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诗歌 >
唐诗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上一卷
下一卷
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
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注释
1.武判官,未详。判官,官职名。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 2.中军: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所居。 3."风掣"一词: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 4.轮台:见前注。 5胡天:这里指西域的天气。 6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7珠帘:以珠子穿缀成的挂帘。 罗幕:丝织帐幕。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 8锦衾(qīn)薄:盖了华美的织锦被子还觉得薄。形容天气很冷。 9瀚海:大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 10阑干:纵横的样子。 11惨淡:昏暗无光。 12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这句说在饮酒时奏起了乐曲。 13辕门:古代帝王巡狩、田猎的止宿处,以车为藩;出入之处,仰起两车,车辕相向以表示门,称辕门。 14冻不翻: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 15轮台:唐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与汉轮台不是同一地方。 16白草:西北的一种牧草,经霜后变白。 17狐裘(qiú):狐皮袍子。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 18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 19羌笛:羌族的管乐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简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由岑参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这首诗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境清新诱人,读之无不叫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境清新诱人,读之无不叫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赚太薄。 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著。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 北风席卷大地,百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字。 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于是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这些边地之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作者根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这最后的几句是极其动人的,成为此诗出色的结尾,与开篇悉称。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他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结束处有悠悠不尽之情,意境与汉代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名句差近,但用在诗的结处,效果更见佳妙。 充满奇情妙思,是此诗主要的特色(这很能反映诗人创作个性)。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有大笔挥酒(如“瀚海”二句),有细节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必更新: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全诗音情配合极佳,当得“有声画”的称誉。 (周啸天)
岑参
简介
简介暂无
岑参
的其它诗歌
题苜蓿峰寄家人
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奏
春兴戏题赠李侯
送扬州王司马
阻戎泸间群盗
失题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
郡斋闲坐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
送江陵黎少府
题铁门关楼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参曾居此郡八九年)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便呈卫荆州
早上五盘岭
相和歌辞。长门怨
叹白发
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即太尉光弼弟)
东归发犍为,至泥谿舟中作
戏题关门
送秘省虞校书赴虞乡丞
秋思
赴犍为经龙阁道
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
祁四再赴江南别诗
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安西馆中思长安
经陇头分水
赵少尹南亭送郑侍御归东台(得长字)
日没贺延碛作
送樊侍御使丹阳便觐
下外江舟怀终南旧居
题梁锽城中高居
送张卿郎君赴硖石尉
送颜少府投郑陈州
与鲜于庶子自梓州成都少尹自褒城同行至利州道中作
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
龙女祠
题云际南峰眼上人读经堂(眼公不下此堂十五年矣)
送张都尉东归
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
题井陉双谿李道士所居
送李别将摄伊吾令充使赴武威,便寄崔员外
万里桥
寄韩樽
送弘文李校书往汉南拜亲
石犀
醉里送裴子赴镇西
临洮客舍留别祁四
司马相如琴台
尚书念旧,垂赐袍衣,率题绝句献上,以申感谢
送滕亢擢第归苏州拜亲
忆长安曲二章寄庞cc
送任郎中出守明州
严君平卜肆
灭胡曲
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郭子是赵节度同好)
张仪楼
佐郡思旧游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
升仙桥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
送陈子归陆浑别业
杨雄草玄台
