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溢凫鹥释义


【江】《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又《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

【海溢】即海啸。宋方勺《泊宅编》卷中:“政和丙申岁,杭州汤村海溢,坏居民田庐凡数十里。”《明史·太祖纪三》:“癸巳,崇明、海门风雨海溢。遣官振之,发民二十五万筑隄。”明范濓《云间据目抄·记祥异》:“五月三十日,漕涇海溢,俗谓海啸。边民飘决者千餘家。”参见“海啸”。

【凫鹥】凫和鸥。泛指水鸟。《诗·大雅·凫鹥》:“鳧鷖在涇,公尸来燕来寧。”毛传:“鳧,水鸟也。鷖;鳧属。太平则万物众多。”孔颖达疏:“在涇得所也。鷖,鸥也。”唐韩愈《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明庭集孔鸞,曷取於鳧鷖。”明高启《孤雁》诗:“不共鳧鷖宿,兼葭夜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