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诗歌 >
唐诗
> 梁甫吟
上一卷
下一卷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猰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梁甫吟,声正悲。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屼当安之。
李白
梁甫吟
梁甫吟原文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猰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梁甫吟,声正悲。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屼当安之。
梁甫吟注释
⑴长啸:吟唱。⑵朝歌屠叟:指吕尚(即吕望、姜太公)。《战国策·秦策三》:“臣(范雎)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又《秦策五》:“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韩外传》卷七:“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又《韩诗外传》:“太公望……屠牛朝歌,赁于棘津,钓于磻溪,文王举而用之,封于齐。”⑶经纶:《易经·屯卦》:“君子以经纶。”经纶:喻治理国家。⑷三千六百钓:指吕尚在渭河边垂钓十年,共三千六百日。风期:风度和谋略。⑸大贤:指吕尚。虎变:《易经·革卦》九五:“大人虎变。”喻大人物行为变化莫测,骤然得志,非常人所能料。⑹高阳酒徒:西汉人骊食其。《史记·骊生陆贾列传》:“骊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骊生。骊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骊生。骊生入,则长揖不拜。”骊生尝自称高阳酒徒。隆准:高鼻子。隆准公:指刘邦。《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趋风:疾行如风前来迎接。《史记·骊生陆贾列传》载:楚、汉在荥阳、成皋一带相持,骊生建议刘邦联齐孤立项羽。他受命到齐国游说,齐王田广表示愿以所辖七十余城归汉。⑺旋蓬:在空中飘旋的蓬草。狂客:指骊食其。⑻攀龙:《后汉书·光武帝纪》:耿纯对刘秀说:“天下士大夫所以跟随大王南征北战,本来是希望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就功名。”后人因以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建立功业。⑼雷公:传说中的雷神。砰訇:形容声音宏大。⑽帝旁投壶多玉女:《神异经·东荒经》载:东王公常与一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每次投一千二百支,不中则天为之笑。天笑时,流火闪耀,即为闪电。三时:早、午、晚。倏烁:电光闪耀。晦冥:昏暗。这两句暗指皇帝整天寻欢作乐,权奸和宦官弄权,朝廷政令无常。⑾阊阖:神话中的天门。阍者:看守天门的人。《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这两句指唐玄宗昏庸无道,宠信奸佞,使有才能的人报国无门。⑿杞国无事忧天倾:《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二句意谓皇帝不理解我,还以为我是杞人忧天。此自嘲之意。⒀猰貐:古代神话中一种吃人的野兽。这里比喻阴险凶恶的人物。竞人肉:争吃人肉。驺虞:古代神话中一种仁兽,白质黑纹,不伤人畜,不践踏生草。这里李白以驺虞自比,表示不与奸人同流合污。⒁接:搏斗。飞揉、雕虎:比喻凶险之人。焦原:传说春秋时莒国有一块约五十步方圆的大石,名叫焦原,下有百丈深渊,只有无畏的人才敢站上去。⒂智者二句:智者可忍一时之屈,而愚者只知一味骄横。世俗人看不起我。⒃力排二句:《晏子春秋》内篇卷二《谏》下载:齐景公手下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皆力能搏虎,却不知礼义。相国晏婴便向齐景公建议除掉他们。他建议景公用两只桃子赏给有功之人。于是三勇士争功,然后又各自羞愧自杀。李白用此典意在讽刺当时权相李林甫陷害韦坚、李邕、裴敦复等大臣。⒄吴楚句:汉景帝时,吴楚等七国诸侯王起兵反汉。景帝派大将周亚夫领兵讨伐。周到河南见到剧孟(著名侠士),高兴地说:吴楚叛汉,却不用剧孟,注定要失败。咍尔:讥笑。⒅张公:指西晋张华。据《晋书·张华传》载:西晋时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县令雷焕掘地得双剑,即古代名剑干将和莫邪。雷把干将送给张华,自己留下莫邪。后来张华被杀,干将失落。雷焕死后,他的儿子雷华有一天佩带着莫邪经过延平律(今福建南平市东),突然,剑从腰间跳进水中,与早已在水中的干将会合,化作两条蛟龙。这两句用典,意谓总有一天自己会得到明君赏识。⒆风云感会:即风云际会。古人认为云从龙,风从虎,常以风云际会形容君臣相得,成就大业。大人:有才干的人。□(左山右皃)屼:不安。此指暂遇坎坷。
梁甫吟译文
梁甫吟啊梁甫吟,自从诸葛亮唱响以来,多少志士吟颂过你,心中期盼着事业的春天。你知道周朝居住在棘津的姜太公吗?七十岁的人了,清晨即起,边屠牛时边唱歌,为了做一番大事业,辞别故乡来到长安边的渭水河边,用直钩钓了十年鱼。 清澈的河水映照着他的白发,刺痛了他的心。当风云际会的时候,当文王来拜师的时候,那是气如东海,势比泰山,治国方略,那是一套一套的,小人们,别小看我现在普通人一个,机会来临,小猫也变大老虎! 你知道秦末汉初居住高阳的酒鬼俪食其吗?六十多岁了,草莽出身,见了刘邦硬是不跪拜,做个长揖就算给足面子了!一阵雄辩就折服了他,让刘邦立即停止洗脚,马上放弃美女的按摩!改为洗耳恭听了。你看他就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攻下了齐国七十二座城市。把刘邦和项羽玩得象呼啦圈一样的转啊转!你看看,他那样的落泊之知识分子还云开雾散大干了一番,何况我身强力壮,智勇双全! 我胸有治国大略,我必须为国家担忧,我想见皇上!可是皇上在干什么呢?鼓声敲得震天响,皇上和宫女贵妃们做投壶的游戏忙又忙!一脸的牙齿笑得多灿烂。可是宫墙外已经危机四起,安禄山准备反叛,这些事情皇上你知道吗?可是你周围的人却不容许我警告你,还责怪我打扰了你的雅兴。说我是杞国之人无事担忧天倾塌。白日啊,你整天被乌云蒙蔽着啊,你怎么可以照到我忠诚忧国的心肠? 现在各地的军阀官僚一个个如同吃人的野兽——猰貐,阴险残暴。我却是驺虞样的猛虎,羞与合流,目前形势危险如同焦原——周围深渊高千丈而方圆才几十米,我却可以象姜太公和俪食其一样,斡旋处置游刃有余。别看他们力可拔山的外表,我要去除他们却只需要两三个桃子,知道晏婴杀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等三人的故事吗?其关键是要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别硬碰硬的乱整。我可是去探过安禄山的虚实,他手下根本没有象剧孟一样的智谋之士,匹夫一个,根本成不了什么大事。 梁甫吟啊梁甫吟,心事重啊声音悲,古之名剑——干将和莫邪什么时候可以相合呢?那时候就会天下无敌,我什么时候才可以与皇上风云际会呢?那时候天下将平安无事。等待吧,安心地等待,等待最好的时机!
