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诗歌 >
唐诗
> 行路难三首
上一卷
下一卷
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炊砂作饭岂堪食。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行路难,行路难,何处是平道。中心无事当富贵,今日看君颜色好。君不见少年头上如云发,少壮如云老如雪。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吕梁之水挂飞流,鼋鼍蛟蜃不敢游。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行路难,行路难。昔少年,今已老。前朝竹帛事皆空,日暮牛羊占城草。君不见古人烧水银,变作北邙山上尘。藕丝挂在虚空中,欲落不落愁杀人。睢水英雄多血刃,建章宫阙成煨烬。淮王身死桂树折,徐福一去音书绝。行路难,行路难,生死皆由天。秦皇汉武遭不脱,汝独何人学神仙。
顾况
行路难三首
行路难三首原文
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炊砂作饭岂堪食。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行路难,行路难,何处是平道。中心无事当富贵,今日看君颜色好。君不见少年头上如云发,少壮如云老如雪。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吕梁之水挂飞流,鼋鼍蛟蜃不敢游。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行路难,行路难。昔少年,今已老。前朝竹帛事皆空,日暮牛羊占城草。君不见古人烧水银,变作北邙山上尘。藕丝挂在虚空中,欲落不落愁杀人。睢水英雄多血刃,建章宫阙成煨烬。淮王身死桂树折,徐福一去音书绝。行路难,行路难,生死皆由天。秦皇汉武遭不脱,汝独何人学神仙。
行路难三首注释
朝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蛆,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行路难三首译文
似花又不是花,似雾又不是雾,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行路难三首赏析
白居易既然号香山居士,所谓居士,是在家修菩提果,行菩萨道之人,古此词又不得不从白居易的身份考虑。 花非花:其实说的是自然界的真实状况,是对作者修行证悟的最好说明。也就是说花的长成,并不是因为人们给他们命名为花而长成。就像你的名字,并不可代表你这个人。而是人为的一种称呼。而这种行为在修道之中,被称为污染了人心。 雾非雾:同上。前一个雾如果指的是“雾”这个自然现象,那么显然不是“雾”这个大家所认为的汉字。 来如春梦几多时:所以下面这句正好点名了作者的心思。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更是作者在体悟到人生,明白了花非花,雾非雾这个道理之后,对自己的“之前”,以及对仍未明白的人的一种感慨。 去似朝云无觅处:同上。人来人往,人生苦短,命运多舛。你的今天是手足俱全的人,死了之后,就是一堆骨灰。这就是作者体悟到的世事无常。一切色相皆是空的感悟啊。一颗真心,谁能解?来如春梦兮去似朝云。
顾况
简介
简介暂无
顾况
的其它诗歌
题卢道士房
山居即事
送从兄使新罗
乐府
寄江南鹤林寺石冰上人
闲居怀旧
湖南客中春望
宿湖边山寺
忆山中
送大理张卿(一题作送张卫尉)
义川公主挽词
晋公魏国夫人柳氏挽歌
相国晋公挽歌二首
酅公合祔挽歌
经徐侍郎墓作
囝
伤大理谢少卿
道该上人院石竹花歌
柳宜城鹊巢歌
送使君
曲龙山歌
送韦秀才赴举
酬扬州白塔寺永上人
上元夜忆长安
相和歌辞。短歌行六首
空梁落燕泥
别江南
白蘋洲送客
春鸟词送元秀才入京
奉酬茅山赠赐并简綦毋正字
酬唐起居前后见寄二首
送李道士(一本题下有归桃花崦四字)
题歙山栖霞寺
闲居自述
送友失意南归
南归
鄱阳大云寺一公房
句
经废寺(前半首一本作五言绝句)
步虚词(太清宫作)
山僧兰若
洛阳早春
悼稚
剡纸歌
宫词
朝上清歌
送郭秀才
庐山瀑布歌送李顾
早春思归有唱竹枝歌者坐中下泪
黄鹄楼歌送独孤助
赠远
洛阳行送洛阳韦七明府
桃花曲
险竿歌
寻僧二首
送行歌
竹枝曲
谅公洞庭孤橘歌
郑女弹筝歌
听子规(一本题上有摄山二字)
李湖州孺人弹筝歌
崦里桃花
刘禅奴弹琵琶歌(感相国韩公梦)
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
李供奉弹箜篌歌
从剡溪至赤城
宜城放琴客歌(柳浑封宜城县伯)
