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诗歌 >
唐诗
>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
上一卷
下一卷
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东望白阁云,半入紫阁松。胜概纷满目,衡门趣弥浓。幸有数亩田,得延二仲踪。早闻达士语,偶与心相通。误徇一微官,还山愧尘容。钓竿不复把,野碓无人舂。惆怅飞鸟尽,南溪闻夜钟。
岑参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原文
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东望白阁云,半入紫阁松。胜概纷满目,衡门趣弥浓。幸有数亩田,得延二仲踪。早闻达士语,偶与心相通。误徇一微官,还山愧尘容。钓竿不复把,野碓无人舂。惆怅飞鸟尽,南溪闻夜钟。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赏析
岑参诗歌鉴赏,唐诗鉴赏,中国诗歌鉴赏 岑参在三十岁考中进士时,只在京城长安做了个右内率府兵曹参军的小官,职责是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工作刻板而又琐碎。这对于有岑参来说,无异于是置身于牢笼。这使“岑参一度陷入苦闷的境地:‘三十始一命,宦情都欲阑。自怜无产业,不敢耻为官。’(《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因假归白阁西草堂,面对云烟变幻,山雨欲来的自然景象,他心里是酸楚的。官微固使人失望,最要命的还是生活的平庸。” (周啸天《岑诗综论》)于是请假回到草堂这个自由的天地里,将满腔雄豪之气和希图归隐之心,都融入在这首《因假归白阁西草堂》中。 开始四句写雷雨景象,第一、二句写远景。诗人在白阁峰西面自己的草堂中,极目远眺,只听见轰然的雷声突然从终南山(即太白山)那面传来,震耳欲聋。“雷声傍太白”一句,起势突兀,巨响自天而降,震撼人心,具有先声夺人的咄咄气势。接着,“雨在八九峰”:闪逝雷煞,大雨滂沱,笼罩着莽莽苍苍的终南山诸峰。这铺天盖地的大雨,在惊雷的衬托下,更加气势夺人。第三、四句渐次而近:此时,终南山的雷雨正向草堂汹涌逼来,东面白阁峰上的乌云,如万马奔驰,涌向那紫阁峰上的十万长松中,乌云与松林连成一片,激起满山的虎啸龙吟。开始这四句,雷鸣、雨下、云涌,写得层次分明,又错综交织,并且与终南山和白阁、紫阁诸峰相连,造成一种雄阔无比、笼罩宇宙的恢宏气势。正如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所评:“起势雄莽。” 接着,作者却就此陡顿,转换笔锋,写出了新的境界。“胜概纷满目,衡门趣弥浓”。是此诗前后过渡的关键。前一句是对风雨雷电交织而成的雄壮景色的赞叹,而后一句于赞叹之中,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它表面是在进一步渲染草堂景色之胜,而实际上,是用“衡门”(即“横木为门”,喻指草堂)与帝都长安以及右内率府兵曹参军的衙署相比,京城和衙署尽管那般堂皇,但生活却是平庸枯燥的,哪里比得上我这简陋的草堂中瞬息万变、应接不暇的景色,和那游目骋怀、无拘无束的浓郁的情趣呢?这里已经委婉流露出了作者追求新鲜活泼、自由无碍的生活的思想。 由这关键性的两句,引出了作者的深深感慨。从“幸有数亩田”到末尾,以夹叙夹议的手法,抒发了自己对区区微官的不满和向往自由闲适生活的情怀。 自己本有几亩薄田,可以象“挫廉逃名”的羊仲、求仲那样过隐居的生活;也听过“达士”规劝之语,正与我心相通。却错误地做了个于世无补、于己不利的区区小官,现在因假而还归草堂,看到自己满身尘俗之气,真惭愧是无地自容啊!如今,钓竿疏远了,舂米的碓也无人操作,想起来惆怅不已,望着那日暮时渐尽的飞鸟,只听见南溪几声悠扬的疏钟。最后两句,作者将无限怅惘之情,融进自然景物之中,结语十分微妙。白天四处觅食的鸟儿,随着暮色的降临,渐渐各自找到了归宿之所,而自己呢,还滞留宦途,在异乡飘泊,两相比较,岂不令人黯然神伤!那静夜里悠扬的钟声,是警醒自己的“暮鼓晨钟”,好象是对自己的召唤,但同时又象是轻轻的叹息。作者用象征、映衬手法,将不尽之意隐含在最后两句。 不仅如此,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还形成了一种对比,隐含着作者的深意。开始四句极写雷雨风云来势之猛,一派动荡之势,草堂似乎难以避免暴风雨的冲涮。接着,作者虽然没有再交待风雨,但从最后两句“惆怅飞鸟尽,南溪闻夜钟”的暗示中可以看出,显然风雨往别处去了,并没有降临草堂。作者这种大开大阖的章法,动荡与宁静的强烈对比,无疑地隐含着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与“早闻达士语,偶然心相通。误徇一微官,还山愧尘容”的出处无定的伤喟,正是统一的,两者交相映发,将这种迷惘而又感伤的情怀,表现得更为婉曲而又深沉。 这一首属岑参早期的诗,也显现出了诗人“语奇体峻,意亦新远”璠语)的风格,高步瀛曾经评述说,此诗“魄力沉厚,意境幽渺”。
岑参
简介
简介暂无
岑参
的其它诗歌
题苜蓿峰寄家人
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奏
春兴戏题赠李侯
送扬州王司马
阻戎泸间群盗
失题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
郡斋闲坐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
送江陵黎少府
题铁门关楼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参曾居此郡八九年)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便呈卫荆州
早上五盘岭
相和歌辞。长门怨
叹白发
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即太尉光弼弟)
东归发犍为,至泥谿舟中作
戏题关门
送秘省虞校书赴虞乡丞
秋思
赴犍为经龙阁道
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
祁四再赴江南别诗
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安西馆中思长安
经陇头分水
赵少尹南亭送郑侍御归东台(得长字)
日没贺延碛作
送樊侍御使丹阳便觐
下外江舟怀终南旧居
题梁锽城中高居
送张卿郎君赴硖石尉
送颜少府投郑陈州
与鲜于庶子自梓州成都少尹自褒城同行至利州道中作
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
龙女祠
题云际南峰眼上人读经堂(眼公不下此堂十五年矣)
送张都尉东归
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
题井陉双谿李道士所居
送李别将摄伊吾令充使赴武威,便寄崔员外
万里桥
寄韩樽
送弘文李校书往汉南拜亲
石犀
醉里送裴子赴镇西
临洮客舍留别祁四
司马相如琴台
尚书念旧,垂赐袍衣,率题绝句献上,以申感谢
送滕亢擢第归苏州拜亲
忆长安曲二章寄庞cc
送任郎中出守明州
严君平卜肆
灭胡曲
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郭子是赵节度同好)
张仪楼
佐郡思旧游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
升仙桥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