梁甫吟赏析
【李白诗歌鉴赏,唐诗鉴赏,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乐府诗集》卷四十一《相和歌辞楚调曲》有诸葛亮《梁甫吟》。蔡邕《琴颂》:“梁甫悲吟,周公《越裳》。”可见《梁甫吟》声调悲苦。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借乐府旧题抒发他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的悲愤心情和睥睨群小、矢志不移的豪迈感情。 开篇以两个五言短句领起全篇。“阳春”,指阳光和煦的春天,象征光明。“何时见”,正表达诗人憎恶黑暗,热爱光明,殷切地期待明媚的春天降临人间。 “长啸”二字渲染诗人的愤慨。接着以“君不见”领起,连用两个典故,以古人古事映衬对比,抒发生不逢时的惋叹。“朝歌”以下八句写吕尚事,诗人认为吕尚以八十高龄,尚可逢时吐气,古人说地有三千六百轴,太公合天下而钓之,终于得遇文王,施展才能。 这是以大贤待时而遇自比。接下又以“君不见”领起以下八句,叙述郦生的典故。象郦食其这样的酒徒,尚且能发挥才华,驰骋雄辩,说服诸侯,以至“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这是借郦生狂客而遇自喻。“屠叟”起于“棘津”,“ 狂客”起于“草中”,彼太公隐于屠钓,郦生之混迹市井,及遇贤君,皆可奋其智能,这是以古人之待时而遇勉励自己,象屠叟、狂客尚且得以如此,“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人自己,更可以待时施才,建功立业的。接着以“何况壮士当群雄”承住上文并转入自身,“我欲”以下转入直接抒发。“攀龙见明主”不写地上而写天上,不写人间,反写天宫,这是承袭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与手法,以天宫来反射人间。“见明主”,表明他有所奏议与申诉。“雷公砰訇”四句用形象的描写揭示了奸佞弄权,君主昏庸而政令无常。“阊阖”二句意喻奸臣当路,不得通达下情。这里以夸张与想象的手法隐幽地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腐朽,现实的黑暗和志士的不遇,委婉地抒发了诗人的悲愤和痛苦。“白日”二句坦言自己对国家的一片忠心,以“杞国无事忧天倾”的讽刺句意抒发他忧国之情的不被理解而产生的志士不遇的义愤。“契”二句以形象的比喻作转折,以“契”食人喻暴政,“驺虞”不折草喻仁政,一暴政,一仁政,一乱一治,诗人借形象的对比表达他的现实态度。“手接”二句,接猱搏虎表现其勇猛,虽侧足焦原,未足言苦,指他有勇气、有力气,尚可一用。“智者”二句,统治者贤愚不辨,有才能的人不得施展抱负,奸人反而得意,世俗之人视我如鸿毛。 这是对黑白颠倒、贤愚不辨的现实的揭露。“力排”二句转进一层,以齐相晏婴智杀三勇士的典故,揭露当权者任意残害才士的残酷现实。“吴楚”二句又递进一层,以汉周亚夫镇压吴楚叛乱得剧孟一事,阐述人才之重要,并暗示朝廷上没有贤人。最后六句以自励自慰收结。以两个三字句承上作急剧的顿挫转折,以神物会合、风云感会,等待时机的到来,坚信阳春一定会到来,照应首句,结句豪迈自信,乐观积极。 (责任编辑:诗歌鉴赏网)
李白
简介
简介暂无
李白
的其它诗歌
咏槿
赠何七判官昌浩
送别得书字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门有车马客行
相和歌辞。登高丘而望远
咏桂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赠郭将军
相和歌辞。对酒二首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荆州记》云有玉女乘车投此泉)
送麹十少府
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相和歌辞。王昭君二首
白胡桃
温泉侍从归逢故人
鸣雁行
巫山枕障
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相和歌辞。长歌行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赠瑕丘王少府
南奔书怀(一作自丹阳南奔道中作。萧士赟云是伪作)
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
书情寄从弟邠州长史昭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
饯校书叔云
赠范金卿二首
幽州胡马客歌
古风 其三十四
下途归石门旧居
古风 其三十一
流夜郎题葵叶
送王孝廉觐省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赠徐安宜
上之回
古风 其二十四
茔禅师房观山海图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古风 其十九
渌水曲
赠任城卢主簿
古风 其十五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
奔亡道中五首
独不见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古风 其三
送殷淑三首
古风 其一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江上望皖公山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梦游天姥吟留别
忆秦娥
子夜吴歌
杂曲歌辞。少年行三首
送范山人归泰山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望黄鹤楼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临江王节士歌
送崔度还吴(度,故人礼部员外国辅之子)
紫藤树
鹦鹉洲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
淮海对雪赠傅霭(一作淮南对雪赠孟浩然)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司马将军歌(以代陇上健儿陈安)
关山月
送侯十一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时贼逼华容县)
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一作送族弟锽)
赠僧行融
和卢侍御通塘曲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
君道曲(梁之雅歌有五篇,今作一章)
庭前晚花开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赠闾丘处士
草书歌行
清平调三首之三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清平调三首之二
行路难三首之三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
