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诗歌 >
唐诗
> 长干行
上一卷
下一卷
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李白
长干行
长干行原文
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长干行注释
1.妾:古代妇女自称。初覆额,指头发尚短。 2.剧:游戏。 3.骑竹马:儿童游戏时以竹竿当马骑。 4.床:指的是井边的护栏,《静夜思》中的也是这个意思。弄:逗弄。 5.无嫌猜,指天真烂漫。 6.羞颜句:指结婚后,就一直含着羞意了。详见下面的低头两句。未尝:《全唐诗》校作“尚不”。 7.始展眉:意谓才懂得些人事,感情也在眉宇间显现出来。 8.愿同句:意谓愿意永远结合在一起。尘与灰,犹至死不渝,死了化作灰尘也要在一起。 9.抱柱信:相传古代有个叫尾生的人,与一女子约会于桥下,届时女子不来,潮水却至,尾生为表示自己的信实,结果抱着桥柱,被水淹死。事见《庄子盗跖》。《战国策燕策》也以此为信行的范例。 10.岂上句:因深信两人的情爱都是牢固的,所以自己决不会成为望夫台上的人物。望夫台,类似的望夫石、望夫山的传说有好几处。故事的大意是,丈夫久出不归,妻子便在台上眺望,日久变成一块石头。王琦注引苏辙《栾城集》,说是在忠州(今四川省忠县)南。 11.瞿塘:峡名,长江三峡之一,在重庆市奉节县东。滟滪堆:瞿塘峡口的一块大礁石。每年阴历五月,江水上涨,滟滪堆被水淹没,船只不易辨识,易触礁致祸,故下云不可触。古乐府也有“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语。 12.猿声句:三峡多猿,啼声哀切。 13.门前句:意谓女主人常望着丈夫出门时的踪迹而等待着,只见踪迹上都已生出青苔了。迟(直zhí),等待,一作“旧”。 14.蝴蝶黄:明杨慎说是秋天时黄蝶最多,恐系附会之说。黄:《全唐诗》作“来”。 15.此:指蝴蝶双飞。 16.坐:因而。 17.早晚:何时。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都在今四川省东部。 18.不道远:不会嫌远。 19.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东的江边上。据陆游《入蜀记》说,自金陵(南京)至长风沙有七百里。地极湍险。 20.《长干行其二》又作张潮诗,黄庭坚亦作李益诗。
长干行简介
《长干行》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通过一个女主人的口吻,写她对经商在外的丈夫的怀恋。全篇通过人物的独白,辅以景物相衬,把叙事、写景、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诗的情调爽朗明快,真挚动人,且还带点故事性。全诗形象完整明丽,活泼动人。感情细腻,缠绵婉转;语言坦白,音节和谐;格调清新隽永,是诗歌艺术上品。“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已成描摹幼男幼女天真无邪情谊的佳语。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长干行译文
记得我刘海初盖前额的时候,常常折一枝花朵在门前嬉戏。 郎君总是跨着竹竿当马骑来,手持青梅绕着交椅争夺紧追。 长期来我俩一起住在长干里,咱俩天真无邪相互从不猜疑。 十四岁那年作了你结发妻子,成婚时羞得我不敢把脸抬起。 自己低头面向昏暗的墙角落,任你千呼万唤我也不把头回。 十五岁才高兴地笑开了双眉,誓与你白头偕老到化为尘灰。 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坚守信约,我就怎么也不会登上望夫台。 十六岁那年你离我出外远去,要经过瞿塘峡可怕的滟滪堆。 五月水涨滟滪难辨担心触礁,猿猴在两岸山头嘶鸣更悲凄。 门前那些你缓步离去的足印,日子久了一个个都长满青苔。 苔藓长得太厚怎么也扫不了,秋风早到落叶纷纷把它覆盖。 八月秋高粉黄蝴蝶多么轻狂,双双飞过西园在草丛中戏爱。 此情此景怎不叫我伤心痛绝,终日忧愁太甚红颜自然早衰。 迟早有一天你若离开了三巴,应该写封信报告我寄到家来。 为了迎接你我不说路途遥远,哪怕赶到长风沙要走七百里!