丘小府小鼓歌
送李秀才游嵩山
小孤山
梁司马画马歌
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过山农家
寄秘书包监
公子行
嵇山道芬上人画山水歌
囝
安仁港口望仙人城
范山人画山水歌
题琅邪上方
萧郸草书歌
宿昭应
瑶草春
送少微上人还鹿门
金珰玉珮歌
送李山人还玉溪
露青竹杖歌
王郎中妓席五咏。笙
同裴观察东湖望山歌
宫词五首
王郎中妓席五咏。筝
八月五日歌
王郎中妓席五咏。歌(一作王郎中席歌妓)
苔藓山歌
王郎中妓席五咏。舞
春草谣
王郎中妓席五咏。箜篌
悲歌六(一作攀龙引)
山中赠客
悲歌五
岁日作(一作岁日口号)
悲歌四
湖中(一作洞庭秋日)
悲歌三(以下三首,一本合为一首,题作《远思曲》)
赠僧二首
悲歌二(一作《悲歌》,一作《短歌行》)
赠韦清将军
悲歌一
子规
送别日晚歌
海鸥咏
行路难三首
奉和韩晋公晦日呈诸判官
送李侍御往吴兴(一作送李侍郎从宣城取洞庭路往吴兴)
梁广画花歌
夜中望仙观
长安道
寻桃花岭潘三姑台
龙宫操
送柳宜城葬
古离别
哭绚法师
酬柳相公
幽居弄
题明霞台
乌啼曲二首
听角思归
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
和知章诗
五两歌送张夏
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稽首作诗
华山西冈游赠隐玄叟
临海所居三首
哭从兄苌
望简寂观
赠别崔十三长官
赠朱放
苦雨(一本题下有思归桃花崦五字)
江村乱后
在滁苦雨归桃花崦伤亲友略尽
山中(一作朱放诗,题作山中听子规)
酬漳州张九使君
樱桃曲
酬房杭州
越中席上看弄老人
酬本部韦左司
听刘安唱歌
奉酬刘侍郎
送李秀才入京
酬信州刘侍郎兄
题叶道士山房
续茅山秀才吟
代佳人赠别
上湖至破山赠文周萧元植
望初月简于吏部
忆故园
和翰林吴舍人兄弟西斋
归山作
谢王郎中见赠琴鹤
梅湾
长安窦明府后亭
思归
寄上兵部韩侍郎奉呈李户部、卢刑部、杜三侍郎
宿山中僧
田家
从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齐相公
初秋莲塘归
弹琴谷
溪上
登楼
独游青龙寺
萧寺偃松
江上
严公钓台作
送李泌
弋阳溪中望仙人城
山中夜宿
塞上曲
寄淮上柳十三
从军行二首
春怀
洛阳陌二首
伤子
春雨不闻百舌
春游曲二首
忆鄱阳旧游
拟古三首(第一首一作长安古意)
哭李别驾
游子吟
题山顶寺
天宝题壁
弃妇词
临平湖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采蜡一章
山春洞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我行自东一章
石窦泉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陵霜之华一章
古仙坛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苏方一章
黄菊湾
白鹭汀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燕于巢一章
千松岭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十月之郊一章
焙茶坞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持斧一章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筑城二章
欹松漪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左车二章
芙蓉榭
琴歌
薜荔庵
山径柳(以下十四首一作临平坞杂题)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上古一章
石上藤
听山鹧鸪
永嘉
青弋江
题灵山寺(战鸟)
宫词
题元阳观旧读书房赠李范
梦后吟
行路难三首诗句
汝独何人学神仙
秦皇汉武遭不脱
生死皆由天
行路难
行路难
徐福一去音书绝
淮王身死桂树折
建章宫阙成煨烬
睢水英雄多血刃
欲落不落愁杀人
藕丝挂在虚空中
变作北邙山上尘
君不见古人烧水银
日暮牛羊占城草
前朝竹帛事皆空
今已老
昔少年
行路难
行路难
独倚长剑凌清秋
少年恃险若平地
鼋鼍蛟蜃不敢游
吕梁之水挂飞流
能使清凉头不热
岂知灌顶有醍醐
少壮如云老如雪
君不见少年头上如云发
今日看君颜色好
中心无事当富贵
何处是平道
行路难
行路难
种禾终不生豆苗
凡物各自有根本
岁晏花凋树不凋
冬青树上挂凌霄
相识不如不相识
一生肝胆向人尽
炊砂作饭岂堪食
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