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言申戬谷释义


【愿言】貌。《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郑玄笺:“愿,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晋谢混《游西池诗》:“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宋华岳《早春即事》诗:“愿言相约花前醉,莫放春容过海棠。”清顾炎武《江上》诗:“愿言随飞龙,一上单于臺。”

【申】〔古文〕《唐韻》《集韻》失人切《韻會》《正韻》升人切,音身。十二支之一。《爾雅·釋天》太歲在申,曰涒灘。《釋名》申,身也。物皆成,其身體各申束之,使備成也。《史記·律書》七月也。律中夷則,其於十二子爲申。申者,言隂用事,申賊萬物。又重也。《易·卦》重以申命。《書·堯典》申命義叔。《傳》申,重也。《後漢·朱暉傳》願將軍少察愚言,申納諸儒。又致也。《禮·郊特牲》大夫執圭,而使所以申信也。又舒也。《武王弓銘》屈申之義,廢興之行,無忘自過。《班彪·北征賦》行止屈申,與時息兮。又欠伸也。《莊子·刻意篇》熊經鳥申。又

【戬谷】福禄。《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俾尔戩穀。”毛传:“戩,福;穀,禄。”一说,犹尽善。朱熹集传:“闻人氏曰:戩,与翦同,尽也;穀,善也。”后用为吉祥之语。晋陆云《张二侯颂》:“神之听之,俾我戩穀。”宋秦观《代回吕吏部启》:“宜戩穀之駢臻,顾颂言而何既。”清曾国藩《唐镜海先生七十生日同人寄怀诗序》:“五月七日,实初度之辰,六安吴君廷栋始为寄怀诗,略寓诗人戩穀俾臧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