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诗歌 >
唐诗
> 羌村三首
上一卷
下一卷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杜甫
羌村三首
羌村三首原文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羌村三首注释
⑴峥嵘,山高峻貌;这里形容云峰。赤云西,即赤云之西,因为太阳在云的西边。古人不知地转,以为太阳在走,故有“日脚”的说法。这两句是未到时的远望。⑵因有人来,故宿鸟惊喧。杜甫是走回来的,所谓“白头拾遗徒步归”,他曾向一个官员借马,没借到。“千里至”三字,辛酸中包含着喜悦。⑶妻孥(nú):妻子和儿女。杜甫的妻子这时以前虽已接到杜甫的信,明知未死,但对于他的突然出现,仍不免惊疑,只是发愣,所以说“怪我在”。下句说,惊魂既定,心情复常,方信是真,一时悲喜交集,不觉流下泪来。这两句写得极深刻、生动,是一个绝妙的镜头。⑷遂,是如愿以偿。这两句是上两句的说明,下四句的引子。“偶然”二字含有极丰富的内容,和无限的感慨。杜甫陷叛军数月,可以死;脱离叛军亡归,可以死;疏救房琯,触怒肃宗,可以死;即如此次回鄜,一路之上,风霜疾病、盗贼虎豹,也无不可以死。现在竟得生还,岂不是太偶然了吗?妻子之怪,又何足怪呢。⑸歔(xū)欷(xī),悲泣之声。在这些感叹悲泣声中,读者仿佛可以听到父老们(邻人)对于这位民族人的赞叹。⑹夜阑,深夜。“更”读去声,夜深当去睡,今反高烧蜡烛,所以说“更”。这是因为万死一生,久别初逢,过于兴奋,不忍去睡,也不能入睡。因事太偶然,故虽在灯前,面面相对,仍疑心是在梦中。⑺晚岁,即老年。迫偷生,指这次奉诏回家。杜甫心在国家,故直以诏许回家为偷生苟活。少欢趣,正因为杜甫认为当此万方多难的时候却待在家里是一种可耻的偷生,所以感到“少欢趣”。“少”字有分寸,不是没有。⑻这句当在“畏”字读断,是上一下四的句法。这里的“却”字,作“即”字讲。“却去”犹“即去”或“便去”。是说孩子们怕爸爸回家不几天就又要走了,因为他们已发觉爸爸的“少欢趣”。金圣叹云:“娇儿心孔千灵,眼光百利,早见此归,不是本意,于是绕膝慰留,畏爷复去。”⑼忆昔,指上一年六七月间。追凉,追逐凉爽的地方,即指下句。⑽杜甫回来在闰八月,西北早寒,故有此景象。萧萧,兼写落叶。“抚”是抚念。抚念家事则满目凄凉,抚念国事则胡骑猖獗,因而忧心如焚。⑾“赖”字有全亏它的意思,要是再没酒,简直就得愁死。糟床,即酒醡。注,流也,指酒。⑿这两句预计的话,因为酒还没酿出。“足斟酌”是说有够喝的酒。“且用慰迟暮”,姑且用它(酒)来麻醉自己一下吧。这只是一句话,并不是真心话。⒀柴荆,犹柴门,也有用荆柴、荆扉的。最初的叩门声为鸡声所掩,这时才听见,所以说“始闻”。按养鸡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异。《诗经》说“鸡栖于埘”,汉乐府却说“鸡鸣高树颠”,又似栖于树。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谓“黄河流域养鸡,到唐代还一直有让它们栖息在树上的,所以杜甫诗中还有‘驱鸡上树木’的句子”。按杜甫《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末云“庭树鸡鸣泪如线”。湖城在潼关附近,属黄河流域,诗作于将晓时,而云“庭树鸡鸣”,尤足为证。驱鸡上树,等于赶鸡回窝,自然就安静下来。⒁“问”是问遗,即带着礼物去慰问人,以物遥赠也叫做“问”。父老们带着酒来看杜甫,所以说“问我”。⒂榼(kē),酒器。浊清,指酒的颜色。⒃莫辞酒味薄,是说苦苦地以酒味劣薄为辞。苦辞,就是再三地说,觉得很抱歉似的,写出父老们的淳厚。下面并说出酒味薄的缘故。苦辞、苦忆、苦爱等也都是唐人习惯语,刘叉《答孟东野》诗:“酸寒孟夫子,苦爱老叉诗。”都不含痛苦或伤心的意思。苦辞,一作“莫辞”。⒄兵革,一作“兵戈”,指战争。⒅请为父老歌,一来表示感谢,二来宽解父老。但因为是强为欢笑,所以“歌”也就变成了“哭”。⒆这句就是歌词。“艰难”二字紧对父老所说的苦况。来处不易,故曰艰难。惟其出于艰难,故见得情深,不独令人感,而且令人愧。从这里可以看到人民的品质对诗人的感化力量。⒇杜甫是一个“自比稷与契”、“穷年忧黎元”的诗人,这时又正作左拾遗,面对着这灾难深重的“黎元”,而且自己还喝着他们的酒,哪得不叹?哪得不仰天而叹以至泪流满面呢?
