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歌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近/反义词
  • 造句
  •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四书-儒部

古籍分类-四书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四書章句集注 - 大學章句集注


  大,舊音泰,今讀如字。

  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更多

四書章句集注 - 中庸章句序


  中庸何為而作也?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蓋自上古聖神繼天立極,而道統之傳有自來矣。其見於經,則「允執厥中」者,堯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者,...更多

四書章句集注 - 中庸章句集注


  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
...更多

四書章句集注 - 論語序說


  史記世家曰:「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父叔梁紇,母顏氏。以魯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歲,十一月庚子,生孔子於魯昌平鄉陬邑。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及長,為委吏,料量平;�...更多

四書章句集注 - 讀論語孟子法


  據清仿宋大字本補。

  程子曰:「學者當以論語孟子為本。論語孟子既治,則六經可不治而明矣。讀書者當觀聖人所以作經之意,與聖人所以用心,聖人之所以至於聖人,而吾之所以
...更多

四書章句集注 - 論語集注卷一


  學而第一此為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凡十六章。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悅同。學之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覺�
...更多

四書章句集注 - 論語集注卷二


  八佾第三凡二十六章。通前篇末二章,皆論禮樂之事。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季氏,魯大夫季孫氏也。佾,舞列也,天子八、諸侯�
...更多

四書章句集注 - 論語集注卷三


  公冶長第五此篇皆論古今人物賢否得失,蓋格物窮理之一端也。凡二十七章。胡氏以為疑多子貢之徒所記云。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更多

四書章句集注 - 論語集注卷四


  述而第七此篇多記聖人謙己誨人之辭及其容貌行事之實。凡三十七章。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好,去聲。述,傳舊而已。作,則創始也。故作非聖人�
...更多

四書章句集注 - 論語集注卷五


  子罕第九凡三十章。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罕,少也。程子曰:「計利則害義,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
...更多
上一页293031323334353637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周梦颜
秦·黄石公
宋·程昭
明·薛己
五代·刘昫
老子
(宋)叶廷圭
(南朝宋)範燁 編繏,(唐)李賢 等注
宋·陆游
刘宋·昙摩蜜多
(清)藍鼎元
清·陆应旸
明·张应文
唐·孙揆
清·汪昂
元·倪瓒
吴江诗词网
www.wjszx.com.cn

晋ICP备2024047096号-2
Copyright @吴江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出国留学  百川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