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匡王国释义


【以】〔古文〕《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又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又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又《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又《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又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又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

【王国】子之国。《书·立政》:“太史,司寇苏公,式敬尔由狱,以长我王国。”唐杜甫《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王国称多士,贤良復几人?”2.指诸侯之国,或王爵之国。《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汉书·彭宣传》:“﹝宣﹞入为右扶风,迁廷尉,以王国人出为太原太守。”3.指古代边疆少数民族所建之国。《东观汉记·光武纪》:“是时,名都王国有献名马、寳剑、直百金。”4.古谓施行王道的国家。隋王通《中说·问易》:“强国战兵,霸国战智,王国战义。”5.近代指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如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