羌村三首译文
西天布满重峦叠嶂似的红云,阳光透过云脚斜射在地面上。经过千里跋涉到了家门,目睹萧瑟的柴门和鸟雀的聒噪,好生萧条啊!妻子和孩子们没想到我还活着,愣了好一会儿才喜极而泣。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能够活着回来,确实有些偶然。邻居闻讯而来,围观的人在矮墙后挤得满满的,无不感慨叹息。夜很深了,夫妻相对而坐,仿佛在梦中,不敢相信这都是真的。 人到晚年了,还感觉是在苟且偷生,但又迫于无奈,终日郁郁寡欢。儿子整日缠在我膝旁,寸步不离,害怕我回家没几天又要离开。闲来绕数漫步,往昔追随皇帝的情景出现在眼前,可事过境迁,只留下遗憾和叹息。一阵凉风吹来,更觉自己报国无门,百感交集,备受煎熬。幸好知道已经秋收了,新酿的家酒虽未出糟,但已感到醇香美酒正从糟床汩汩渗出。现在这些酒已足够喝的了,姑且用它来麻醉一下自己吧。 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时,鸡又争又斗。把鸡赶上了树端,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四五位村中的年长者,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手里都带着礼物,从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浊。一再解释说:“酒味为什么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战争尚未停息,年轻人全都东征去了。”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日子里, 感谢父老携酒慰问的深情。吟唱完毕,我不禁仰天长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至。
羌村三首赏析
至德二载(757)杜甫为左拾遗时,房琯罢相,他上书援救,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探家。《羌村三首》就是这次还家所作。三首诗蝉联而下,构成一组还家“三部曲”。 第一首写刚到家时合家悲喜交集的情景。 前四句叙写在夕阳西下时分抵达羌村的情况。迎接落日的是满天峥嵘万状、重崖叠嶂似的赤云,这烂的景色,自会唤起“归客”亲切的记忆而为之激动。“日脚”是指透过云缝照射下来的光柱,象是太阳的脚。“日脚下平地”一句,既融入口语又颇有拟人化色彩,似乎太阳经过一天奔劳,也急于跨入地底休息。而此时诗人恰巧也结束漫长行程,到家了。“白头拾遗徒步归”,长途奔劳,早巴望着到家休息。开篇的写景中融进了到家的兴奋感觉。“柴门鸟雀噪”是具有特征性的乡村黄昏景色,同时,这鸟儿喧宾夺主的声浪,又反衬出那年月村落的萧索荒芜。写景中隐隐流露出一种悲凉之感。“归客千里至”一句,措语平实,却极不寻常。其中寓有几分如释重负之感,又暗暗掺杂着“近乡情更怯”的忐忑不安。 后八句写初见家人、邻里时悲喜交集之状。这里没有任何繁缛沉闷的叙述,而简洁地用了三个画面来再现。首先是与妻孥见面。乍见时似该喜悦而不当惊怪。然而,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人命危浅,朝不保夕,亲人忽然出现,真叫妻孥不敢信,不敢认,乃至发楞(“怪我在”),直到“惊定”,才“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喜达行在所》)。这反常的情态,曲折反映出那个非常时代的影子。写见面毕,诗人从而感慨道:“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这里,“偶然”二字含有极丰富的内容和无限的感慨。杜甫从陷叛军之手到脱离叛军亡归,从触怒肃宗到此次返家,风波险恶,现在竟得生还,不是太偶然了吗?妻子之怪,又何足怪呢?言下大有“归来始自怜”意,刻画患难余生之人的心理极切。 其次是邻里的围观。消息不胫而走,引来偌多邻人。古时农村墙矮,所以邻人能凭墙相望。这些邻人,一方面是旁观者,故只识趣地远看,不忍搅扰这一家人既幸福而又颇心酸的时刻;另一方面他们又并非无动于衷地旁观,而是人人都进入角色,“感叹亦歔欷”,是对之羡慕?为之心酸?还是勾起自家的伤痛?短短数语,多么富于人情味,又多么含蓄蕴藉。 其三是一家子夜阑秉烛对坐情景。深夜了,最初的激动也该过去了,可杜甫一家还沉浸在兴奋的余情之中。“宜睡而复秉烛,以见久客喜归之意。”(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这个画面即成为首章摇生姿的结尾。 第二首写还家后矛盾苦闷的心情。 前八句写无聊寡欢的情状。杜甫这次奉旨回家,实际上无异于放逐。对于常人来说,“生还偶然遂”自是不幸中之大幸;而对于忧乐关乎天下的诗人,适成为幸运中之大不幸。居定之后,他即时就感到一种责任心的煎熬,觉得值此万方多难之际守着个小家庭,无异于苟且偷生。可这一切又是迫不得已的。这样一种缺乏欢趣的情态,连孩子也有所察觉:“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早见此归不是本意,于是绕膝慰留,畏爷复去。”(金圣叹)对于“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的诗人,没有比这个细节更能表现他的悒郁寡欢的了。 于是他回忆去年六七月间纳凉“池边树”的往事。那时他对在灵武即位的肃宗和自己立朝报国寄予很大希望,故而多少有些“欢趣”。谁知事隔一年,却遭到如许失望,不禁忧从中来,百感交集,备受煎熬。叙事抒情中忽插入“萧萧北风劲”的写景,又大大添加了一种悲凉凄苦的气氛。 末四句写到秋收已毕,虽然新酒未曾酿出,却计日可待,似乎可感到它从糟床汩汩流出。“赖知”、“已觉”均属料想之词。说酒是因愁,深切表现出诗人矛盾苦闷的心理──他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呵。 第三首写邻人来访情事。 前四句先安排了一个有趣的序曲:“客至”的当儿,庭院里发生着一场鸡斗,群鸡乱叫。待到主人把鸡赶到它们栖息的庭树上(古代黄河流域一带养鸡之法如此),院内安静下来时,这才听见客人叩柴门的声音。这开篇不但颇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时也表现出意外值客的欣喜。 来的四五人全是父老,没有稍为年轻的人,这为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张本。这些老人都携酒而来,酒色清浊不一,各各表示着一家心意。在如此艰难岁月还这样看重情礼,是难能可贵的,表现了淳厚的民风并未被战争完全泯灭。紧接四句以父老不经意的口吻道出时事:由斟酒谦称“酒味薄”,从酒味薄说到生产的破坏,再引出“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时世之艰难,点明而不说尽,耐人寻思。 末了写主人致答词。父老们的盛意使他感奋,因而情不自禁地为之高歌以表谢忱。此外言“愧”,暗中照应“晚岁迫偷生”意。如果说全组诗的情绪在第二首中有些低落,此处则由父老致词而重新高涨。所以他答谢作歌,强为欢颜,“歌罢”终不免仰天长叹。所歌内容虽无具体叙写,但从“艰难愧深情”句和歌所产生的“四座泪纵横”的效果可知,其中当含有对父老的感激、对时事的忧虑、以及身世的感喟等等情感内容。不明写,让读者从诗中气氛、意境玩味,以联想作补充,更能丰富诗的内涵。写到歌哭结束,语至沉痛,令读者三复斯言,掩卷而情不自已。 安史之乱给唐代人民带来深重苦难。“儿童尽东征”、“黍地无人耕”的现象,遍及整个北国农村,何止羌村而然。《羌村三首》就通过北国农村之一角,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与诗人系心国事的情怀,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 这组诗,每章既能独立成篇,却又相互联结,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第一首写初见家人,是组诗的总起,三首中惟此章以兴法开篇。