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学楞伽释义


【林】《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沈切,音臨。《說文》平土有叢木曰林。徐曰:叢木,故从二木。平土,故二木齊。《詩·小雅》依彼平林。又野外謂之林。《詩·周南》施于中林。又山木曰林。《穀梁傳·僖十四年》林屬于山爲麓。又《周禮·地官·林衡註》竹木曰林,水衡曰衡。又《爾雅·釋詁》林,君也。又盛貌。《詩·小雅》有壬有林。又林鐘,律名。《禮·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鐘。《周禮》作函鐘。又羽林,星名。應劭曰:天有羽林,大將軍之星也。林喩若林木,羽翼,鷙擊之意,故以名武官。《前漢·宣帝紀》取從軍死事者之子,養爲羽

【下学】1.谓学习人情事理的基本常识。《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下达。”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下学人事,上知天命。”宋陈亮《经书发题·论语》:“《论语》一书,无非下学之事也。”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一:“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説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清黄宗羲《复秦灯岩书》:“弟究心有年,颇觉其同处在下学,异处在上达。”2.最差的学习。《文子·道德》:“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3.向地位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战国策·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媿下学。”

【楞伽】亦作“楞迦”。1.山名。梵文音译。在古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境。相传佛在此山说经。宋王安石《化城阁》诗:“楞伽海中山,杳出霄汉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若非圆寂光中客,定是楞迦峰顶人。”2.指《楞伽经》。梵名。有四种汉文译本,今存三种。此经提出五法、三性、八识等大乘教义,后人在诗文中常有征引。唐韦应物《寄恒璨》诗:“今日郡斋閒,思问《楞伽》字。”明高启《楞伽寺》诗:“《楞伽》义未晓,尘累方自耻。”清姚鼐《法源寺》诗:“欲偕投紱老,终日问《楞迦》。”章炳麟《大乘佛教缘起考》:“法相名为《瑜伽师地》,虽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