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竦聆释义


【四海】1.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一。《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孔传:“距,至也。决九州名川通之至海。”《孟子·告子下》:“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淮南子·俶真训》:“神经於驪山、太行而不能难,入於四海、九江而不能濡。”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所谓抱萤烛於环堵之内者,不见天光之焜烂;侣鮋鰕於跡水之中者,不识四海之浩汗。”2.犹言天下,全国各处。《书·大禹谟》:“文命敷於四海,祗承于帝。”《史记·高祖本纪》:“大王起

【竦】〔古文〕《廣韻》息拱切《集韻》《韻會》荀勇切《正韻》息勇切,音悚。《說文》敬也,自申束也。《前漢·東方朔傳》寡人將竦意而覽焉。又懼也。《詩·商頌》不戁不竦。《註》懼也。又上也。《楚語》竦善抑惡。又《集韻》竦,動也。又《釋名》竦,從也。體皮皆從引也。又鳥名。《山海經》灌題之山有鳥焉,見人則躍,名曰竦斯,其鳴自呼。又與聳同。《揚雄·長楊賦》整輿竦戎。《註》方言曰:西漢之閒相觀曰聳,竦與聳古字通。

【聆】《唐韻》《韻會》郞丁切《正韻》離呈切,音靈。《說文》聽也。《倉頡篇》耳聽曰聆。《廣韻》以耳取聲。《前漢·敘傳》妣聆呱而刻石兮。又《博雅》聆,從也。又《淮南子·齊俗訓》所居聆聆。《註》聆聆,意曉解也。又借作齡。《禮·文王世子》夢帝與我九齡。《釋文》本或作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