第二首叙还家后事,上承“妻孥”句;而说到“偷生”,又下启“艰难愧深情”意。第三首写邻人的交往,上承“邻人”句;写斟酒,则承“如今足斟酌”意;最终归结到忧国忧民、伤时念乱,又成为组诗的结穴。这样的组诗,通常又谓之“连章体”。诗人从还家情事中抽选三个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段予以描绘。不但每章笔墨集中,以点概面,而且利用章与章的自然停顿,造成幕闭幕启的效果,给读者以发挥想象与联想的空间,所以组诗篇幅不大而能含蓄深沉。 《羌村三首》以白描见长。虽然取材于一时见闻,而景实情真,略无夸饰。由于能抓住典型的生活情景与人物心理活动,诗句表现力强,大都耐人含咀。写景如“柴门鸟雀噪”、“邻人满墙头”及“群鸡正乱叫”四句等,“摹写村落田家,情事如见”(申涵光)。写人如“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均穷极人物情态,后一联竟被后世诗人词客屡屡化用。如司空曙“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晏几道“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陈师道“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等。又如“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写幼子倚人情状,栩栩如生。恰如前人评赞:“一字一句,镂出肺肠,才人莫知措手;而婉转周至,跃然目前,又若寻常人所欲道者”(见《杜诗镜铨》引王慎中语)。这种“若寻常人所欲道”而终使“才人莫知措手”的描写,充分体现作者白描之功力。总之,由于这组诗语言平易,诗意凝炼,音韵谐调,抒情气氛浓郁,在杜诗中占有重要地位。 (周啸天)
杜甫
简介
简介暂无
杜甫
的其它诗歌
月
戏作花卿歌
水槛遣心二首
虢国夫人(一作《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一)
见萤火
出郭
官定后戏赠(时免河西尉,为右卫率府兵曹)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
枯楠
严郑公宅同咏竹
中夜
别常征君
柴门
丽春
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一作畅当诗)
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
丈人山(山在青城县北,黄帝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
悲青坂
哭王彭州抡
江上
泛江送客
过南邻朱山人水亭
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
枯棕
哭长孙侍御(一作杜诵诗。以下为杜甫补遗)
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国辅、休烈)
病橘
奉汉中王手札报韦侍御、萧尊师亡
江月
上牛头寺(牛头山在郪县西南,下有长乐寺)
北邻
大觉高僧兰若(和尚去冬往湖南)
郑典设自施州归
病柏
相和歌辞。后苦寒行二首
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广州
宴忠州使君侄宅
徐卿二子歌
存殁口号二首
草阁
泛江送魏十八仓曹还京,因寄岑中允参、范郎中季明
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酬郭十五受判官
闻高常侍亡(忠州作)
寄裴施州(裴冕坐李辅国贬施州刺史)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别苏徯(赴湖南幕)
遣兴
寄薛三郎中(据)
戏为双松图歌(韦偃画)
奉酬寇十侍御锡见寄四韵,复寄寇
垂白(一作白首)
渝州候严六侍御不到,先下峡
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弟赴成都府
九日曲江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凭孟仓曹将书觅土娄旧庄
云山
题壁画马歌(一作题壁上韦偃画歌。偃京兆人善画马)
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
赠韦七赞善
覆舟二首
最能行
泛溪
送孟十二仓曹赴东京选
拨闷(一作赠严二别驾)
涪江泛舟送韦班归京(得山字)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甫从姑子也)
赠苏四徯
赠蜀僧闾丘师兄
寄韩谏议
回棹
江涨
杜鹃行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赠李白
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郑侍御判官重赠
提封
宴戎州杨使君东楼
春日梓州登楼二首
赠高式颜
负薪行
石犀行
古柏行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石笋行
清明二首
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
骊山
哭严仆射归榇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
去矣行
野望
西郊
陪李金吾花下饮
缚鸡行
咏怀古迹五首
奉寄李十五秘书二首
洛阳
鹿头山(山上有关,在德阳县治北)
野望
归雁二首
所思
送张二十参军赴蜀州,因呈杨五侍御
别李义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寄杜位(顷者与位同在故严尚书幕)
绝句六首
秋尽
骢马行
绝句四首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历历
田舍
引水
兵车行
同豆卢峰知字韵
陪王侍御宴通泉东山野亭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醉时歌
送鲜于万州迁巴州(鲜于炅乃仲通子,有父风)
鹦鹉(一作翦羽)
春日江村五首
石柜阁
咏怀古迹五首之四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送赵十七明府之县
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
斗鸡
进艇
白水明府舅宅喜雨(得过字)
沙苑行
梦李白二首之二
丽人行
汉州王大录事宅作
弊庐遣兴,奉寄严公
折槛行
梦李白二首之一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送王十六判官
能画
客亭
桔柏渡(在昭化县)
兵车行
送魏二十四司直充岭南掌选崔郎中判官兼寄韦韶州
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
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茅屋赀
赠翰林张四学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佳人
宿昔
所思(得台州郑司户虔消息)
蚕谷行
春宿左省
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
送田四弟将军将夔州柏中丞命起居江陵节度…郡王卫公幕
寄从孙崇简
龙门阁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垂老别
至后
宾至(一作有客)
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潼关吏
