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诗歌 >
宋诗
> 杂诗
上一卷
下一卷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无名氏
杂诗
杂诗原文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杂诗赏析
写西北边地羁旅的乡思在唐诗中是大量的,有些诗什么都讲清了:高原的景象多么荒凉啊!河上的暮角声多么凄厉啊!我的心儿忧伤,多么思念我的故乡啊……等等,可你只觉得它空洞。然而,有的诗──譬如这首《杂诗》,似乎“辞意俱不尽”,你反而被打动了,觉得它真是充实。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这组对起写景的句子,其中没有一个动词,没有一个形容词。到底是什么样的“暮角声”?到底是何等样的“旅人情”?全没个明白交代。但答案似乎全在句中,不过需要一番吟咏。“无定河”,就是那“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中的“无定河”,是黄河中游的支流,在今陕西北部,它以“溃沙急流,深浅无定”得名。“赫连台”,又名“髑骼台”,为东晋末年夏国赫连勃勃所筑的“京观”(古代战争中积尸封土其上以表战功的土丘)。据《晋书》及《通鉴》载,台凡二,一在支阳(今甘肃境内)、一在长安附近,然距无定河均甚远。查《延安府志》,延长县有髑骼山,为赫连勃勃所筑的另一座髑骼台,与无定河相距不远,诗中“赫连台”当即指此。“无定河”和“赫连台”这两个地名,以其所处的地域和所能唤起的对古来战争的联想,就构成一个特殊境界,有助于诗句的抒情。 在那荒寒的无定河流域和古老阴森的赫连台组成的莽莽苍苍的背景上,那向晚吹起的角声,除了凄厉幽怨还能是什么样的呢?那流落在此间的羁旅的心境,除了悲凉哀伤还能是何等样的呢?这是无须明说的。“暮角声”与“旅人情”也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情”因角声而越发凄苦,“声”因客情而益见悲凉,不明说更显得蕴藉耐味。 从第三句看,这位旅人故乡必在函谷关以东。“函关归路千余里”,从字面看只是说回乡之路迢遥。但路再远再险,总是可以走尽的。这位旅人是因被迫谋生,或是兵戈阻绝,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流落在外不能归家呢?诗中未说,但此句言外有归不得之意却不难领会。 暮色苍茫,角声哀怨,已使他生愁;加之秋风又起,“大凡时序之凄清,莫过于秋;秋景之凄清,莫过于夜”(朱筠《古诗十九首说》),这就更添其愁,以至“一夕秋风白发生”。李白名句“白发三千丈”,是用白发生长之长来状愁情之长;而“一夕秋风白发生”则是用白发生长之速来状愁情之重,可谓异曲同工。诗人用夸张手法,不直言思乡和愁情,却把思乡的愁情显示得更为浓重。 “词意俱不尽者,不尽之中固已深尽之矣”(姜夔《白石道人诗说》),这就是诗歌艺术中的含蓄和蕴藉。诗人虽未显露词意,却创造了一个具体的“意象世界”让人沉浸其中去感受一切。全诗语言清畅,形象鲜明,举措自然,又可见含蓄与晦涩和卖弄决不是同一回事。 (周啸天)
无名氏
简介
简介暂无
无名氏
的其它诗歌
长门
义试诗·孔明草庐图
留赠偃师主人
义试诗·葡萄月
伤哉行
野翁堂
贺圣朝
琵琶
宣圣墓
塞姑
白雪歌
小桃源
一片子
天竺国胡僧水晶念珠
兴化沙溪驿题壁
斑竹
逍遥观
小苏家
项羽庙灾
撷芳词
秦家行
象耳山
后庭宴
石榴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钟楼
虞美人
听琴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张真君祠
斑竹簟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斋堂
红蔷薇(一作庄南杰诗)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云根石
鸡头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佑圣殿
鱼游春水
冬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祥光亭
秋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璇玑殿
夏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演教堂