送陈子归陆浑别业
杨雄草玄台
送严黄门拜御史大夫再镇蜀川兼觐省
稠桑驿喜逢严河南中丞便别(得时字)
骊姬墓下作(夷吾、重耳墓,隔河相去十三里)
送郭仆射节制剑南
送张升卿宰新滏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凤翔府行军送程使君赴成州
楚夕旅泊古兴
送陶铣弃举荆南觐省
送杨瑗尉南海
先主武侯庙
饯王岑判官赴襄阳道
送薛彦伟擢第东归
文公讲堂
送薛弁归河东
送周子落第游荆南
林卧
送薛播擢第归河东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
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在蜀)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得潭字)
送严诜擢第归蜀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
送严维下第还江东
夏初醴泉南楼送太康颜少府
醴泉东谿送程皓、元镜微入蜀(得寒字)
题华严寺瑰公禅房
奉送李宾客荆南迎亲
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过王判官西津所居
送卢郎中除杭州赴任
送蜀郡李掾
南池夜宿,思王屋青萝旧斋
酬畅当嵩山寻麻道士见寄(一作卢纶诗)
送郑少府赴滏阳
观楚国寺璋上人写一切经院,南有曲池深竹
和刑部成员外秋夜寓直寄台省知己
送楚丘麹少府赴官
寻巩县南李处士别业
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
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卿公(时张卿公亦充节度留后)
闻崔十二侍御灌口夜宿报恩寺
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送杜佐下第归陆浑别业
西掖省即事
送颜韶(得飞字)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
过缑山王处士黑石谷隐居
送郑堪归东京汜水别业(得闲字)
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
缑山西峰草堂作
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
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得时字)
左仆射相国冀公东斋幽居(同黎拾遗赋献)
送孟孺卿落第归济阳
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
送裴校书从大夫淄川觐省
终南山双峰草堂作
奉和相公发益昌
送杨千牛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得寒字)
陪群公龙冈寺泛舟(得盘字)
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送胡象落第归王屋别业
春半与群公同游元处士别业
南溪别业
送李卿,赋得孤岛石(得离字)
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
西河郡太原守张夫人挽歌
送王录事却归华阴
出关经华岳寺,访法华云公
火山云歌送别
送二十二兄北游寻罗中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
送陕县王主簿赴襄阳成亲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送永寿王赞府径归县(得蝉字)
春梦
过碛
故河南尹岐国公赠工部尚书苏公挽歌二首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
送祁乐归河东
南池宴饯辛子,赋得蝌斗子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
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
西亭送蒋侍御还京(得来字)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虢州送郑兴宗弟归扶风别庐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仙凯歌
苗侍中挽歌二首
寄左省杜拾遗
登嘉州凌云寺作
水亭送刘颙使还归节度(得低字)
澧头送蒋侯
逢入京使
赵将军歌
成王挽歌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经火山
送刘郎将归河东(同用边字)
送狄员外巡按西山军(得霁字)
戏问花门酒家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临洮龙兴寺玄上人院,同咏青木香丛
碛中作
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
送颜平原
和贾舍人早朝
暮秋山行
晚发五渡
陪使君早春西亭送王赞府赴选(得归字)
巴南舟中夜市
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
江上春叹
送李郎尉武康
送李翥游江外
初至犍为作
送王伯伦应制授正字归
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得阳字)
咏郡斋壁画片云(得归字)
青龙招提归一上人远游吴楚别诗
杨固店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虢州郡斋南池幽兴,因与阎二侍御道别
巴南舟中,思陆浑别业
虢州酬辛侍御见赠
还东山洛上作
酬崔十三侍御登玉垒山思故园见寄
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
南楼送卫凭(得归字)
轮台即事
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
北庭作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汉川山行,呈成少尹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宿铁关西馆
奉和杜相公初发京城作
首秋轮台
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时天宝初…见有高道举征
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丘中春卧寄王子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
过酒泉,忆杜陵别业
江上阻风雨
河西春暮忆秦中
韦员外家花树歌
虢中酬陕西甄判官见赠
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一作无名氏诗,一作李白诗)
赴北庭度陇思家
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
醉后戏与赵歌儿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范公丛竹歌
山房春事二首 其二
玉门关盖将军歌
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题虢州西楼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赠酒泉韩太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题金城临河驿楼