送严黄门拜御史大夫再镇蜀川兼觐省
稠桑驿喜逢严河南中丞便别(得时字)
骊姬墓下作(夷吾、重耳墓,隔河相去十三里)
送郭仆射节制剑南
送张升卿宰新滏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凤翔府行军送程使君赴成州
楚夕旅泊古兴
送陶铣弃举荆南觐省
送杨瑗尉南海
先主武侯庙
饯王岑判官赴襄阳道
送薛彦伟擢第东归
文公讲堂
送薛弁归河东
送周子落第游荆南
林卧
送薛播擢第归河东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
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在蜀)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得潭字)
送严诜擢第归蜀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
送严维下第还江东
夏初醴泉南楼送太康颜少府
醴泉东谿送程皓、元镜微入蜀(得寒字)
题华严寺瑰公禅房
奉送李宾客荆南迎亲
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过王判官西津所居
送卢郎中除杭州赴任
送蜀郡李掾
南池夜宿,思王屋青萝旧斋
酬畅当嵩山寻麻道士见寄(一作卢纶诗)
送郑少府赴滏阳
观楚国寺璋上人写一切经院,南有曲池深竹
和刑部成员外秋夜寓直寄台省知己
送楚丘麹少府赴官
寻巩县南李处士别业
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
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卿公(时张卿公亦充节度留后)
闻崔十二侍御灌口夜宿报恩寺
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送杜佐下第归陆浑别业
西掖省即事
送颜韶(得飞字)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
过缑山王处士黑石谷隐居
送郑堪归东京汜水别业(得闲字)
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
缑山西峰草堂作
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
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得时字)
左仆射相国冀公东斋幽居(同黎拾遗赋献)
送孟孺卿落第归济阳
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
送裴校书从大夫淄川觐省
终南山双峰草堂作
奉和相公发益昌
送杨千牛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得寒字)
陪群公龙冈寺泛舟(得盘字)
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送胡象落第归王屋别业
春半与群公同游元处士别业
南溪别业
送李卿,赋得孤岛石(得离字)
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
西河郡太原守张夫人挽歌
送王录事却归华阴
出关经华岳寺,访法华云公
火山云歌送别
送二十二兄北游寻罗中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
送陕县王主簿赴襄阳成亲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送永寿王赞府径归县(得蝉字)
春梦
过碛
故河南尹岐国公赠工部尚书苏公挽歌二首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
送祁乐归河东
南池宴饯辛子,赋得蝌斗子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
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
西亭送蒋侍御还京(得来字)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虢州送郑兴宗弟归扶风别庐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仙凯歌
苗侍中挽歌二首
寄左省杜拾遗
登嘉州凌云寺作
水亭送刘颙使还归节度(得低字)
澧头送蒋侯
逢入京使
赵将军歌
成王挽歌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经火山
送刘郎将归河东(同用边字)
送狄员外巡按西山军(得霁字)
戏问花门酒家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临洮龙兴寺玄上人院,同咏青木香丛
碛中作
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
送颜平原
和贾舍人早朝
暮秋山行
晚发五渡
陪使君早春西亭送王赞府赴选(得归字)
巴南舟中夜市
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
江上春叹
送李郎尉武康
送李翥游江外
初至犍为作
送王伯伦应制授正字归
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得阳字)
咏郡斋壁画片云(得归字)
青龙招提归一上人远游吴楚别诗
杨固店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虢州郡斋南池幽兴,因与阎二侍御道别
巴南舟中,思陆浑别业
虢州酬辛侍御见赠
还东山洛上作
酬崔十三侍御登玉垒山思故园见寄
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
南楼送卫凭(得归字)
轮台即事
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
北庭作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汉川山行,呈成少尹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宿铁关西馆
奉和杜相公初发京城作
首秋轮台
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时天宝初…见有高道举征
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丘中春卧寄王子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
过酒泉,忆杜陵别业
江上阻风雨
河西春暮忆秦中
韦员外家花树歌
虢中酬陕西甄判官见赠
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一作无名氏诗,一作李白诗)
赴北庭度陇思家
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
醉后戏与赵歌儿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范公丛竹歌
山房春事二首 其二
玉门关盖将军歌
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题虢州西楼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赠酒泉韩太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题金城临河驿楼
