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自晶明释义


【山顶】最高处。《尔雅·释山》:“山顶,冢。”郭璞注:“山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其山复涧重岭,敧叠若城,山顶泉流,瀑布悬泻。”唐刘商《金井歌》:“瑞雪不散抱层岭,阳谷霞光射山顶。”周立波《山那面人家》:“翻过山顶,望见新郎的家了。”典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晶明】明亮耀眼。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京洛间有一种花,香气似梅花,亦五出而不能晶明,类女功捻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俄睹宫殿,玳瑁为梁,魴鳞作瓦;四壁晶明,鑑影炫目。”茅盾《红叶》:“到了山顶俯视,这浅涧便像银带子一般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