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歌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近/反义词
  • 造句
  • 学校
首页 > 古籍 > 本草类-医部

古籍分类-本草类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本草撮要 - 本草撮要


  本草撮要 清 陈其瑞

  序一

  陈君蕙亭。吾浙振奇士也。居乡试文本不得志。乃去而以末秩试吏于吴中。仍落落寡所合。自少尝读黄帝书。能尽百药之性。以之疗人病辄效。意不�
...更多

本草择要纲目 - 本草择要纲目


  本草择要纲目 清 蒋介繁

  序一

  余少不敏。制举子业外。惟殚精竭虑。酷嗜素问本草诸书。桑梓间。遂谬以伯休相许。

  及谢帖括。从事韬钤。卯辰之役。联获隽游�
...更多

本草征要 - 本草征要


  本草征要 明 李中梓

  序言

  李中梓(字仕材)先生,系明末江南医学教育家。籍贯松江府南汇县。生于万历十五年丁亥(先生精于医,复精于文,临症经验甚丰。授徒众多,其�
...更多

本草便读 - 本草便读


  本草便读 清 张秉成

  吴序

  人有恒言曰。用药如用兵。以药之不可轻用也。然苟用得其当。又未尝不应手取效。药到病除。是操何术以致哉。则曰非读本草不为功。顾读本草之�
...更多

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更多

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草部(上)


甘草
释名 亦名蜜甘、蜜草、美草、 草、灵通、国老。
气味 (根)甘、平、无毒。
主治
1、伤寒咽痛(少阴症)。用甘草二两,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此�
...更多

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草部(中)


豆蔻
释名 草豆蔻、漏蔻、草果。
气味 (仁)辛、涩、温、无毒。
主治
1、心腹胀满,气短。用豆蔻一两,去皮,研细。每服半钱,木瓜生姜汤调下。
2、胃弱呕逆不食。用豆蔻仁二
...更多

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草部(下)



蒺藜

释名 名茨、旁通、屈人、止行、休羽、升推。

气味 (子)苦、温、无毒。(白蒺藜:甘、温、无毒)。

主治

1、腰脊痛。用蒺藜子捣成末,加蜜做成丸子,�
...更多

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金石部


银释名亦名白金、鋈。气味银屑,辛、平、有毒;生银,辛、寒、无毒。主治1、妊妇腰痛。用银一两、水三升,煎成二升服之。2、胎动欲坠。用银五两、根二两、清酒一碗、水一大碗,煎成一碗,湿服。3...更多

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木部


柏
释名 侧柏。
气味 柏实:甘、平、无毒。
柏叶:苦、微温、无毒。
主治
柏实:
1、平肝润肾。延年壮神。用柏实晒干,去壳,研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
...更多
上一页44454647484950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陈宏谋
(南宋)吴文英
明·德清
赵尔巽
清·魏秀仁
(清)易顺鼎
宋·郑克
太贤
冒广生编
(清)不著撰人
汉·董仲舒
唐·段成式
南朝宋·陆修静
清·莫友芝
清·褚人获
清·刘廷槐
吴江诗词网
www.wjszx.com.cn

晋ICP备2024047096号-2
Copyright @吴江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出国留学  百川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