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曜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赠西岳山人李冈
题永乐韦少府厅壁
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石淙…贻友人
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
汉上题韦氏庄
送郭乂杂言
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时王子欲应制举西上)
题新乡王釜厅壁
春遇南使,贻赵知音
题山寺僧房
送魏升卿擢第归东都,因怀魏校书、陆浑、乔潭
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高冠谷口招郑鄠
送魏四落第还乡
虢州南池候严中丞不至
送宇文南金放后归太原寓居,因呈太原郝主簿
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时二公并为杜元帅判官
春兴思南山旧庐,招柳建正字
西亭子送李司马
郊行寄杜位
郡斋南池招杨辚
渔父
怀叶县关操、姚旷、韩涉、李叔齐
虢州卧疾,喜刘判官相过水亭
登古邺城
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
寻少室张山人,闻与偃师周明府同入都
邯郸客舍歌
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
宿蒲关东店,忆杜陵别业
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
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
感遇
宿东谿王屋李隐者
携琴酒寻阎防崇济寺所居僧院(得浓字)
优钵罗花歌
宿华阴东郭客舍忆阎防
寻阳七郎中宅即事
蜀葵花歌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送崔子还京
暮秋会严京兆后厅竹斋
题李士曹厅壁画度雨云歌
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
入蒲关先寄秦中故人
郡斋平望江山
梁州对雨怀麹二秀才,便呈麹大判官时疾赠余新诗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岁暮碛外寄元撝
寄青城龙谿奂道人
登总持阁
寄宇文判官
青山峡口泊舟怀狄侍御
登凉州尹台寺
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
潼关镇国军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
晦日陪侍御泛北池
与鲜于庶子泛汉江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
偃师东与韩樽同诣景云晖上人即事
与鄠县源少府泛渼陂(得人字)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
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
终南东谿中作
敦煌太守后庭歌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雪后与群公过慈恩寺
喜韩樽相过
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
与鄠县群官泛渼陂
银山碛西馆
陪使君早春东郊游眺(得春字)
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
感遇
初至西虢官舍南池,呈左右省及南宫诸故人
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太白胡僧歌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奉陪封大夫宴,得征字,时封公兼鸿胪卿
卫节度赤骠马歌
陪封大夫宴瀚海亭纳凉(得时字)
梁州陪赵行军龙冈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得长字)
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此曲本出北同城)
冬夕
行军雪后月夜宴王卿家
裴将军宅芦管歌
句
喜华阴王少府使到南池宴集
送费子归武昌
早春陪崔中丞同泛浣花谿宴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
春日醴泉杜明府承恩五品宴席上赋诗
醉戏窦子美人
临洮泛舟,赵仙舟自北庭罢使还京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秋夜闻笛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得飞字)
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
送人赴安西
胡歌
送杨子
送赵侍御归上都
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
送颜评事入京
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
送裴侍御赴岁入京(得阳字)
题观楼
送韦侍御先归京(得宽字)
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草堂村寻罗生不遇
送柳录事赴梁州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
石上藤(得上字)
山房春事二首
送绵州李司马秩满归京,因呈李兵部
临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题县南楼
虢州西山亭子送范端公(得浓字)
送李司谏归京(得长字)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奉送贾侍御使江外
送襄州任别驾
崔仓曹席上送殷寅充石相判官赴淮南
精卫
送人归江宁
送李明府赴睦州,便拜觐太夫人
送怀州吴别驾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送梁判官归女几旧庐
原头送范侍御(得山字)
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树降甘露诗
送崔主簿赴夏阳
五月四日送王少府归华阴(得留字)
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玉关寄长安李主簿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
衙郡守还
送王七录事赴虢州
过燕支寄杜位
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诗句
衡门趣弥浓
早闻达士语
偶与心相通
钓竿不复把
半入紫阁松
惆怅飞鸟尽
雨在八九峰
得延二仲踪
雷声傍太白
东望白阁云
胜概纷满目
幸有数亩田
野碓无人舂
南溪闻夜钟
误徇一微官
还山愧尘容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