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歌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近/反义词
  • 造句
  • 学校
首页 > 古籍 > 八字预测-易部

古籍分类-八字预测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正宗阴阳五行八字预知学(中级教材) - 第01章 日主气势强弱的辨认法



第01章 日主气势强弱的辨认法

  在前授初级课程上、下二学期中,我们共同研习了许多四柱命学的基本常识与原理。例如:干支阴阳五行的概识、时辰节气及月建、天干的十二生死
...更多

正宗阴阳五行八字预知学(中级教材) - 第02章 普通格局的用神种类及其选定法


  读了前章各节的研析之后,诸位当可明了,举凡任何一个八字,其日主气势大多有旺衰强弱之别,且日主所属五行也各有所宜所忌,只是程度上的深浅、大小不同而已。我们如根据日主气势的强弱、四...更多

正宗阴阳五行八字预知学(中级教材) - 第03章 普通格局的评格要式及其性向


第一节 各种常格的评定要式
  一、格局杂谈--

  《子平真诠》说:「八字既有用神,必有格局;有格局,必有高低。财官印食煞伤劫刃,何格无贵,何格无贱?由极贵而
...更多

正宗阴阳五行八字预知学(中级教材) - 第04章 普通格局的成败与异忌


第一节 普通格局的高低成败
  八字的构成,多达数十万种,每个八字之间均有其独特相异之处,固难以一理一则悉予概论;况且吾人命运,除受生辰八字的时间因素影响外,尚受地理空间�
...更多

正宗阴阳五行八字预知学(中级教材) - 第05章 十干五行的性质及其宜忌


  日干是我们推论八字的重心,故其在四柱学中的地位实在不容忽视。所谓日干,也就是指十天干中的任何一干而言,而十天干除了各有其独特的基本性质之外,它们尚可分别含射许多不同的物能与物象...更多

正宗阴阳五行八字预知学(中级教材) - 第06章 事象孳生的重要理则


  在我们尚未正式论及各种特殊格局的看法之前,首先则必须设法深入了解六神的一些含射征象,原来这是有相当理由的;因为,大多数的特殊格局,它们若非气势极度偏旺于一方或二方,便是日干与它...更多

正宗阴阳五行八字预知学(中级教材) - 第07章 六神的各种合射征象


  不论八字格局的常与变,大抵总离不开「五行」和「六神」的活动运作范围。有关五行的各项基本属性与重要生化原理,我们已在本讲义第一、二、三册教材中陆续详加探讨过,而且在以后的第五、六...更多

正宗阴阳五行八字预知学(中级教材) - 第08章 特殊格局的看法


  近贤吴俊民说:「世间凡百事物,有原则必有例外,有普通必有特别。虽然从大空间长时间看来,原则或普通,可能因逐渐演变而成为例外或特别,有的例外或特别也可能因逐渐演变而成为原则或普通...更多

正宗阴阳五行八字预知学(中级教材) - 第09章 论命要法览法


  综观今诸家见解,我们当可清楚发现,论命的主要步骤大致有五——⑴排命盘。⑵出定格。⑶明喜忌。(4)取用神。(5)下判断。有关前面四项步骤的运用方法与技巧我们在前此各册的讲义中均有详�...更多

正宗阴阳五行八字预知学(中级教材) - 第01讲


  胡先生:民国30年11月4日下午5~7时(酉)出生

  乾造:辛 癸 庚 辛

  酉 卯 子 巳

  我曾答应胡先生,第一个要排你的八字,因为胡先生的际遇�
...更多
上一页252627282930313233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韩菼 编
元·脱脱等
(唐)朱揆
唐·令狐楚
元·李志常
(明)许次纾
崔象川
宋·曾巩
汉·王符
(明)马文升
(金)佚名
元·关汉卿
汉·袁康
宋·魏泰
宋·强幼安
李嗣真
吴江诗词网
www.wjszx.com.cn

晋ICP备2024047096号-2
Copyright @吴江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出国留学  百川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