送十五弟侍御使蜀
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
题玄武禅师屋壁(屋在中江大雄山)
五盘(七盘岭在广元县北一名五盘栈道盘曲有五重)
无家别
奉赠萧二十使君
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
初冬
寄柏学士林居
崔驸马山亭宴集(京城东有崔惠童驸马山池)
青丝(青丝白马,用侯景事,以比仆固怀恩)
夜听许十损诵诗爱而有作
送覃二判官
洞房
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得溪字。池在张仪子城内)
黄草
飞仙阁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为农
杜位宅守岁
夜归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得忘字)
望岳
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
奉送十七舅下邵桂
怀旧
一室
三韵三篇
水会渡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骊山温汤之东有龙湫)
严郑公阶下新松(得沾字)
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得寒字)
复阴
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澧朗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九日奉寄严大夫
赠郑十八贲(云安令)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冬日有怀李白
白沙渡(属剑州)
夏日李公见访
春望
卜居
晚晴
对雪
楼上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
复愁十二首
送舍弟频赴齐州三首
九日登梓州城
水阁朝霁,奉简严云安(一作云安严明府)
羌村三首
重过何氏五首
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
北征
对雪
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内弟潩赴湖南幕职)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使君(一作窦十五使君)
木皮岭
哀江头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前苦寒行二首
石研诗
谒真谛寺禅师
解闷十二首
哭韦大夫之晋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发同谷县(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陇右赴剑南纪行)
渼陂行(陂在鄠县西五里,周一十四里)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原注故陈拾遗射洪人也篇末有云)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山林在韦曲西塔陂)
赤霄行
哭李常侍峄二首
到村
客堂
夔府书怀四十韵
送韦书记赴安西
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韵
戏寄崔评事表侄、苏五表弟、韦大少府诸侄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得心字)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锦树行(因篇内有锦树二字摘以为题非正赋锦树也)
渼陂西南台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奉和严大夫军城早秋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
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
虎牙行(虎牙在荆门之北,江水峻急)
客居
泥功山(贞元五年于同谷西境泥公山权置行成州)
野老
赠田九判官(梁丘)
乐游园歌
江村
登舟将适汉阳
立秋雨院中有作
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得空字)
狂夫
哀王孙
覃山人隐居
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
杜鹃
积草岭(同谷县界)
南邻
曲江其二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凡三十韵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清明
忆昔二首
奉赠卢五丈参谋(琚)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得寒字)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
石龛
蜀相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
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
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成都府
古柏行
岁暮
重送刘十弟判官
简吴郎司法
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
别蔡十四著作
晚晴
长沙送李十一(衔)
寄邛州崔录事
莫相疑行
龙门镇(龙门镇在成县东后改府城镇)
夔州歌十绝句
柳司马至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从人觅小胡孙许寄
寄高三十五书记(適)
秋风二首
柏学士茅屋
王录事许修草堂赀不到,聊小诘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
青阳峡
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
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二物满器见遗老夫
佐还山后寄三首
赠陈二补阙
狄明府(博济。一作寄狄明府)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澧州觐省
诸将五首
归来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过客相寻
法镜寺
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
示侄佐(佐草堂在东柯谷)
扬旗
登楼
千秋节有感二首(八月二日为明皇千秋节)
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屏迹三首
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
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九日寄岑参(参,南阳人)
登楼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其四
野望
除草
寒硖
别房太尉墓
酬韦韶州见寄
黄河二首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听杨氏歌
