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石摧藏松亦朽释义


【贞石】。亦作碑石的美称。南朝齐王屮《头陀寺碑文》:“胜幡西振,贞石南刊。”宋王禹偁《刻石为丘行恭赞序》:“贞观中,思念功臣,追琢贞石,具人马之状,立陵闕之前,以劝后人,垂之不朽。”鲁迅《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敢契贞石,以励后昆。”汉

【摧藏】1.摧伤,挫伤。汉王昭君《怨诗》:“离宫絶旷,身体摧藏。”2.收敛,隐藏。宋陆游《夜坐示桑甥十韵》:“大巧谢雕琢,至刚反摧藏。”清魏源《斋居杂兴》诗之四:“羣生贵自立,造化难摧藏。”清吴伟业《王郎曲》:“摧藏掩抑未分明,拍数移来发曼声。”3.极度伤心。《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晋刘琨《扶风歌》:“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唐羊士谔《夜听琵琶》诗之三:“破拨声繁恨已长,低鬟敛黛更摧藏。”

【松】〔古文〕梥庺《唐韻》詳容切《集韻》思恭切《正韻》息中切,音淞。木也。《字說》松,百木之長,猶公,故字从公。《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史記·龜筴傳》千歲之松,上有兔絲,下有茯苓。《摭遺》吳鄧夫人傷臉,以琥珀屑滅痕。《註》琥珀,松脂入地千年所化。又甘松,香草名。《廣志》細葉,蔓生,可合諸香。又長松。《本草》一名仙茆,能治風。又州名。《韻會》本河關之西南羌也,唐置松州。又江名。松江,《禹貢》三江之一。或作淞。漢典考證:〔《禮·禮器》松柏之有心也,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 謹照原文松上增如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朽】《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久切,休上聲。木腐也。《詩·周頌》荼蓼朽止。《左傳·襄三十一年》恐燥濕之不時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又與殠同。臭也。《列子·周王篇》饗香以爲朽。《仲尼篇》鼻將塞者,先覺焦朽。又叶喜語切,音許。《陳琳·大荒賦》廓寥寂而無人兮,雖獨存兮何補。追邃古之遐跡兮,惟德音兮爲不朽。又叶許救切,音齅。《李賀·感諷詩》淒涼梔子落,山舋泣淸漏。下有張仲蔚,披書案將朽。齅字原从二鼻,作鼻鼻。漢典考證:〔《左傳·僖三十三年》恐燥濕之不時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謹照原文改襄三十一年。 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