送纪秀才游越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
结客少年场行
登瓦官阁
赠僧朝美
送长沙陈太守二首
山鹧鸪词
战城南
塞下曲六首
江南春怀
乌栖曲
从军行
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送杨燕之东鲁
赠从弟冽
乌夜啼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古风 其四十六
鲁东门观刈蒲
送蔡山人
梁甫吟
怀仙歌
蜀道难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陈情赠友人
独漉篇
远别离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玉真仙人词
万愤词投魏郎中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阳春歌
上崔相百忧章(时在浔阳狱)
谒老君庙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
避地司空原言怀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长相思二首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横江词六首 其五
行路难 之一
秋夕书怀(一作秋日南游书怀)
于阗采花
横江词六首 其一
菩萨蛮
天台晓望
送张秀才从军
玉壶吟
朝发白帝城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江上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早望海霞边
鞠歌行
襄阳歌
赠汪伦
焦山望寥山
送别
梁园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江上秋怀
玉阶怨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
赠宣城赵太守悦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杜陵绝句
中山孺子妾歌
春思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怨情
感遇四首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
荆州歌
怨歌行(长安见内人出嫁,友人令余代为之)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宫中行乐词八首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秋夕旅怀
登新平楼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楚江黄龙矶南宴杨执戟治楼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
雉子斑(一作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
寓言三首
铜官山醉后绝句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山在南陵铜井西五里有古精舍)
相逢行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宣城青溪(一作入清溪山)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时凝弟在席)
赠历阳褚司马(时此公为稚子舞,故作是诗)
南陵别儿童入京
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渡荆门送别
感兴六首
游水西简郑明府
醉后赠王历阳(历阳,和州也)
悲歌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九日登山
送族弟凝至晏堌(单父三十里)
久别离
金陵酒肆留别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
寄东鲁二稚子
拟古十二首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登锦城散花楼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金陵歌,送别范宣
登峨眉山
胡无人
大庭库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留饮赠之
闻谢杨儿吟猛虎词,因此有赠
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
行行游且猎篇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潭在秋浦桃树陂下余新名此潭)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宿清溪主人
僧伽歌
越中秋怀
游秋浦白笴陂二首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宴陶家亭子
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
东山吟
重忆一首
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
天马歌
秋下荆门
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早发白帝城
春滞沅湘有怀山中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横江词六首
夜下征虏亭
相和歌辞。陌上桑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送窦司马贬宜春
赠张相镐二首(时逃难在宿松山作。萧士赟云下八首伪)
客中作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
望天门山
望月有怀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送羽林陶将军
劳劳亭歌(在江宁县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一名临沧观)
上留田行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金陵凤凰台置酒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对酒忆贺监二首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
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望庐山瀑布
赠柳圆
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河南府陆浑县有鸣皋山)
春日行
宴郑参卿山池
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
