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诗歌 >
唐诗
> 清明
上一卷
下一卷
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
清明
清明原文
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注释
①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②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③借问:请问。
清明译文
清明节的时候,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清明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 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 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写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一个想法: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 ”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 ”,—不,不如说是包括了“ ”。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 ”。 “遥”,字面意义是远。然而这里不可拘守此义。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诗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的闻讯而喜,怎样的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的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的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付与读者的想象,为读者开拓了一处远比诗篇 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吧!
杜牧
简介
简介暂无
杜牧
的其它诗歌
山行
奉和仆射相公春泽稍愆圣君轸虑嘉雪忽降…成四韵
泊秦淮
别沈处士
遣怀
留赠
寄远人
宣州开元寺南楼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赠张祜
宣州留赠
寄题宣州开元寺
洛下送张曼容赴上党召
偶题二首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赤壁
代人作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和裴杰秀才新樱桃
春思
中丞业深韬略,志在功名,再奉长句一篇兼有谘劝
奉送中丞姊夫俦自大理卿出镇江西叙事书怀因成十二韵
秋岸
过大梁闻河亭方宴赠孙子端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
初上船留寄
和严恽秀才落花
倡楼戏赠
斑竹筒簟
有寄
送隐者一绝
兵部尚书席上作
题张处士山庄一绝
叹花
有怀重送斛斯判官
题武关
赠别二首
寄远
南陵道中
少年行
盆池
题商山四皓庙一绝
送卢秀才一绝
醉题
题桃花夫人庙
偶题
题乌江亭
入商山
江上偶见绝句
齐安郡后池绝句
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
题木兰庙
题青云馆
初冬夜饮
寄题甘露寺北轩
送国棋王逢
早秋
杜秋娘诗并序
秋思
张好好诗并序
途中一绝
题齐安城楼
春尽途中
商山麻涧
题村舍
感怀诗
代人寄远六言二首
秋浦途中
闺情
读韩杜集
旧游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二
寄远
润州二首 其一
帘
村行
遣兴
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
长安秋望
寄珉笛与宇文舍人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重题绝句一首
登九峰楼寄张祜
送陆洿郎中弃官东归
念昔游三首 其一
郑瓘协律
题扬州禅智寺
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
题元处士高亭(宣州)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汴河怀古
蔷薇花
汴河阻冻
句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七夕
寄宣州郑谏议
即事
题寿安县甘棠馆御沟
金陵
送薛种游湖南
吴宫词二首
题横江馆
题孙逸人山居
寄澧州张舍人笛
中途寄友人
送李群玉赴举
怀紫阁山
寄崔钧
江楼晚望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许浑先辈
九日(以下补遗)
和州绝句
寄牛相公
书怀寄中朝往还
为人题赠二首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闻雁
寄浙东韩八评事
鸳鸯
除官行至昭应,闻友人出官因寄
惜春
云梦泽
雁
重到襄阳,哭亡友韦寿朋(一作重宿襄州哭韦楚老拾遗)
新柳
途中作
送别
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
将赴京题陵阳王氏水居
襄阳雪夜感怀
途中逢故人,话西山读书早曾游览
汉江
行经庐山东林寺
除官赴阙商山道中绝句
阿房宫赋
南楼夜
丹水
金谷怀古
商山富水驿(驿本名与阳谏议同姓名,因此改为富水驿)
寄卢先辈
罢钟陵幕吏十三年,来泊湓浦,感旧为诗
江上逢友人
江上雨寄崔碣
寄湘中友人
台城曲二首
题白云楼(一作许浑诗,题作汉水伤稼)
怀钟陵旧游四首
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
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因成十六韵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兼呈工部刘公
新定途中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辄献此诗
题新定八松院小石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走笔依韵
哭韩绰
送太昱禅师(一作许浑诗)
赠朱道灵
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
见吴秀才与池妓别,因成绝句
陵阳送客
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
宿东横山濑
送刘秀才归江陵
绿萝
题禅院(一作醉后题僧院)
留题李侍御书斋
哭李给事中敏
行次白沙馆,先寄上河南王侍郎
黄州竹径斗
贵游
题敬爱寺楼
宣州开元寺赠惟真上人
醉后题僧院
经古行宫(一作经华清宫)
折菊
送荔浦蒋明府赴任
云(一作褚载诗)
同赵二十二访张明府郊居联句
送苏协律从事振武
将赴湖州留题亭菊
过勤政楼
石池
斫竹
贻隐者
伤猿
河湟
西山草堂
还俗老僧
念昔游三首 其三
秋日
村舍燕
寄兄弟(又见《许浑集》,题作寄小弟)
归燕
过鲍溶宅有感
鹤
宣城赠萧兵曹(一作许浑诗)
