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歌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近/反义词
  • 造句
  •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各论类-医部

古籍分类-各论类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医学源流论 - 医学源流论


徐大椿(1693-1771年),又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清代江苏吴江县松陵镇人。祖父徐釚,为翰林院检讨,曾纂修《明史》。父徐养浩,精水利之学,曾聘修《吴中水利志》。徐大椿自幼习儒,旁�...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原序


  医,小道也,精义也,重任也,贱工也。古者大人之学,将以治天下国家,使无一夫不被其泽,甚者天地位而万物育,斯学者之极功也。若夫日救一人,月治数病,顾此失彼,虽数十里之近,不能兼及...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上·元气存亡论


  养生者之言曰:天下之人,皆可以无死。斯言妄也,何则?人生自免乳哺以后,始而孩,既而长,既而壮,日胜一日。何以四十以后,饮食奉养如昔,而日且就衰?或者曰:嗜欲戕之也。则绝嗜欲,可...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上·躯壳经络脏腑论


  凡致病必有因,而受病之处则各有部位。今之医者曰:病必分经络而后治之。似矣,然亦知病固非经络之所能尽者乎?夫人有皮肉筋骨以成形,所谓躯壳也。而虚其中,则有脏腑以实之。其连续贯通者...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上·表里上下论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浅深。欲知病之浅深,先知病之部位。夫人身一也,实有表里上下之别焉。何谓表?皮肉筋骨是也;何谓里,脏腑精神是也。而经络则贯乎其间。表之病,易治而难死;里之病...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上·阴阳升降论


  人身象天地。天之阳藏于地之中者,谓之元阳。元阳之外护者,谓之浮阳,浮阳则与时升降。若人之阳气,则藏于肾中,而四布于周身,惟元阳则固守于中而不离其位。故太极图中心白圈,即元阳也,...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上·治病必分经络脏腑论


  病之从内出者,必由于脏腑;病之从外入者,必由于经络。其病之情状,必有凿凿可征者。如怔忡惊悸为心之病,泄泻臌胀为肠胃之病,此易知者。又有同一寒热而六经各殊,同一疼痛而筋骨皮肉各别...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上·治病不必分经络脏腑论


  病之分经络脏腑,夫人知之。于是天下遂有因经络脏腑之说,而拘泥附会,又或误认穿凿,并有借此神其说以欺人者。盖治病之法多端,有必求经络脏腑者,有不必求经络脏腑者。盖人之气血无所不通...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上·肾藏精论


  精藏于肾,人尽知之。至精何以生?何以藏?何以出?则人不知也。夫精即肾中之脂膏也,有长存者,有日生者。肾中有藏精之处,充满不缺,如井中之水,日夜充盈,此长存者也;其欲动交媾所出之...更多

医学源流论 - 卷上·一脏一腑先绝论


  人之死,大约因元气存亡而决。故患病者,元气已伤即变危殆。盖元气脱,则五脏六腑皆无气矣。竟有元气深固,其根不摇,而内中有一脏一腑先绝者。如心绝则昏昧不知世事,肝绝则喜怒无节,肾绝...更多
上一页789101112131415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普济
清·高士奇
清·王士端
(宋)乐史
秦·佚名
清·杨同桂
刘桢
(宋)杨仲良
(清)毕沅
明·唐寅
明·毛晋
宋·王文钾
宋·祖琇
宋·寇宗奭
宋·王令
(清)法式善撰
吴江诗词网
www.wjszx.com.cn

晋ICP备2024047096号-2
Copyright @吴江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出国留学  百川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