句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
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前有一樽酒行二首
游谢氏山亭
送张遥之寿阳幕府
塞上曲
春感诗
赠卢司户
夜坐吟
哭宣城善酿纪叟
上李邕(此首萧士赟云是伪作)
秋日与张少府、楚城韦公藏书高斋作
哭晁卿衡
九日
题许宣平庵壁(见《诗话类编》)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长门怨二首
九日龙山饮
秋夜独坐怀故山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时欲东归遂有此赠)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
野田黄雀行
春夜洛城闻笛
落日忆山中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劳劳亭
南轩松
上清宝鼎诗(前见《东观馀论》,后见《王直方诗话》)
自遣
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
白毫子歌
听蜀僧濬弹琴
箜篌谣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题舒州司空山瀑布
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拟古十二首 其九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
送杨少府赴选
元丹丘歌
忆东山二首 其一
金陵新亭
雉朝飞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宣州长史弟昭赠余琴谿中双舞鹤诗以见志
醉题王汉阳厅
独坐敬亭山
春日游罗敷潭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赠王汉阳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古风
公无渡河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侍从游宿温泉宫作
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
江上赠窦长史
上云乐
双燕离
寻雍尊师隐居
白头吟
观鱼潭
白马篇
庐山东林寺夜怀
邯郸南亭观妓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时久病初起作)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立马赠别
千里思
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以下见《诗纪》)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白鸠辞(一作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
紫骝马
南都行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送薛九被谗去鲁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送袁明府任长沙
赠友人三首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
邹衍谷
日夕山中忽然有怀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赠易秀才
去妇词(一作顾况诗)
山中与幽人对酌
姑孰十咏
送客归吴
送友人游梅湖
夜泊牛渚怀古
效古二首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
谢公亭
览镜书怀
雨后望月
赠常侍御
望鹦鹉洲悲祢衡
田园言怀
清溪半夜闻笛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咏山樽二首
赋得鹤,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
送杨山人归天台
长相思(下篇一作寄远)
越中览古
观放白鹰二首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
赠刘都使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题东谿公幽居
晓晴(一作晚晴)
待酒不至
折荷有赠
平虏将军妻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狱中上崔相涣
赠段七娘
初月
独酌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
戏赠杜甫(以下见《唐诗纪事》)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囚参谋幕府因赠之
望夫石
友人会宿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捣衣篇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有所思
对雨
春日独酌二首
游泰山六首(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
送张舍人之江东
流夜郎赠辛判官
横吹曲辞。洛阳陌
月夜金陵怀古
东鲁门泛舟二首
秋思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时于落星石上以紫绮裘换酒为欢)
赠闾丘宿松
舞曲歌辞。白纻辞
胡无人
游南阳清泠泉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其一
寻山僧不遇作
赠武十七谔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琴曲歌辞。山人劝酒
鞠歌行(以下见《文苑英华》)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
过汪氏别业二首
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南阳送客
赠崔秋浦三首
宣城哭蒋征君华
庐江主人妇
别山僧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对酒行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行路难
巴女词
酬崔十五见招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估客行
登金陵凤凰台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
别韦少府
登太白峰
示金陵子(一作金陵子词)
宿巫山下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秋思
月下独酌四首 其一
南流夜郎寄内
赠秋浦柳少府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三
