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诗歌 >
唐诗
> 送朱庆馀及第归越
上一卷
下一卷
东南归路远,几日到乡中。有寺山皆遍,无家水不通。湖声莲叶雨,野气稻花风。州县知名久,争邀与客同。
张籍
送朱庆馀及第归越
送朱庆馀及第归越原文
东南归路远,几日到乡中。有寺山皆遍,无家水不通。湖声莲叶雨,野气稻花风。州县知名久,争邀与客同。
送朱庆馀及第归越赏析
这首《浣溪沙》当是词人的前期之作。李清照前期的生活,是以大家闺秀身分出现的,与此相称的,便是在她前期词作中表露出来的文雅、高贵气度。这种气度又是通过词人细腻丰富的感情,优雅含蓄的笔触体现出来的。《浣溪沙》一词,通过暮春风光和闺室景物的描绘,抒写了女词人惜春留春的哀婉心情。 上片侧重描绘室内景致,“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开首即交代时令已值暮春,这正是“闺中风暖,陌上草熏”(江淹《别赋》),暖风醉人时节。接着词人即把笔触移至室内,一股氤氲氛围笼罩闺中,原来是袅袅香烟弥漫其中,从中似还透着静谧、温馨和淡淡的忧愁。“淡荡”,谓春光融和遍满之意。“沈水”,即沉水香。词人另一首《菩萨蛮》词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句。“梦回山枕隐花钿”句,词人叙己早晨梦醒,凝妆完毕,却慵懒未除,又斜倚枕上出神,似在品味梦中情景。“山枕”,即檀枕。因其如“凹”形,故称山枕。词人《蝶恋花》词有“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句。词作的上片描绘了一幅优雅、茜丽、静谧的画面:暮春时节,春光融融,闺房中檀香氤氲,一个少妇正欹枕凝神。如果认为画面中的少妇只是属于慵懒、无聊那种类型的女性,整日价沉溺于沉香、花钿、山枕之中,那就错了。李清照有着男性作家无以比拟的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世界,是一个对大自然与外部世界有着极为敏锐的感悟,以及强烈的关注与渴念的女性,词作的下片就为人们展示了这样的情愫。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女词人的笔触延伸到室外,但见室外妇女正笑语喧喧,彼此斗草取乐,而海燕此时却经春未归。女词人这里写海燕未归,隐隐含有她细数日子,惜春留春心态,而写斗草游戏,则映衬自己的寂寞。“斗草”,又叫斗百草,南北朝时即有此俗。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原为端午之娱乐习俗,后推广并不拘于此日,尤为妇女儿童喜好。次句言春天将尽,梅子熟透,柳枝长成。惜春、留春不住,叹春之情遂油然而生。词人在《小重山》词中有:“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那是写早春时节,以及自己爱春之情,而此处写江梅熟落,其意恰相反。“柳生绵”,亦为暮春之景致。以上写景,也透露出词人无奈叹喟之情。末句:“黄昏疏雨湿秋千”,黄昏时分,独自一人,已自不堪,更兼疏雨,以及空寂、湿漉的秋千架相伴,更让人感到寂寞、愁怨。 这首词抒写情感很是细腻,但不是直言明说,而是通过十分优雅、含蓄的笔触,去描述十分典型的外物形象和意境,从中再渗出细腻而幽深的心态,有“无我之境”的妙趣。
张籍
简介
简介暂无
张籍
的其它诗歌
答鄱阳客药名诗
灵都观李道士
寄宋景
哭山中友人
同白侍郎杏园赠刘郎中
答僧拄杖
寻仙
霅溪西亭晚望(一作霅溪远望)
寄李渤
送友人归山
寄朱、阚二山人
隐者
送梧州王使君
送徐先生归蜀
春日早朝
古树
刘兵曹赠酒
夜宿黑灶溪
闲游
寄紫阁隐者
华清宫
出塞(一作塞上曲)
崔驸马养鹤
宿江店
宫词
岭表逢故人
凉州词三首
山中秋夜
弟萧远雪夜同宿
送南客
寄府吏
律僧
玉仙馆
寄友人
忆远
送防秋将
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近有仙过,因成绝句二首