鸦
出关
鹭鸶
闻开江相国宋(一作宋相公申锡)下世二首
䴔䴖
题水西寺
鹦鹉
沈下贤
赠别宣州崔群相公
柳绝句
九日齐山登高
不寝
独柳
骕骦坂
隋堤柳
冬日五湖馆水亭怀别
柳长句
书情
栽竹
后池泛舟送王十秀才
梅
酬许十三秀才兼依来韵
山石榴
早雁
醉倒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
屏风绝句
山寺
代吴兴妓春初寄薛军事
早行
早春赠军事薛判官
秋日偶题
不饮赠官妓
忆归
春日茶山病不饮酒,因呈宾客
偶见(黄州作)
茶山下作
晚泊
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
别鹤
题茶山(在宜兴)
书事
题白蘋洲
贻友人
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
旅情
夜泊桐庐眠先寄苏台卢郎中
梦中语
晓望
秋晚早发新定
闻蝉
除官归京睦州雨霁
送友人
睦州四韵
杜鹃
兰溪(在蕲州西)
江楼
题池州贵池亭
子规(又见《李白集》,题作宣城见杜鹃花)
赠李秀才(是上公孙子)
偶呈郑先辈
寄李起居四韵
蛮中醉(一作张籍诗)
即事(黄州作)
寓题
忆齐安郡
送赵十二赴举
池州清溪
隋宫春
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
将赴池州道中作
池州废林泉寺
重登科
池州李使君没后十一日处州新命始到后见归妓感而成诗
游边
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
闲题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逢故人
春末题池州弄水亭
云
自宣城赴官上京
春怀
句溪夏日送卢霈秀才归王屋山将欲赴举
长安夜月
将赴宣州留题扬州禅智寺
逢故人
江南怀古
秋晚江上遣怀
西江怀古
秋梦
润州二首
早秋客舍
扬州三首
并州道中
故洛阳城有感
别怀
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
渔父
洛中监察病假满,送韦楚老拾遗归朝
经阖闾城
洛阳长句二首
边上闻笳三首
雪晴访赵嘏街西所居三韵
洛中二首
见宋拾遗题名处,感而成诗
青冢
春晚题韦家亭子
大梦上人自庐峰回
过田家宅
访许颜
杏园
春日古道傍作
道一大尹存之、庭美二学士简于圣明…四韵呈上三君子
伤友人悼吹箫妓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边上晚秋
不饮赠酒
猿
独酌
怀归
醉眠
汴人舟行答张祜
出宫人二首
牧陪昭应卢郎中在江西宣州佐今吏部沈公幕罢府…投寄
忆游朱坡四韵
隋苑(一作李商隐诗,题云定子)
朱坡绝句三首
愁
赠沈学士张歌人
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
李和鼎
贺崔大夫崔正字
题桐叶
有感
自贻
书怀寄卢州(一作泸州守)
自遣
羊栏浦夜陪宴会
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
送杜顗赴润州幕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李善棋爱酒,情地闲雅
送刘三复郎中赴阙
朱坡
卢秀才将出王屋,高步名场,江南相逢赠别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寄杜子二首
重送绝句
宫人冢
少年行
寄浙西李判官
赠李处士长句四韵
嘲妓(牧罢宣州幕,经陕,有酒纠妓肥硕,牧赠此诗)
龙丘途中二首(一作李商隐诗)
李侍郎于阳羡里富有泉石牧亦于阳羡粗有薄产…四韵
骕骦骏
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
岁旦朝回口号
奉陵宫人
长安晴望
春申君
登澧州驿楼寄京兆韦尹(尹曾典此郡)
街西长句
别王十后遣京使累路附书
送容州唐中丞赴镇
许秀才至辱李蕲州绝句,问断酒之情因寄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送张判官归兼谒鄂州大夫
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
宿长庆寺
登乐游原
望少华三首
奉和白相公圣德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长句四韵
冬日题智门寺北楼
今皇帝陛下一诏征兵…次第归降臣获睹圣功辄献歌咏
华清宫
念昔游三首
长安雪后
秋晚与沈十七舍人期游樊川不至
陕州醉赠裴四同年
早春阁下寓直萧九舍人亦直内署,因寄书怀四韵
破镜
过魏文贞公宅(一作题魏文贞)
江南春绝句
三川驿伏览座主舍人留题
东兵长句十韵
清明
偶题
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
押兵甲发谷口寄诸公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十韵
和令狐侍御赏蕙草
李给事中敏二首
泊秦淮
闻角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送故人归山
华清宫三十韵
瑶瑟
史将军二首
寄东塔僧
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
怀吴中冯秀才
赠宣州元处士
重送王十
大雨行(开成三年宣州开元寺作)
洛阳秋夕
题宣州开元寺(寺置于东晋时)
赠猎骑
重送
八六子
后池泛舟送王十
题池州弄水亭
走笔送杜十三归京
池州送孟迟先辈
送王十至褒中因寄尚书
过骊山作
酬王秀才桃花园见寄
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
对花微疾不饮,呈坐中诸公
惜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早春题真上人院(生天宝初)
独酌
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
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
使回枉唐州崔司马书,兼寄四韵因和
偶游石盎僧舍(宣州作)
将出关宿层峰驿,却寄李谏议
雨中作
方响
皇风
夜雨
雪中书怀
和宣州沈大夫登北楼书怀
长安送友人游湖南(一作长安送人)
紫薇花
送沈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
醉后呈崔大夫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
书怀
李甘诗
齐安郡晚秋
题刘秀才新竹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寝夜
秋感
郡斋独酌(黄州作)
寓言
赠渔父
叹花
赠终南兰若僧
入关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渡吴江
偶作
寄沈褒秀才
悲吴王城
闺情代作
忍死留别献盐铁裴相公二十叔
月
宫祠二首
咏袜
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
遣怀
醉赠薛道封
送人
雨
归家(一作赵嘏诗)
赠别二首之二
别家
赠别二首之一
寄唐州李玭尚书
过华清宫
登九峰楼
七夕
洛阳
旅宿
留诲曹师等诗
寄扬州韩绰判官
见穆三十宅中庭海榴花谢
赤壁
送薛邽二首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寄李播评事
金谷园
送牛相出镇襄州
清明诗句
牧童遥指杏花村
时节雨纷纷
借问酒家何处有
路上行人欲断魂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