长干行赏析
【李白诗歌鉴赏,唐诗鉴赏,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据《景定建康志》载:“长干里,在秦淮南。”长干即现在的南京中华门一带。唐时,金陵西门及南门秦淮河两岸,商旅往来,最是繁华。 李白二十四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元十三年(725)春天,经巫山,过荆门,达江陵,夏览洞庭,秋游金陵。金陵从六朝以来,就以其繁华、商贸之发达、文化之先进而吸引各地名流。六朝乐府中的“吴声”、“西曲”大多就产生并广泛流传于这一带的吴地。一踏上金陵大地,“吴声”、“西曲”这些清新别致的民谣就令诗人感到新鲜无比,爽心悦目。这首清新质朴的诗歌就是在认真学习吴地民歌的基础上所创作的。 在《长干行》这首诗中,就以居住长干里的一位商妇自述的口吻,回顾了她与丈夫相爱的过程,同时表达了她对远方丈夫炽烈忠贞的爱情,从而塑造了一位爱情专一、感情丰富的少妇形象。 全诗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妾发初覆额”到“两小无嫌猜,” 是商妇对自己和丈夫在童年时代青梅竹马亲密无间的友谊的美好回忆。“妾发初覆额”,说明其年纪之幼小。而“折花”剧、骑“竹马”、弄“青梅”等一系列的生动的生活细节,则将他们玩耍时天真烂漫的情态形于言表。“同居”二字说明他们是近邻,自父辈就有密切的交往。“两山无嫌猜”,写出了他们心灵的圣洁、透明、无瑕。也更显出他们爱情基础的纯真坚实。 第二部分从“十四为君妇”到“猿声天上哀”,回忆女主人公婚后的生活经历。这一部分又可分三层。 第一层从“十四为君妇”到“千唤不一回”,回忆新婚燕尔,少妇的羞态。一对青梅等一系列的生动的生活细节,则将他们玩耍时天真烂漫的情态形于言表。“同居”二字说明他们是近邻,自父辈就已有密切的交往。“两小无嫌猜”,写出了他们心灵的圣洁、透明、无瑕。也更显出他们爱情基础的纯真、坚实。 第二部分从“十四为君妇”到“千唤不一回”,是回忆新婚燕尔,少妇的羞态。一对青梅竹马男女青年,虽然儿时曾玩过“折花”扮新郎新娘的游戏,一旦结为夫妻,又使女儿家的心灵羞涩无比,“羞颜未尝开”写小新娘羞答答难为情的娇态。“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二句,出神入化,进一步用典型细节描绘出女主人公新婚时娇态图。 第二层从“十五始展眉”到“岂上望夫台”,回忆爱情的进一步加深。从心底向丈夫许下“愿同尘与灰”的山盟海誓。“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大意是:忠贞不渝,至死不变是自己常存在心的坚贞信念,怎么会愿意上望夫台去饱尝夫妻分离之苦呢?这里准确地显示了女主人公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感情也在不断丰富和成熟。 第三层从“十六君远行”到“猿声天上哀”,回忆丈夫远行后商妇对丈夫的绵绵思念与牵挂。感情正浓时听说丈夫要远行,这就够商妇痛苦的了。想到丈夫远行要经过奇险无比的瞿塘峡滟滪堆,令她如抵险境,越发如坐针毡,愁思更盛。由此可以看出女主人公与其丈夫同甘苦、共命运的忠贞爱情。 第三部分从“门前旧行迹”到“坐愁红颜老”,从回忆回到眼前的现实,写丈夫远行后商妇寂寥无依的惆怅心境和深切的思念。“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意思是,在门前所留下的送别丈夫时的脚印,都已经长出了青苔,足见夫妻分别的时间之久。“苔深不能扫”一句很传神,将女主人公在丈夫离家后百无聊赖的心情刻划得维妙维肖。而商妇感到秋风落叶来得早是心里作用的结果。从侧面渲染其愁思之深。 看到八月蝴蝶双双起舞,商妇更觉自己的孤独。“坐愁红颜老”是她面对时光流逝、青春虚度的顾影自怜的感叹。 第四部分从“早晚下三巴”到结尾,写商妇渴望夫妻早日相会的心情。“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早晚”是何时、何日的意思。这两句渲染商妇想见丈夫和得到他的消息的急切心情。只要一有丈夫回家的消息,商妇就会远道相迎,“直至长风沙”。如此就把女主人公久蕴心底的奔放热情淋漓尽致地刻划出来了,一个深情缱绻的少妇形象也跃然纸上。 (责任编辑:诗歌鉴赏网)
李白
简介
简介暂无
李白
的其它诗歌
咏槿
赠何七判官昌浩
送别得书字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门有车马客行
相和歌辞。登高丘而望远
咏桂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赠郭将军
相和歌辞。对酒二首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荆州记》云有玉女乘车投此泉)
送麹十少府
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相和歌辞。王昭君二首
白胡桃
温泉侍从归逢故人
鸣雁行
巫山枕障
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相和歌辞。长歌行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赠瑕丘王少府
南奔书怀(一作自丹阳南奔道中作。萧士赟云是伪作)
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
书情寄从弟邠州长史昭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
饯校书叔云
赠范金卿二首
幽州胡马客歌
古风 其三十四
下途归石门旧居
古风 其三十一
流夜郎题葵叶
送王孝廉觐省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赠徐安宜
上之回
古风 其二十四
茔禅师房观山海图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古风 其十九
渌水曲
赠任城卢主簿
古风 其十五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
奔亡道中五首
独不见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古风 其三
送殷淑三首
古风 其一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江上望皖公山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梦游天姥吟留别
忆秦娥
子夜吴歌
杂曲歌辞。少年行三首
送范山人归泰山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望黄鹤楼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临江王节士歌
送崔度还吴(度,故人礼部员外国辅之子)
紫藤树
鹦鹉洲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
淮海对雪赠傅霭(一作淮南对雪赠孟浩然)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司马将军歌(以代陇上健儿陈安)
关山月
送侯十一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时贼逼华容县)
