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扬中散曲释义


【抑扬】与上举。汉贾谊《新书·容经》:“手有抑扬,各尊其纪。”唐刘蕡《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对策》:“谋不足以翦除奸兇,而诈足以抑扬威福。”宋苏轼《昭灵侯庙碑》:“开闔抑扬,孰知其功。”2.浮沉,进退。《汉书·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譁众取宠。”晋左思《吴都赋》:“览将帅之拳勇,与士卒之抑扬。”唐司空图《连珠》之三:“盖闻济世者材,存神者道,各繫遭逢之运,并著抑扬之效。”3.谓声音高低。唐庄若讷《湘灵鼓瑟》诗:“帝子鸣金瑟,餘声自抑扬。”明王鏊《震泽长语·音韵》:“梵音论讽虽一音,而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

【散曲】曲的一种体式。盛行于元明两代。和诗词一样,可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无宾白科介,便于清唱,有别于剧曲。包括散套和小令两种。有时也专指小令。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