送路六侍御入朝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
送人从军
营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
官池春雁二首
夜宴左氏庄
盐井(盐井在成州长道县,有盐官故城)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江阁对雨有怀行营裴二端公(裴虬与讨臧玠故有行营)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览柏中允兼子侄数人除官制词因述父子兄弟四美载歌丝纶
示从孙济(济字应物,官给事中、京兆尹)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其六
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
破船
铁堂峡(铁堂山在天水县东五里,峡有铁堂庄)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潭州送韦员外牧韶州(迢)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用宽其意
戏为六绝句
寄董卿嘉荣十韵
远游
赤谷
堂成
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
瞿塘两崖
归雁
铜瓶
李潮八分小篆歌
水槛
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征士
寄韦有夏郎中
畏人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
蕃剑
王十五前阁会
江头四咏。花鸭
巳上人茅斋
同元使君舂陵行
发秦州(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县纪行)
天池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王契,字佐卿,京兆人)
病马
四松
双枫浦(在浏阳县)
江雨有怀郑典设
江头四咏。鸂鶒
峡口二首
独立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北风(新康江口信宿方行)
春归
江头四咏。栀子
遣怀
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日暮
暂如临邑,至gh山湖亭奉怀李员外率尔成兴
叹庭前甘菊花
漫成一首
铜官渚守风(渚在宁乡县)
诸葛庙
江头四咏。丁香
登高
答杨梓州
不归
阆水歌
万丈潭
九日
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近三四载寂无消息,觅使寄此二首
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
秋雨叹三首
又呈吴郎
入乔口(长沙北界)
峡隘
三绝句
别赞上人
孤雁
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两篇
得房公池鹅
观兵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池在济宁州境)
壮游
阆山歌
野望
陪诸公上白帝城宴越公堂之作(越公杨素所建)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
舟前小鹅儿(汉州城西北角官池作官池即房公湖)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天育骠骑歌(天育,厩名,未详所出)
登白马潭
白帝楼
绝句漫兴九首
秋笛
昔游
归雁
得舍弟观书自中都已达江陵,今兹暮春月末…情见乎词
陪王汉州留杜绵州泛房公西湖(房琯刺汉州时所凿)
送段功曹归广州
夕烽
龙门(即伊阙)
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贾至)
白丝行
前出塞九首
废畦
客从
祠南夕望
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
晓望白帝城盐山
倚杖(盐亭县作)
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使还,以诗代意
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累土为山…而作是诗
遣兴五首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除架
赠别贺兰铦
蒹葭
湘夫人祠(即黄陵庙)
闷
白帝城楼
山馆(一作移居公安山馆,编入江陵诗后)
广州段功曹到得杨五长史谭书功曹却归聊寄此诗
重题郑氏东亭(在新安界)
往在
高都护骢马行(高仙芝开元末为安西副都护)
雨不绝
苦竹
武侯庙
宿白沙驿(初过湖南五里)
题张氏隐居二首
释闷
遣兴五首
白露
即事(一作天畔)
滟滪
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蓬州两使君咨议诸昆季
严中丞枉驾见过
萤火
李监宅
宿青草湖(重湖,南青草,北洞庭)
即事
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
可叹
今夕行(自齐赵西归至咸阳作)
小寒食舟中作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
促织
郑驸马宅宴洞中
自平
燕子来舟中作
过南岳入洞庭湖
白盐山(白盐崖高千馀丈,在州城东十七里)
遣兴五首
南征
览镜呈柏中丞
送韦郎司直归成都
重赠郑炼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登岳阳楼
捣衣
写怀二首
江南逢李龟年
昼梦
赠别何邕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缆船苦风,戏题四韵,奉简郑十三判官(泛)
归燕
冬狩行(时梓州刺史章彝兼侍御史留后东川)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虔)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江汉
谒先主庙(刘昭烈庙在奉节县东六里)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赠别郑炼赴襄阳
发潭州
愁(强戏为吴体)
初月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亭对鹊湖
晓发公安(数月憩息此县)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鲜于仲通,天宝末为京兆尹)
怀灞上游
渡江
诣徐卿觅果栽
太平寺泉眼
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上白帝城二首
天河
发阆中
喜雨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敬赠郑谏议十韵
游龙门奉先寺(龙门即伊阙一名阙口在河南府北四十里)
宴王使君宅题二首
忆郑南玭
遣怀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寄赞上人
上白帝城(公孙述僭位于此,自称白帝)
滕王亭子
览物(一作峡中览物)
山寺
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均)
南池(在阆中县东南,即彭道将鱼池)
赠李白
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公安县怀古
玉台观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
咏怀古迹五首 其五
