,...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上·貌似古方欺人论


  古圣人之立方,不过四五味而止。其审药性,至精至当,其察病情,至真至确。方中所用之药,必准对其病,而无毫发之差。无一味泛用之药,且能以一药兼治数症。故其药味虽少,而无症不该。后世...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下·司天运气论


  邪说之外,有欺人之学,有耳食之学。何谓欺人之学?好为高谈奇论,以骇人听闻,或剿袭前人之语,以示渊博。彼亦自知其为全然不解,但量他人亦莫之能深考也,此为欺人之学。何谓耳食之学?或...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下·医道通治道论


  治身犹治天下也。天下之乱,有由乎天者,有由乎人者。由乎天者,如夏商水旱之灾是也;由乎人者,如历代季世之变是也。而人之病,有由乎先天者,有由乎后天者。由乎先天者,其人生而虚弱柔脆...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下·五方异治论


  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故其气体随地不同。西北之人气深而厚,凡受风寒,难于透出,宜用疏通重剂;东南之人气浮而薄,凡遇风寒,易于疏泄,宜用疏通轻剂。又西北地寒,当用温热之药;然或有邪蕴...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下·病随国运论


  天地之气运,数百年一更易,而国家之气运亦应之。上古无论,即以近代言。如宋之末造,中原失陷,主弱臣弛。张洁古、李东垣辈,立方皆以补中宫,健脾胃,用刚燥扶阳之药为主,局方亦然。至于...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下·针灸失传论


  灵素两经,其详论藏府经穴疾病等说。为针法言者,十之七八;为方药言者,十之二三。上古之重针法如此,然针道难而方药易,病者亦乐于服药而苦于针,所以后世方药盛行,而针法不讲。今之为针...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下·水病针法论



  凡刺之法,不过补泻经络,祛邪纳气而已,其取穴甚少。惟水病风〔病水〕肤胀,必刺五十七穴。又云:皮肤之血尽取之何也?盖水旺必克脾土,脾土衰则遍身皮肉皆肿,不特一经之中有水气矣�
...更多
上一页121314151617181920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留用光
(明)王世貞
明·谢榛
清·陈惟彦
清·胡建伟
(汉)陆贾原著;王利器撰
明·程敏政
孙禄堂
清·陈忱
三国·王肃
(清)仁和沈星炜秋卿
宋·王栐
明·尹宾商
醒世居士
宋·李光
陶元珍
吴江诗词网
www.wjszx.com.cn

晋ICP备2024047096号-2
Copyright @吴江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出国留学  百川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