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肝沥胆谢不敏释义


【肝】《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音干。《說文》木藏也。生於木,魄所藏。《正字通》左三葉,右四葉,以膽爲府,附脊第九椎爲陽中,少陽通於春氣。素問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釋名》肝,幹也。五行屬木,故其體狀有枝幹也。凡物以大爲幹。《詩·大雅·或燔或炙傳》炙用肝。《禮·月令》其祀門,祭先肝。《淮南子·精神訓》肝爲風。又《白虎通》肝之爲言扞也。又肝楡,海外國名。《山海經》肝楡之尸,在大人北。

【沥】《唐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狼狄切,音歷。《說文》浚也。一曰水下滴。《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動滴瀝以成響。又飮酒將盡餘滴曰瀝。《史記·滑稽傳》時賜餘瀝。又瀝液,微流也。《張衡·思賦》漱飛泉之瀝液。又淅瀝,雨雪聲。《謝惠連·雪賦》霰淅瀝而先集。 《集韻》或作。

【胆】《集韻》蕩旱切,音但。肉胆也。又當割切,音怛。臈胆,肥貌。又《廣韻》徒干切《集韻》唐干切,音壇。《廣韻》口脂澤也。 《正字通》俗以胆爲膽,非。(膽)《唐韻》都敢切《韻會》《正韻》覩敢切,音黵。《說文》連肝之府也。《廣韻》肝膽。《素問》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白虎通》膽者,肝之府也。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斷。是以肝膽二者,必有勇也。肝膽異趣,何以知相爲府也。肝者,木之精也。人怒無不色靑目張者,是其效也。《史記·越世家》坐臥卽仰膽,飮食亦嘗膽也。《前漢·張耳陳餘傳》將軍瞋目張膽。《註》張膽,言勇之甚。《

【谢】《唐韻》辭夜切《集韻》《韻會》《正韻》詞夜切,音榭。《說文》辭去也。《廣雅》去也。《楚辭·九章》願歲幷謝與長友兮。《註》謝,去也。又《正韻》絕也。《史記·儒林傳》謝絕賔客。又《增韻》退也,衰也,彫落也。《南史·範縝傳》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減。《淮南子·兵略訓》若春秋有代謝。又《類篇》告也。《前漢·餘傳》厮養卒謝其舍。《晉灼註》以辭相告曰謝。又《韻會》拜賜曰謝。《前漢·張安世傳》安世嘗有引薦,其人來謝。安世以爲舉賢達能,豈有私謝邪。又《正字通》自以爲過曰謝。《禮·檀弓》從而謝焉。《史記·項羽紀》旦日不可不蚤

【不敏】不明达;不敏捷。《国语·晋语二》:“款也不才,寡智不敏,不能教导,以至于死。”韦昭注:“敏,达也。”《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鄙人愚暗,受性不敏。”《梁书·张率传》:“相如工而不敏,枚皋速而不工。”《剪灯新话·修文舍人传》:“侏儒饱死而方朔苦飢,岂才艺之不敏也?”2.谦词。犹不才。《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汉书·司马迁传》:“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闕。”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魏贞菴﹞命予作《北西厢》翻本,以正从前之谬。予谢不敏。”鲁迅《华盖集·导师》:“要前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