暂往白帝复还东屯
阁夜
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晋肃入蜀,余下沔鄂
小至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即事
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
咏怀古迹五首 其三
刈稻了咏怀
滕王亭子
上韦左相二十韵(见素)
严氏溪放歌行(溪在阆州东百馀里)
赤谷西崦人家
送高三十五书记
咏怀古迹五首 其二
冬至
萧八明府堤处觅桃栽
寓目
诸将五首 其二
赠虞十五司马
玉台观(滕王造)
宿江边阁
孟冬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
雨晴(一作秋霁)
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县,得昏字
昔游
夔州歌十绝句 其一
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
题桃树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秋兴八首
归梦
宿赞公房(京中大云寺主谪此安置)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白帝
十月一日
东屯北崦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
幽人
八阵图
移居公安敬赠卫大郎钧
江亭王阆州筵饯萧遂州
赠韦左丞丈(济。天宝七年以韦济为河南尹迁尚书左丞)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旅夜书怀
大历二年九月三十日
地隅
少年行
东楼
禹庙
暮归
东屯月夜
有感五首 其三
九日诸人集于林
游子
得舍弟消息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
遣兴三首
倦夜
重题
暮寒
即事
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泊于方田
宿府
九日五首
贻阮隐居
绝句四首 其三
双燕
绝句二首 其二
独坐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简李公二首
寄题江外草堂(梓州作,寄成都故居)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社日两篇
百舌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立秋后题
绝句二首 其一
小园
李司马桥了承高使君自成都回
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
哭李尚书(之芳)
又示两儿
久客
少年行二首
忆弟二首(时归在南陆浑庄)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竹兼可为簟,名桃笙)
夏日叹
喜晴(一作喜雨)
季秋江村
得弟消息二首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
病后遇王倚饮,赠歌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三十韵
熟食日示宗文、宗武
春远
入衡州
草堂
野人送朱樱
棕拂子
近闻
寒雨朝行视园树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课伐木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又示宗武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二首
王竟携酒,高亦同过,共用寒字
园官送菜
课小竖鉏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秽,净讫移床三首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时任华州司功)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
王兵马使二角鹰
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
宗武生日
山寺(得开字,章留后同游)
白马
奉寄别马巴州(时甫除京兆功曹在东川)
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
题郑县亭子(郑县游春亭在西溪上一名西溪亭)
苏大侍御访江浦,赋八韵记异
上水遣怀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
夜二首
树间
句
泛江
范二员外邈、吴十侍御郁特枉驾阙展待,聊寄此
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员外绾
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目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得柳字
瘦马行(一作老马)
阙题
又作此奉卫王
晚
溪上
徐九少尹见过
寄高三十五詹事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绝句二首
奉寄章十侍御
画鹘行(一作画雕)
九日登梓州城
江陵节度阳城郡王新楼成王请严侍御判官赋七字句同作
朝二首
种莴苣
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崔都督赴州
魏十四侍御就弊庐相别
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游此县…图样志诸篇末
岁晏行
不见
又送
秋野五首
奉寄高常侍(一作寄高三十五大夫)
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合州,因寄苏使君
赠花卿
遣闷
雨
奉简高三十五使君
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惠义寺园送辛员外
放船
雨
义鹘
水槛遣心二首 其一
雷
示獠奴阿段
端午日赐衣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
琴台
避地
舟中
晓望
奉待严大夫
春日戏题恼郝使君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竖子至
酬高使君相赠
甘林
李鄠县丈人胡马行
江亭
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得峰字)
舟月对驿近寺
向夕
赠毕四(曜)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
春夜喜雨
王阆州筵奉酬十一舅惜别之作
草堂即事
酬孟云卿
绝句漫兴九首 其七
江边星月二首
园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
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
绝句漫兴九首 其三
送王侍御往东川,放生池祖席
返照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
野望因过常少仙
奉赠王中允(维)
别张十三建封
雨
绝句漫兴九首 其一
客至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
江陵望幸
晨雨
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