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一作送族弟锽)
赠僧行融
和卢侍御通塘曲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
君道曲(梁之雅歌有五篇,今作一章)
庭前晚花开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赠闾丘处士
草书歌行
清平调三首之三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清平调三首之二
行路难三首之三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
送纪秀才游越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
结客少年场行
登瓦官阁
赠僧朝美
送长沙陈太守二首
山鹧鸪词
战城南
塞下曲六首
江南春怀
乌栖曲
从军行
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送杨燕之东鲁
赠从弟冽
乌夜啼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古风 其四十六
鲁东门观刈蒲
送蔡山人
梁甫吟
怀仙歌
蜀道难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陈情赠友人
独漉篇
远别离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玉真仙人词
万愤词投魏郎中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阳春歌
上崔相百忧章(时在浔阳狱)
谒老君庙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
避地司空原言怀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长相思二首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横江词六首 其五
行路难 之一
秋夕书怀(一作秋日南游书怀)
于阗采花
横江词六首 其一
菩萨蛮
天台晓望
送张秀才从军
玉壶吟
朝发白帝城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江上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早望海霞边
鞠歌行
襄阳歌
赠汪伦
焦山望寥山
送别
梁园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江上秋怀
玉阶怨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
赠宣城赵太守悦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杜陵绝句
中山孺子妾歌
春思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怨情
感遇四首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
荆州歌
怨歌行(长安见内人出嫁,友人令余代为之)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宫中行乐词八首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秋夕旅怀
登新平楼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楚江黄龙矶南宴杨执戟治楼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
雉子斑(一作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
寓言三首
铜官山醉后绝句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山在南陵铜井西五里有古精舍)
相逢行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宣城青溪(一作入清溪山)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时凝弟在席)
赠历阳褚司马(时此公为稚子舞,故作是诗)
南陵别儿童入京
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渡荆门送别
感兴六首
游水西简郑明府
醉后赠王历阳(历阳,和州也)
悲歌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九日登山
送族弟凝至晏堌(单父三十里)
久别离
金陵酒肆留别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
寄东鲁二稚子
拟古十二首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登锦城散花楼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金陵歌,送别范宣
登峨眉山
胡无人
大庭库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留饮赠之
闻谢杨儿吟猛虎词,因此有赠
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
行行游且猎篇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潭在秋浦桃树陂下余新名此潭)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宿清溪主人
僧伽歌
越中秋怀
游秋浦白笴陂二首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宴陶家亭子
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
东山吟
重忆一首
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
天马歌
秋下荆门
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早发白帝城
春滞沅湘有怀山中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横江词六首
夜下征虏亭
相和歌辞。陌上桑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送窦司马贬宜春
赠张相镐二首(时逃难在宿松山作。萧士赟云下八首伪)
客中作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
望天门山
望月有怀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送羽林陶将军
劳劳亭歌(在江宁县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一名临沧观)