山中赠日南僧
赠主客刘郎中
征西将
使行望悟真寺
送远客
重阳日至峡道
襄国别友
同韦员外开元观寻时道士
送蛮客
同韩侍御南溪夜赏
宿临江驿(一作宿江上,一作宿溪中驿)
赠姚合
送流人
九华观看花
古苑杏花
唐昌观看花
不食姑(一作赠山中女道士)
和裴仆射看樱桃花
送远使
和长安郭明府与友人县中会饮
思江南旧游
和崔驸马闻蝉
赠辟谷者
邻妇哭征夫
送越客
法雄寺东楼
送宫人入道
寄故人
赠同溪客
酬藤杖
望行人(一作秋闺)
答刘明府
思远人(一作寄远客)
登楼寄胡家兄弟
送南迁客
别客
蓟北春怀
感春
听夜泉
赠李司议
渔阳将
送陆畅
山中古祠
送客游蜀
别鹤
忆故州
江陵孝女
答开州韦使君寄车前子
西楼望月
寻徐道士
江南春
送晊师
蓟北旅思(一作送远人)
送僧往金州
祭退之
凉州词三首 其一
题杨秘书新居
董公诗
送许处士
野寺后池寄友
送律师归婺州
病中寄白学士拾遗
招周居士
赠姚怤
送辛少府任乐安
寄韩愈
赠任道人
献从兄
送萧远弟
寄别者
赠华严院僧
城南
逢故人
夜怀
答刘竞
学仙
患眼
离妇
哭孟寂
奉和舍人叔直省时思琴
与贾岛闲游
惜花
哭丘长史
南归
题玉像堂
哭于鹄
寄白学士
别段生
喜王六同宿
卧疾
送元宗简
赠别孟郊
寄徐晦
沈千运旧居
蛮州(一作杜牧诗,题云蛮中醉)
惜花
美人宫棋
三原李氏园宴集
猛虎行
宿山祠(一作宫山祠)
杂怨
成都曲
送蜀客
西州
送元结
野居
湘江曲
岸花
废瑟词
牧童词
别于鹄
忆远曲
节妇吟
野田
长塘湖
题晖师影堂
新桃行
夜到渔家
泾州塞
云童行
寄西峰僧
湖南曲
秋思
禅师(一作西峰顶)
春水曲
惜花
樵客吟
送远客
寄菖蒲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绣衣石榻
江村行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上士泉瓶
废居行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胡芦沼
泗水行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隐月岫
雀飞多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竹岩
春堤曲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琵琶台
乌栖曲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盘石磴
寒塘曲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桃坞
离宫怨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流杯渠
山头鹿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茶岭
短歌行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宿云亭
宛转行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梅溪
促促词
酬浙东元尚书见寄绫素
乌夜啼引
赠项斯(一作王建诗,题云赠贾岛)
江南行
寒食看花
楚宫行
苏州江岸留别乐天(一作白居易诗)
远别离
送友人卢处士游吴越
妾薄命
寄白二十二舍人
车遥遥
送李仆射愬赴镇凤翔
羁旅行
送李司空赴镇襄阳
贾客乐
赠王侍御
将军行
送金少卿副使归新罗
白头吟
同将作韦二少监赠水部李郎中
少年行
寄陆浑赵明府
董逃行
送从弟濛赴饶州
塞下曲
罗道士
送远曲
寄虔州韩使君
春江曲
胡山人归王屋,因有赠
洛阳行
寄孙洛阳格(一作寄洛阳孙明府)
白鼍鸣
送汀州源使君
秋夜长
送稽亭山寺僧
春日行
寄王六侍御
楚妃叹
送邵州林使君
陇头行
送吴炼师归王屋
关山月
田司空入朝
北邙行(一作白邙山)
送浙西周判官(一作送浙东周阮范判官)
吴宫怨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朱鹭