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后游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伤春五首(巴阆僻远伤春罢始知春前已收宫阙)
寄杜位(位京中宅近西曲江,诗尾有述)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放船
夜
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
又上后园山脚
恨别
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
卜居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適)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
滟滪堆
去蜀
雨四首
秋兴八首选四
水宿遣兴奉呈群公
城上(一作空城)
送裴五赴东川
题郑十八著作虔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晚登瀼上堂
宾至
醉歌行
赤甲
剑门
凤凰台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云
薄游
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
过郭代公故宅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君不见,简苏徯
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之芳)
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
雨二首
留花门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白集有寻鲁城北范居士诗)
暝
入宅三首(大历二年春,甫自西阁迁赤甲)
赠韦赞善别
空囊
望岳
愁坐
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泛郑监前湖
朝雨
送贾阁老出汝州
清明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送远
梅雨
雨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
阆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
和江陵宋大少府暮春雨后同诸公及舍弟宴书斋
晚晴吴郎见过北舍
瀼西寒望
送李卿晔(晔,淮安忠公琇之子,时以罪贬岭南)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南征
客夜
江涨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
悲秋
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得深字韵)
雨晴
薄暮
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后出塞五首
长江二首
客旧馆
晚出左掖
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
茅堂检校收稻二首
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行军司马佐
村雨
西阁夜
题新津北桥楼(得郊字)
彭衙行
暮春
西山三首(即岷山,捍阻羌夷,全蜀巨障)
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相国制文)
奉赠射洪李四丈(明甫)
登兖州城楼
月
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
暮春陪李尚书、李中丞过郑监湖亭泛舟(得过字韵)
西阁二首
次晚洲
逼仄行,赠毕曜(一作bX々行,一作赠毕四曜)
曲江三章五句
偶题
十七夜对月
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得凉字)
游修觉寺
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向毕清晨遣女奴阿稽竖子…往问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其七
泊岳阳城下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
月夜忆舍弟
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
十六夜玩月
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题省中院壁
早发
谒文公上方
天末怀李白
闻斛斯六官未归
驱竖子摘苍耳(即卷耳)
玉华宫
秦州杂诗 其七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丈之任
九日
宿花石戍(长沙有渌口、花石二戍)
梦李白二首
不离西阁二首
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掖门在两旁如人之臂掖)
陈拾遗故宅(宅在射洪县东七里东武山下)
新婚别
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热三首
遣愤
石镜
九成宫
石壕吏
题郪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次空灵岸
上后园山脚
新安吏
西阁雨望
投简梓州幕府,兼简韦十郎官
恶树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赠卫八处士
奉使崔都水翁下峡
书堂饮既,夜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赋绝句
返照
曲江对雨
徒步归行
洗兵马
绝句
宴胡侍御书堂(李尚书之芳、郑秘监审同集归字韵)
西阁口号(呈元二十一)
高楠
过津口
日暮
乘雨入行军六弟宅
归
章梓州水亭
光禄坂行
九日蓝田崔氏庄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
徐步
催宗文树鸡栅
得舍弟消息
曲江对酒
行次古城店泛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诸公
更题
夜宿西阁,晓呈元二十一曹长
玩月呈汉中王
早行
送窦九归成都
寒食
紫宸殿退朝口号
相逢歌赠严二别驾(一作严别驾相逢歌)
曲江二首
泊松滋江亭
夜雨
宿凿石浦(浦在湘潭县西)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喜达行在所三首 其二
花底
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
独酌
腊日
春夜峡州田侍御长史津亭留宴(得筵字)
晚晴
崔评事弟许相迎不到应虑老夫见泥雨…必愆佳期走笔戏简
槐叶冷淘
姜楚公画角鹰歌
北征
柳边
送元二适江左
落日
解忧
塞芦子(芦子关属夏州,北去塞门镇一十八里)
赠卫八处士
巫山县汾州唐使君十八弟宴别兼诸公携酒乐…留于屋壁
雨
收京三首
洗兵马
巴西闻收宫阙,送班司马入京
可惜
海棕行
哀江头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凡四十韵
雨
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
有感五首
遣遇
信行远修水筒(引水筒)
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
