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共群籍释义


【四书】语》、《大学》、《中庸》、《孟子》的合称。南宋理学家朱熹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分章断句,加以注释,配以《孟子》,题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后用作学习的入门书。元皇庆二年定考试课目,必须在“四书”内出题,发挥题意规定以朱熹的《集注》为根据。明清相沿不改。元方回《古斋箴》序:“近世朱氏‘四书’,吾服膺焉。”参见“四子书”。2.指四部书。南朝梁萧统《谢敕赉制旨大涅槃经疏启》:“四书所总,施命止於域中。”唐陆龟蒙《奉和袭美二游诗》:“尝闻四书曰,经史子集焉。”参见“四部书

【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用切,蛩去聲。《說文》同也。从廿卄。《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會意。《玉篇》同也,衆也。《廣韻》皆也。《增韻》合也,公也。《禮·王制》爵人于朝,與士共之。《史記·張釋之傳》法者,所與天下共也。又《唐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音恭。《前漢·王褒傳》共惟秋法,五始之要。《註》服虔曰:共,敬也。師古曰:共,讀曰恭。又姓。《氏族略》以國爲氏。又地名。《詩·大雅》侵阮徂共。《韻會》阮國之地,在河內共城。又《集韻》古勇切《正韻》居竦切,恭上聲。《前漢·百官公卿表》垂作

【群籍】籍”。原指五经以外诸书,后泛指各种书籍。汉荀悦《申鉴·政体》:“夫道之本,仁义而已矣。五典以经之,羣籍以纬之。”《晋书·阮籍传》:“博览羣籍,尤好《庄》《老》。”鲁迅《花边文学·考场三丑》:“那都是坐在自己的书斋里,查群籍,翻类书,穷年累月,这才脱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