上留田行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金陵凤凰台置酒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对酒忆贺监二首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
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望庐山瀑布
赠柳圆
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河南府陆浑县有鸣皋山)
春日行
宴郑参卿山池
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
句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
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前有一樽酒行二首
游谢氏山亭
送张遥之寿阳幕府
塞上曲
春感诗
赠卢司户
夜坐吟
哭宣城善酿纪叟
上李邕(此首萧士赟云是伪作)
秋日与张少府、楚城韦公藏书高斋作
哭晁卿衡
九日
题许宣平庵壁(见《诗话类编》)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长门怨二首
九日龙山饮
秋夜独坐怀故山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时欲东归遂有此赠)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
野田黄雀行
春夜洛城闻笛
落日忆山中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劳劳亭
南轩松
上清宝鼎诗(前见《东观馀论》,后见《王直方诗话》)
自遣
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
白毫子歌
听蜀僧濬弹琴
箜篌谣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题舒州司空山瀑布
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拟古十二首 其九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
送杨少府赴选
元丹丘歌
忆东山二首 其一
金陵新亭
雉朝飞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宣州长史弟昭赠余琴谿中双舞鹤诗以见志
醉题王汉阳厅
独坐敬亭山
春日游罗敷潭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赠王汉阳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古风
公无渡河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侍从游宿温泉宫作
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
江上赠窦长史
上云乐
双燕离
寻雍尊师隐居
白头吟
观鱼潭
白马篇
庐山东林寺夜怀
邯郸南亭观妓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时久病初起作)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立马赠别
千里思
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以下见《诗纪》)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白鸠辞(一作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
紫骝马
南都行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送薛九被谗去鲁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送袁明府任长沙
赠友人三首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
邹衍谷
日夕山中忽然有怀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赠易秀才
去妇词(一作顾况诗)
山中与幽人对酌
姑孰十咏
送客归吴
送友人游梅湖
夜泊牛渚怀古
效古二首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
谢公亭
览镜书怀
雨后望月
赠常侍御
望鹦鹉洲悲祢衡
田园言怀
清溪半夜闻笛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咏山樽二首
赋得鹤,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
送杨山人归天台
长相思(下篇一作寄远)
越中览古
观放白鹰二首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
赠刘都使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题东谿公幽居
晓晴(一作晚晴)
待酒不至
折荷有赠
平虏将军妻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狱中上崔相涣
赠段七娘
初月
独酌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
戏赠杜甫(以下见《唐诗纪事》)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囚参谋幕府因赠之
望夫石
友人会宿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捣衣篇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有所思
对雨
春日独酌二首
游泰山六首(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
送张舍人之江东
流夜郎赠辛判官
横吹曲辞。洛阳陌
月夜金陵怀古
东鲁门泛舟二首
秋思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时于落星石上以紫绮裘换酒为欢)
赠闾丘宿松
舞曲歌辞。白纻辞
胡无人
游南阳清泠泉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其一
寻山僧不遇作
赠武十七谔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琴曲歌辞。山人劝酒
鞠歌行(以下见《文苑英华》)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
过汪氏别业二首
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南阳送客
赠崔秋浦三首
宣城哭蒋征君华
庐江主人妇
别山僧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对酒行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行路难