金陵白杨十字巷
沐浴子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其二
越女词五首(越中书所见也)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崔侍御十九韵
把酒问月
赠内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五松山在南陵铜坑西五六里)
醉后赠从甥高镇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赠裴十四
在浔阳非所寄内
高句骊
东鲁门泛舟二首 其一
赠汪伦
纪南陵题五松山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
山中问答
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一作赠孟浩然)
舍利弗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夏日山中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姑孰十咏(一作李赤诗)。姑孰溪
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送友人入蜀
姑孰十咏。丹阳湖
赠别郑判官
赠溧阳宋少府陟
送友人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此诗杨慎云是伪作)
送杨山人归嵩山
自代内赠
姑孰十咏。谢公宅
戏赠郑溧阳
凤凰曲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留别龚处士
灞陵行送别
赤壁歌送别
秋浦寄内
姑孰十咏。陵歊台
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诗余答以此诗
琴曲歌辞。幽涧泉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别储邕之剡中
凤台曲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
留别金陵诸公
赠僧崖公
别内赴征三首
姑孰十咏。桓公井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口号(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姑孰十咏。慈姥竹
赠崔司户文昆季
侠客行
思边(一作春怨)
江上答崔宣城
相逢行
月下独酌四首
姑孰十咏。望夫山
金陵白下亭留别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飞龙引二首·其二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访崔四侍御
别东林寺僧
笑歌行(以下二首,苏轼云是伪作)
树中草
飞龙引二首·其一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代美人愁镜二首
酬崔侍御(一本此下有成甫二字)
赠从孙义兴宰铭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姑孰十咏。天门山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
江夏别宋之悌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君马黄
塞下曲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学古思边
赠崔咨议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秋思二首
清平乐(一名忆萝月)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
广陵赠别
连理枝
忆东山二首
代寄情,楚词体
拟古
沙丘城下寄杜甫
桂殿秋
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令妻怒…以诗谢云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赠汪伦
折杨柳
赠钱征君少阳
湖边采莲妇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短歌行
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
赠孟浩然
九月十日即事
赠别从甥高五
少年子
江夏赠韦南陵冰
怨情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留别广陵诸公(一作留别邯郸故人)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行路难三首
赠裴司马
临路歌
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
留别西河刘少府
清溪行
秋浦歌十七首
对酒
少年行二首
峨眉山月歌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其十一
代秋情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其二
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白鼻騧
秋浦歌十七首 其十五
闺情
秋浦歌十七首 其十四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代别情人
金门答苏秀才
别鲁颂
赠崔郎中宗之(时谪官金陵)
豫章行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陌上赠美人(一作小放歌行)
过四皓墓
别中都明府兄
酬崔五郎中
发白马
太原早秋
岘山怀古
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
代赠远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苏武
春怨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枯鱼过河泣
金陵三首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子夜吴歌·冬歌
长信宫(一作长信怨)
答友人赠乌纱帽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酬张司马赠墨
三五七言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
赠张公洲革处士
空城雀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留别王司马嵩
古意
杂诗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一作翁)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北上行