潼关吏
重经昭陵
越王楼歌(太宗子越王贞为绵州刺史,作台于州城西北)
石壕吏
收京
庭草
晴二首
早起
新婚别
移居夔州郭
王命
村夜
行次昭陵
园人送瓜
无家别
巴山
江梅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又观打鱼
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
佳人
征夫
成都府
早花
夜(一作秋夜客舍)
寄岑嘉州(州据蜀江外)
春水生二绝
晚行口号
人日两篇
对雨
观打鱼歌
遣忧
远游
寄常征君
春水
独酌成诗
西阁曝日
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却赴通州主簿前阆…亲事遂停
警急(时高公適领西川节度)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使君二首
独坐二首
咏怀二首
述古三首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
南楚
漫成二首
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补阙(得云字)
与严二郎奉礼别
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
赠李十五丈别(李秘书文嶷)
去秋行
耳聋
老病
台上(得凉字)
悲陈陶
送灵州李判官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
摇落
遣意二首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得开字)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
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杜鸿渐镇蜀,辟杨炎为判官)
苦战行
月夜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寄高適
南极
奉赠严八阁老
大麦行
贫交行
咏怀古迹五首选二
远怀舍弟颖、观等
子规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逃难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得风字)
别董颋
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
天边行
述怀一首(此已下自贼中窜归凤翔作)
后出塞五首 其二
太岁日
秋峡
立春
散愁二首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郭英乂)
醉时歌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发刘郎浦(浦在石首县,昭烈纳吴女处)
喜雨
前出塞九首 其六
狂歌行,赠四兄
伤秋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春日忆李白
元日示宗武
怀锦水居止二首
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
得家书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
丽人行
呀鹘行
秋清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
夜闻觱篥
渔阳
饮中八仙歌
玉腕骝(江陵节度卫公马也)
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
寄赠王十将军承俊
望岳
遣愁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画鹰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仆射乃其主将刘乃仆射之判官也)
送何侍御归朝(李梓州泛舟筵上作)
喜达行在所三首(原注:自京窜至凤翔)
醉歌行,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喜晴(一作喜雨)
房兵曹胡马
羌村三首·其三
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请余赋诗
答郑十七郎一绝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瞿唐怀古(以下草堂逸诗拾遗)
中宵
江亭送眉州辛别驾升之(得芜字)
一百五日夜对月
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鸡
将晓二首
建都十二韵
牵牛织女
戏赠友二首
雨过苏端(端置酒)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二
送司马入京
月圆
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首
登牛头山亭子
麂
重简王明府
忆幼子(字骥子,时隔绝在鄜州)
朱凤行
绝句九首(前六首已见第十三卷中)
溪涨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
不寐
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
白凫行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呈元二十一曹长
晦日寻崔戢、李封
长吟
白小
敬简王明府(甫尝为唐兴县宰王潜作客馆记疑即王明府)
元日寄韦氏妹
冬深(一作即日)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
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
大雨
琴台
夏夜叹
黄鱼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
北风
火
百忧集行
咏春笋
李盐铁二首(一首题作李监宅,已见第九卷中)
上兜率寺
遣兴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白帝城最高楼
戏为六绝句·其一
猿
有叹
奉汉中王手札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至德二载
舟泛洞庭(一作过洞庭湖)
望兜率寺
逢唐兴刘主簿弟
吾宗(卫仓曹崇简)
又雪
魏将军歌
雷
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以下七首,吴若本逸诗)
鸥
寄杨五桂州谭(因州参军段子之任)
十二月一日三首
甘园
崔氏东山草堂
大云寺赞公房四首
孟氏(集有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诗)
寄贺兰铦
忆昔行
贻华阳柳少府
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杜鹃行(一作司空曙诗)
吹笛
三绝句
望牛头寺
羌村三首诗句
邻人满墙头
晚岁迫偷生
赖知禾黍收
父老四五人
客至鸡斗争
感叹亦歔欷
四座泪纵横
问我久远行
倾榼浊复清
忆昔好追凉
抚事煎百虑
且用慰迟暮
还家少欢趣
生还偶然遂
艰难愧深情
兵革既未息
如今足斟酌
手中各有携
儿童尽东征”
娇儿不离膝
苦辞“酒味薄
夜阑更秉烛
请为父老歌
柴门鸟雀噪
萧萧北风劲
惊定还拭泪
黍地无人耕
世乱遭飘荡
驱鸡上树木
畏我复却去
归客千里至
日脚下平地
群鸡正乱叫
妻孥怪我在
歌罢仰天叹
故绕池边树
峥嵘赤云西
始闻叩柴荆
已觉糟床注
相对如梦寐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