赠别王侍御赴任陕州司马(一作赠王司马赴陕州)
伤歌行(元和中,杨凭贬临贺尉)
赠阎少保
采莲曲
送白宾客分司东都
永嘉行
寄苏州白二十二使君
宴客词
赠孔尚书
各东西
酬杭州白使君,兼寄浙东元大夫
古钗叹
拜丰陵
求仙行
贺秘书王丞南郊摄将军
沙堤行,呈裴相公
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守
别离曲
送郑尚书赴广州
筑城词
赠李杭州
送远曲
昆仑儿
寄衣曲
送施肩吾东归
白纻歌
寄梅处士
征妇怨
寄令狐宾客
行路难
寄和州刘使君
寄远曲
赠商州王使君
和裴司空酬满城杨少尹
太白老人
朝日敕赐百官樱桃
送和蕃公主
寒食内宴二首
赠赵将军
哭元九少府
送侯判官赴广州从军
答白杭州郡楼登望画图见寄
送杨少尹赴满城
新除水曹郎,答白舍人见贺
送韩侍御归山
送杨少尹赴凤翔
移居静安坊,答元八郎中
逢王建有赠
赠贾岛
哭胡十八遇
送从弟彻东归
送枝江刘明府
赠王秘书
哭丘长史
送从弟删东归
赠令狐博士
书怀
赠王司马
喜王起侍郎放牒
题韦郎中新亭
送杨州判官(一作赠茅山杨判官)
赠道士宜师(一作赠广宣师)
书怀寄王秘书
书怀寄元郎中
早朝寄白舍人、严郎中
酬秘书王丞见寄(一作酬王秘书闲居见寄)
送李馀及第后归蜀
赠王秘书
谢裴司空寄马(一作蒙裴相公赐马,谨以诗谢)
赠梅处士
寄元员外
送裴相公赴镇太原
和李仆射西园
夏日可畏(一作丘为诗)
罔象得玄珠
赠殷山人
新城甲仗楼
省试行不由径
徐州试反舌无声
送郑尚书出镇南海(各用来字)
和令狐尚书平泉东庄近居李仆射有寄十韵
和卢常侍寄华山郑隐者
和李仆射雨中寄卢、严二给事
酬李仆射晚春见寄
寒食书事二首
岳州晚景
寒食后(一作王建诗)
水
送安法师
送友生游峡中
老将
奉和陕州十四翁中丞寄雷州二十二翁司户之作
冬夕
赠箕山僧
春日留别(一作惜别)
旧宫人
赠任懒
寄孙冲主簿
野老歌
不食仙姑山房
江头
经王处士原居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庄陵挽歌词三首
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和裴司空以诗请刑部白侍郎双鹤
和户部令狐尚书喜裴司空见招看雪
使回留别襄阳李司空
春别曲
和裴司空即事通简旧僚
寄灵一上人初归云门寺
题清彻上人院
寒食夜寄姚侍郎
送李骑曹灵州归觐
和周赞善闻子规
赠太常王建藤杖笋鞋
早春闲游
题李山人幽居
送安西将
寄汉阳故人
留别江陵王少府
赠海东僧
使至蓝谿驿,寄太常王丞
送严大夫之桂州
咏怀
早春病中
和李仆射秋日病中作
春日李舍人宅见两省诸公唱和,因书情即事
赋花
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见招
句
和裴仆射移官言志(一作和裴仆射寄韩侍郎)
寒食
酬韩祭酒雨中见寄
酬朱庆馀
和陆司业习静寄所知
寒食忆归
晚秋闲居
重平驿作
夏日闲居
宿天竺寺,寄灵隐寺僧
晚春过崔驸马东园
赠道士(一作剡溪逢茅山道士)
送人任济阴(一作送人往济南)
秋山
酬孙洛阳
玉真观
寄昭应王中丞
蛮中
闲居
无题(一作刘禹锡诗,题云踏歌词)
夏日闲居
山禽
送李评事游越
题故僧影堂
送郑秀才归宁
弱柏院僧影堂
送僧游五台兼谒李司空(作送颢法师往太原兼谒李司空)
赠王建
赠姚合少府
逢贾岛
酬韩庶子
山中酬人
过贾岛野居
赠施肩吾
送朱庆馀及第归越
寺宿斋
送从弟戴玄往苏州
病中酬元宗简
游襄阳山寺
华山庙
登城寄王秘书建
题方睦上人月台观
送闲师归江南
吴楚歌词
舟行寄李湖州
题僧院
宿邯郸馆寄马磁州(一作宿邯郸寄磁州友人)
送元八
宿广德寺寄从舅
没蕃故人
答元八遗纱帽
送新罗使
倡女词
登咸阳北寺楼(一作登感化寺楼)
题渭北寺上方
送海南客归旧岛
闲游(一作题山寺僧院)
送闽僧
寄王侍御(一作奉御)
送韦评事归华阴
送朱庆馀及第归越诗句
争邀与客同
州县知名久
野气稻花风
湖声莲叶雨
无家水不通
有寺山皆遍
几日到乡中
东南归路远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