春二首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叶天师书楼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无骨篛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天柱泉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精思道院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冷泉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龙井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三清殿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经阁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飞玉亭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昊天殿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方丈后聚仙亭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道院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翠蛟亭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采芝术即事
无题
武溪歌
戏题林灵素书像
题震泽寺壁
望仙花
题岳阳飞吟亭
题鸳鸯浦溆图
题宜兴迎华驿
题驿壁
题严陵犯钓台
题阳义溪亭壁
题蜕龙洞·伏虎岩
水调歌
题蜕龙洞·鸣凤洞
杂诗
题芜湖梦日亭
杂诗
题蜕龙洞·白茆洞
金缕衣
题桃源
初渡汉江
题桃源
题桃源
题桃源
题太行山石壁
题太和楼壁
题司马悔桥
题清隐堂
题石鱼
题壁
题壁
题采石蛾眉山
题丹阳玉乳泉壁
题贵池驿壁
题旌忠亭
题景星壁
题峻极中院法堂壁
题刘武僖题名后
题寐宫诗
题寗海瀛岩
陶公醉石
题壁
潭州四通馆题梁
舒州下寒驿题壁
它山堰
十七字诗
书西湖雷峰云讲主草书
诗一首
诗一首
诗三首
诗三首
诗三首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伤双燕
山丹花二首
山丹花二首
三鸦镇题壁
散水花
庆元府额上牌致语口号
禽言二首
禽言二首
栖云阁
裴公亭
拟人生不满百
梦鱼
毛竹山
老人行
看弄潮
郎宫湖亭
句
开元寺留题
九疑山
靖州歌
金华山人
金鳌山善际寺题壁
寄家书
金鳌山善际寺题壁
回文
讥贾平章
寄潮州于公九流
回文
回文
回文
回文
回文
黄山
环翠堂
和郭使君韵
和孝狗歌
和别驾萧世范赠玉岩诗四首
和别驾萧世范赠玉岩诗四首
和别驾萧世范赠玉岩诗四首
含笑花
涵碧堂
寒亭
合江亭
何侯洞
和别驾萧世范赠玉岩诗四首
闺怨
孩儿花
归州竹枝词
宫词二首
宫词二首
奉谢徐献子
二疏
德兴邑廨石刻
钓台题壁
德兴邑廨石刻
代意
此游淡岩同成一诗敢用拜呈
嘲张师雄
嘲林叔茂私挈楚娘
蔡忠惠祀歌·洛阳桥
蔡忠惠祀歌·道边松
别题
碧虚洞
白石滩碑刻
白鹤观题壁
霜隼下晴皋
河鲤登龙门
鹤鸣九皋
骊龙
金谷园花发怀古
霜菊
幽人折芳桂
秋风生桂枝
礼闱阶前春草生
晦日同志昆明池泛舟
人不易知
白受采
观剑南献捷
云母屏风隔坐
送薛大夫和蕃
焚裘
玉卮无当
府试古镜
笙磬同音
听霜钟
听霜钟
册上公太常奏雅乐
郊坛听雅乐
御题国子监
华清宫望幸
尚书郎上直闻春漏
谒见日将至双阙
观南郊回仗
题房鲁题名后
晨光动翠华
又嘲
望禁苑祥光
嘲举子骑驴
玉壶冰
改魏扶诗
膏泽多丰年
放榜诗(太和八年放榜,进士多贫士)
嘉禾合颖
嘲四相(宣宗时曹确、杨收、徐商、路岩同秉政)
长安早春
广州三樵歌
寒流聚细文
三御史咏
空水共澄鲜
台中里行咏
清风戒寒
讥裴休
华山庆云见
寿星见
月映清淮流
落日山照曜
秋日悬清光
日暮山河清
题焚经台
纪游东观山(山在桂林府城外三里)
嘲郑薰
合水县玉泉石崖刻
村人学解嘲人语
绝句
刘黑闼解嘲人语
三学山盘陀石上刻诗
吹火诗(前首邻人作,后首效作)
永州舜庙诗
改唱
罗浮山
街中又唱
汤周山
嘲伛偻人
姜宣弹小胡笳引歌
度世古玄歌
蜀选人嘲韩昭
失题
灵响词
嘲崔垂休
题童氏画
嘲主司崔澹
绝句
朝士戏任毂
古砚
河中石刻
杨柳枝
言志
艳歌
宫词
南唐伶人献先主词
抛球诗(一作李谨言诗)
闽伶官戏主延政语
唐衢墓(一作贾岛诗)
嘲毛炳、彭会
桃源行送友人
袁州人谑彭伉
胡笳曲
洛中人语
六言诗
嘲蒋蟠金丹
粉笺题诗
注苗张二进士题名
咏美人骑马
嘲刘师老
王昭君(一作崔国辅诗)
王昭君
周公亭留题
题水心寺水轩
斩蛇
题取经诗(载《翻译名义集》,云唐义净三藏作)
赠日本僧寂照礼天台山
绝句
赠长安赵先生母
题长乐驿壁
玉笥山萧子云宅
读庾信集
玉手炉花
杂诗(第八首一作白居易诗)
油污衣
听唱鹧鸪
游象耳山
绝句
虞帝陵
骊山感怀
咏古树
长信宫
咏蝶
宴李家宅
永清溪石壁
杂诗诗句
无定河边暮角声
函关归路千余里
一夕秋风白发生
赫连台畔旅人情
可能你会感兴趣
凉州曲
上西楼
虞美人
浪淘沙
醉桃源
谒金门
清平乐
鹊踏枝之一
长命女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