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曜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赠西岳山人李冈
题永乐韦少府厅壁
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石淙…贻友人
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
汉上题韦氏庄
送郭乂杂言
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时王子欲应制举西上)
题新乡王釜厅壁
春遇南使,贻赵知音
题山寺僧房
送魏升卿擢第归东都,因怀魏校书、陆浑、乔潭
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高冠谷口招郑鄠
送魏四落第还乡
虢州南池候严中丞不至
送宇文南金放后归太原寓居,因呈太原郝主簿
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时二公并为杜元帅判官
春兴思南山旧庐,招柳建正字
西亭子送李司马
郊行寄杜位
郡斋南池招杨辚
渔父
怀叶县关操、姚旷、韩涉、李叔齐
虢州卧疾,喜刘判官相过水亭
登古邺城
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
寻少室张山人,闻与偃师周明府同入都
邯郸客舍歌
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
宿蒲关东店,忆杜陵别业
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
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
感遇
宿东谿王屋李隐者
携琴酒寻阎防崇济寺所居僧院(得浓字)
优钵罗花歌
宿华阴东郭客舍忆阎防
寻阳七郎中宅即事
蜀葵花歌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送崔子还京
暮秋会严京兆后厅竹斋
题李士曹厅壁画度雨云歌
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
入蒲关先寄秦中故人
郡斋平望江山
梁州对雨怀麹二秀才,便呈麹大判官时疾赠余新诗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岁暮碛外寄元撝
寄青城龙谿奂道人
登总持阁
寄宇文判官
青山峡口泊舟怀狄侍御
登凉州尹台寺
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
潼关镇国军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
晦日陪侍御泛北池
与鲜于庶子泛汉江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
偃师东与韩樽同诣景云晖上人即事
与鄠县源少府泛渼陂(得人字)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
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
终南东谿中作
敦煌太守后庭歌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雪后与群公过慈恩寺
喜韩樽相过
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
与鄠县群官泛渼陂
银山碛西馆
陪使君早春东郊游眺(得春字)
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
感遇
初至西虢官舍南池,呈左右省及南宫诸故人
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太白胡僧歌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奉陪封大夫宴,得征字,时封公兼鸿胪卿
卫节度赤骠马歌
陪封大夫宴瀚海亭纳凉(得时字)
梁州陪赵行军龙冈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得长字)
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此曲本出北同城)
冬夕
行军雪后月夜宴王卿家
裴将军宅芦管歌
句
喜华阴王少府使到南池宴集
送费子归武昌
早春陪崔中丞同泛浣花谿宴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
春日醴泉杜明府承恩五品宴席上赋诗
醉戏窦子美人
临洮泛舟,赵仙舟自北庭罢使还京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秋夜闻笛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得飞字)
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
送人赴安西
胡歌
送杨子
送赵侍御归上都
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
送颜评事入京
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
送裴侍御赴岁入京(得阳字)
题观楼
送韦侍御先归京(得宽字)
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草堂村寻罗生不遇
送柳录事赴梁州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
石上藤(得上字)
山房春事二首
送绵州李司马秩满归京,因呈李兵部
临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题县南楼
虢州西山亭子送范端公(得浓字)
送李司谏归京(得长字)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奉送贾侍御使江外
送襄州任别驾
崔仓曹席上送殷寅充石相判官赴淮南
精卫
送人归江宁
送李明府赴睦州,便拜觐太夫人
送怀州吴别驾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送梁判官归女几旧庐
原头送范侍御(得山字)
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树降甘露诗
送崔主簿赴夏阳
五月四日送王少府归华阴(得留字)
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玉关寄长安李主簿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
衙郡守还
送王七录事赴虢州
过燕支寄杜位
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
风掣红旗冻不翻
山回路转不见君
去时雪满天山路
狐裘不暖锦衾薄
北风卷地白草拆
忽如一夜春风来
胡天八月即飞雪
胡琴琵琶与羌笛
瀚海阑干百丈冰
雪上空留马行处
愁云惨淡万里凝
散入珠帘湿罗幕
纷纷暮雪下辕门
都护铁衣冷犹著
轮台东门送君去
中军置酒饮归客
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军角弓不得控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