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歌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近/反义词
  • 造句
  •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别集-集部

古籍分类-别集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栾城集 - 栾城后集卷八


  ◆历代论二【汉武帝】

  天下利害,不难知也。士大夫心平而气定,高不为名所眩,下不为利所怵者,类能知之。人主生于深宫,其闻天下事至鲜矣,知其一不达其二,见其利不睹其害,而
...更多

栾城集 - 栾城后集卷九


  ◆历代论三【荀彧】  荀文若之于曹公,则高帝之子房也。董昭建九锡之议,文若不欲,曹公心不能平,以致其死,君子惜之。或以为文若先识之未究,或以为文若欲终致节于汉氏。二者皆非文若之...更多

栾城集 - 栾城后集卷十


  ◆历代论四【王导】  西晋之士,借通达以济淫欲,风俗既败,夷狄乘之,遂丧中国。相随渡江,而此风不改,贤者知厌之矣,而不胜其众,俗乱于下,政弊于上,而莫能正也。东晋之不竞,由此故...更多

栾城集 - 栾城后集卷十一


  ◆历代论五【唐玄宗宪宗】

  唐玄宗、宪宗,皆中兴之主也。玄宗继中、睿之乱,政紊于内,而外无藩镇分裂之患,约己任贤,而贞观之治可复也。宪宗承代、德之弊,政偾于朝,而畿甸之
...更多

栾城集 - 栾城后集卷十二


  ◆颍滨遗老传上颍滨遗老姓苏氏,名辙,字子由。父曰眉山先生,隐居不出,老而以文名天下,天下所谓老苏者也。欧阳文忠公以文章独步当世,见先生而叹曰:“予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更多

栾城集 - 栾城后集卷十三


  ◆颍滨遗老传下还朝,为御史中丞。命由中出,宰相以下多不悦。所荐御史,率以近格不用。自元祐初,革新庶政,至是五年矣。一时人心已定,惟元丰旧党分布中外,多起邪说以摇撼在位。吕微仲与...更多

栾城集 - 栾城后集卷十四


  ◆册文一首【大行太皇太后谥册文〈附进册文札子。】

  维元祐某年岁次甲子某月甲子朔某日甲子,孝孙嗣皇帝臣某谨再拜稽首言曰:臣闻圣人之兴,默契天运。昔真祖、仁祖之际,章献临
...更多

栾城集 - 栾城后集卷十五


  ◆诏一首【拟合祭天地手诏元祐中撰。】

  朕惟《周礼》王者亲祀天地,岁无不遍。故郊丘有南北之辨,礼乐有同异之别。降及汉、唐,事与古异。礼文浸盛,费用增广。既难躬行以遍飨,
...更多

栾城集 - 栾城后集卷十六


  ◆札子十五首【兄除翰林承旨乞外任札子四首】

  臣伏见兄轼近除翰林学士承旨兼侍读,以臣备位执政,不敢复居要职,比虽受命,仍奏乞候过坤成上寿,再乞外任。伏念臣顷蒙误恩,擢居
...更多

栾城集 - 栾城后集卷十七


  ◆表记札子状十四首【元祐七年生日谢表二首】

  臣辙言:伏蒙圣恩,以臣生日,特遣中使降诏书,赐臣羊、酒、米、面者。与闻几政,每怀尸禄之忧;时及初生,曲蒙好赐之厚。使华临贲
...更多
上一页282930313233343536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汪象旭
唐·玄奘
陈天华
明·周嘉胄
宋·陆九韶
汉·王充
台湾杂记
汉·刘安
(清)歙县张潮山来
清·倪在田
清·田同之
南北朝·贾思勰
宋·张唐英
宋·圆悟
關尹子
清·刘起凡
吴江诗词网
www.wjszx.com.cn

晋ICP备2024047096号-2
Copyright @吴江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出国留学  百川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