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然遗世高尚释义


【飘然】《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往若飘然,去则难从。”唐李白《古风》之七:“举首远望之,飘然若流星。”冰心《三年》:“她没有等到槃的回答,又飘然的走到茶桌旁边去。”2.飘泊貌;流落散失貌。晋葛洪《抱朴子·明本》:“而中世以来,为道之士,莫不飘然絶跡幽隐,何也?”宋刘克庄《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词:“老矣征衫,飘然客路。”明徐元《八义记·周坚沽酒》:“父母双亡妻未娶,一生好酒任飘然。留落在晋阳间,蹉跎不觉又三年。”3.高远貌;超脱貌。《文选·成公绥<啸赋>》:“心涤荡而无累,志离俗而飘然。”刘良注:“飘然,

【遗世】超脱尘世;避世隐居。晋孙绰《游天台山赋》:“非夫遗世翫道,絶粒茹芝者,乌能轻举而宅之。”唐王维《赠从弟司库员外絿》诗:“皓然出东林,发我遗世意。”宋苏轼《海月辩公真赞》:“人皆趋世,出世者谁?人皆遗世,世谁为之?”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三湘梦’三句推开説,先生其有遗世之心乎。”2.道教谓羽化;登仙。泛指去世。唐陈子昂《续唐故中岳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遂解形而遗世,乘白云以上宾。”明吴承恩《寿潘母杨孺人六秩序》:“而况乎违背所天,已踰三纪,而熙翁遗世,又且十餘年矣。”清陈梦雷《拟古十九首·去者日

【高尚】持高洁。《易·蛊》:“不事王侯,高尚其事。”高亨注:“下‘事’字,伪《孟子外书文説》篇引作‘志’,必有所据,当从之……意谓:夷齐不为周臣,高尚其志,而得凶祸,饿死于首阳山。”《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清俞樾《群经平议·孟子二》“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匡章盖齐之处士,亦是高尚其志者。”2.指高洁的节操。《晋书·隐逸传·陶潜》:“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羈,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宋范仲淹《赠方秀才楷》诗:“高尚继先君,嵓居与俗分。”3.指志行高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