夜别张五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酬谈少府
寄远十一首
出自蓟北门行
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
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书情题蔡舍人雄
静夜思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春思
夜宿山寺
白田马上闻莺
送储邕之武昌
寄上吴王三首
从军行
清平调词三首
宿鰕湖
东武吟
丁都护歌
巴陵赠贾舍人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口号赠征君鸿(此公时被征)
清平调词三首
望庐山五老峰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放后遇恩不沾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别)
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宫中行乐词八首 其一
春日醉起言志
西施
登黄山凌歊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得齐字)
玉阶怨
送贺宾客归越
流夜郎闻酺不预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赠嵩山焦炼师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
塞下曲六首 其一
苏台览古
王右军
五松山送殷淑
秦女休行(魏协律都尉左延年所作,今拟之)
妾薄命
襄阳歌
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上元夫人
走笔赠独孤驸马
古朗月行
嘲鲁儒
嵩山采菖蒲者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寄崔侍御)
秦女卷衣
杨叛儿
长相思
子夜吴歌
长干行
宣城见杜鹃花
梁园吟
商山四皓
泾川送族弟錞
赠崔侍郎
行路难三首 其二
关山月
玉壶吟
早过漆林渡,寄万巨
来日大难
北风行
塞下曲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送二季之江东
行路难三首 其一
江夏赠韦南陵冰
采莲曲
军行(一作从军行,一作行军)
寄崔侍御
赠新平少年
日出入行
长相思
古风 其一
公无渡河
古风 其三十四
观胡人吹笛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赠卢征君昆弟
将进酒
襄阳曲四首
客中行
古风 其三
江行寄远
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流澧州
寄王汉阳
赠华州王司士
古朗月行
惧谗
寄东鲁二稚子
上三峡
大堤曲
观猎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邺中赠王大(一作邺中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幽居)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赠临洺县令皓弟(时被讼停官)
妾薄命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流夜郎永华寺,寄寻阳群官
荆门浮舟望蜀江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赠郭季鹰
扶风豪士歌
题宛溪馆
赠饶阳张司户燧
鸣皋歌送岑征君
冬日归旧山
送梁四归东平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赠清漳明府侄聿
入朝曲(一作鼓吹入朝曲)
给袜子
题江夏修静寺(此寺是李北海旧宅)
秋登巴陵望洞庭
江夏送友人
赠参寥子
华山云台歌送丹丘子
江夏行
送郄昂谪巴中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将进酒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
雪谗诗赠友人
猛虎行
江夏送张丞
望汉阳柳色,寄王宰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
黄葛篇
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
送韩侍御之广德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赠崔侍郎
早春寄王汉阳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铜官山醉后绝句
洗脚亭
东鲁见狄博通
金陵望汉江
江上寄巴东故人
送别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
凤吹笙曲(一作凤笙篇送别)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此亭盖齐朝南苑,又是陆机故宅)
江上寄元六林宗
望木瓜山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
题元丹丘山居
寄从弟宣州长史昭
东海有勇妇(代关中有贤女)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
送李青归南叶阳川
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
赠韦秘书子春二首
过崔八丈水亭
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
白鹭鹚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君子有所思行
郢门秋怀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送舍弟
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寄崔侍御二首
赠薛校书
梁甫吟诗句
驺虞不折生草茎
两女辍洗来趋风
指挥楚汉如旋蓬
亚夫咍尔为徒劳
东下齐城七十二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
我欲攀龙见明主
三时大笑开电光
声正悲
当年颇似寻常人
吴楚弄兵无剧孟
张公两龙剑
手接飞猱搏雕虎
长啸梁甫吟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
雷公砰訇震天鼓
力排南山三壮士
逢时壮气思经纶
入门不拜骋雄辩
长揖山东隆准公
阊阖九门不可通
白日不照吾精诚
风期暗与文王亲
帝旁投壶多玉女
杞国无事忧天倾
倏烁晦冥起风雨
广张三千六百钓
梁甫吟
狂客落魄尚如此
神物合有时
侧足焦原未言苦
八十西来钓渭滨
大人屼当安之
猰磨牙竞人肉
大贤虎变愚不测
齐相杀之费二桃
以额扣关阍者怒
何时见阳春
世人见我轻鸿毛
风云感会起屠钓
智者可卷愚者豪
何况壮士当群雄
宁羞白发照清水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