巴女词
酬崔十五见招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估客行
登金陵凤凰台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
别韦少府
登太白峰
示金陵子(一作金陵子词)
宿巫山下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秋思
月下独酌四首 其一
南流夜郎寄内
赠秋浦柳少府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三
金陵白杨十字巷
沐浴子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其二
越女词五首(越中书所见也)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崔侍御十九韵
把酒问月
赠内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五松山在南陵铜坑西五六里)
醉后赠从甥高镇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赠裴十四
在浔阳非所寄内
高句骊
东鲁门泛舟二首 其一
赠汪伦
纪南陵题五松山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
山中问答
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一作赠孟浩然)
舍利弗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夏日山中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姑孰十咏(一作李赤诗)。姑孰溪
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送友人入蜀
姑孰十咏。丹阳湖
赠别郑判官
赠溧阳宋少府陟
送友人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此诗杨慎云是伪作)
送杨山人归嵩山
自代内赠
姑孰十咏。谢公宅
戏赠郑溧阳
凤凰曲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留别龚处士
灞陵行送别
赤壁歌送别
秋浦寄内
姑孰十咏。陵歊台
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诗余答以此诗
琴曲歌辞。幽涧泉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别储邕之剡中
凤台曲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
留别金陵诸公
赠僧崖公
别内赴征三首
姑孰十咏。桓公井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口号(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姑孰十咏。慈姥竹
赠崔司户文昆季
侠客行
思边(一作春怨)
江上答崔宣城
相逢行
月下独酌四首
姑孰十咏。望夫山
金陵白下亭留别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飞龙引二首·其二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访崔四侍御
别东林寺僧
笑歌行(以下二首,苏轼云是伪作)
树中草
飞龙引二首·其一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代美人愁镜二首
酬崔侍御(一本此下有成甫二字)
赠从孙义兴宰铭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姑孰十咏。天门山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
江夏别宋之悌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君马黄
塞下曲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学古思边
赠崔咨议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秋思二首
清平乐(一名忆萝月)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
广陵赠别
连理枝
忆东山二首
代寄情,楚词体
拟古
沙丘城下寄杜甫
桂殿秋
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令妻怒…以诗谢云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赠汪伦
折杨柳
赠钱征君少阳
湖边采莲妇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短歌行
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
赠孟浩然
九月十日即事
赠别从甥高五
少年子
江夏赠韦南陵冰
怨情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留别广陵诸公(一作留别邯郸故人)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行路难三首
赠裴司马
临路歌
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
留别西河刘少府
清溪行
秋浦歌十七首
对酒
少年行二首
峨眉山月歌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其十一
代秋情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其二
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白鼻騧
秋浦歌十七首 其十五
闺情
秋浦歌十七首 其十四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代别情人
金门答苏秀才
别鲁颂
赠崔郎中宗之(时谪官金陵)
豫章行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陌上赠美人(一作小放歌行)
过四皓墓
别中都明府兄
酬崔五郎中
发白马
太原早秋
岘山怀古
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
代赠远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苏武
春怨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枯鱼过河泣
金陵三首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子夜吴歌·冬歌
长信宫(一作长信怨)
答友人赠乌纱帽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酬张司马赠墨
三五七言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
赠张公洲革处士
空城雀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留别王司马嵩
古意
杂诗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一作翁)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北上行
夜别张五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酬谈少府
寄远十一首
出自蓟北门行
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
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书情题蔡舍人雄
静夜思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春思
夜宿山寺
白田马上闻莺
送储邕之武昌
寄上吴王三首
从军行
清平调词三首
宿鰕湖
东武吟
丁都护歌
巴陵赠贾舍人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口号赠征君鸿(此公时被征)
清平调词三首
望庐山五老峰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放后遇恩不沾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别)
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宫中行乐词八首 其一
春日醉起言志
西施
登黄山凌歊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得齐字)
玉阶怨
送贺宾客归越
流夜郎闻酺不预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赠嵩山焦炼师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
塞下曲六首 其一
苏台览古
王右军
五松山送殷淑
秦女休行(魏协律都尉左延年所作,今拟之)
妾薄命
襄阳歌
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上元夫人
走笔赠独孤驸马
古朗月行
嘲鲁儒
嵩山采菖蒲者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寄崔侍御)
秦女卷衣
杨叛儿
长相思
子夜吴歌
长干行
宣城见杜鹃花
梁园吟
商山四皓
泾川送族弟錞
赠崔侍郎
行路难三首 其二
关山月
玉壶吟
早过漆林渡,寄万巨
来日大难
北风行
塞下曲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送二季之江东
行路难三首 其一
江夏赠韦南陵冰
采莲曲
军行(一作从军行,一作行军)
寄崔侍御
赠新平少年
日出入行
长相思
古风 其一
公无渡河
古风 其三十四
观胡人吹笛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赠卢征君昆弟
将进酒
襄阳曲四首
客中行
古风 其三
江行寄远
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流澧州
寄王汉阳
赠华州王司士
古朗月行
惧谗
寄东鲁二稚子
上三峡
大堤曲
观猎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邺中赠王大(一作邺中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幽居)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赠临洺县令皓弟(时被讼停官)
妾薄命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流夜郎永华寺,寄寻阳群官
荆门浮舟望蜀江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赠郭季鹰
扶风豪士歌
题宛溪馆
赠饶阳张司户燧
鸣皋歌送岑征君
冬日归旧山
送梁四归东平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赠清漳明府侄聿
入朝曲(一作鼓吹入朝曲)
给袜子
题江夏修静寺(此寺是李北海旧宅)
秋登巴陵望洞庭
江夏送友人
赠参寥子
华山云台歌送丹丘子
江夏行
送郄昂谪巴中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将进酒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
雪谗诗赠友人
猛虎行
江夏送张丞
望汉阳柳色,寄王宰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
黄葛篇
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
送韩侍御之广德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赠崔侍郎
早春寄王汉阳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铜官山醉后绝句
洗脚亭
东鲁见狄博通
金陵望汉江
江上寄巴东故人
送别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
凤吹笙曲(一作凤笙篇送别)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此亭盖齐朝南苑,又是陆机故宅)
江上寄元六林宗
望木瓜山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
题元丹丘山居
寄从弟宣州长史昭
东海有勇妇(代关中有贤女)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
送李青归南叶阳川
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
赠韦秘书子春二首
过崔八丈水亭
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
白鹭鹚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君子有所思行
郢门秋怀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送舍弟
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寄崔侍御二首
赠薛校书
长干行诗句
感此伤妾心
郎骑竹马来
直至长风沙
愿同尘与灰
一一生绿苔
十五始展眉
落叶秋风早
猿声天上哀
苔深不能扫
早晚下三巴
十四为君妇
门前迟行迹
双飞西园草
妾发初复额
常存抱柱信
岂上望夫台
绕床弄青梅
十六君远行
千唤不一回
同居长干里
五月不可触
八月蝴蝶黄
折花门前剧
瞿塘滟滪堆
坐愁红颜老
两小无嫌猜
低头向暗壁
羞颜未尝开
相迎不道远
预将书报家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