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注释


【不断头】连续不断。《金瓶梅词话》第八九回:“出了城门,只见那郊原野旷,景物芳菲,花红柳緑,仕女游人不断头的走的。”臧克家《六机匠》诗:“把长长的年月,不断头的酸辛,一缕一缕地织入了布纹。”
【昏惨惨】形容昏暗。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灯儿一点甫能吹灭,雨儿歇,闪出昏惨惨的半窗月。”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你看那昏惨惨征尘遮的遍地黑,焰腾腾燎火烧的半天红。”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静萧萧枯藤老树,昏惨惨远岫残霞。”《红楼梦》第五回:“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亦省作“昏惨”。《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此时月色蒙朧,天光昏惨。”清姚燮《谁家七岁儿》诗:“乱木鬱昏惨,斜日风头抢。”
【威凛凛】风凛凛。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则见他威凛凛一表身材大,明晃晃一把钢刀揢。”清李渔《风筝误·习战》:“蠢生生,如犀增跳踉;威凛凛,如虎增肥胖。”《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只见他芙蓉面上,掛一层威凛凛的严霜,杨柳腰间,带一团冷森森的杀气,雄纠纠,气昂昂的。”靳以《下场》:“他看见上了装的杨老板从楼上下来,那威凛凛的扮相,真是少有的。”汉
【急飐飐】貌。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昏惨惨晚霞收,冷颼颼江风起,急颭颭帆招惹。”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他可以忒不合,他可以忒放泼,恰便似一个飞蛾儿急颭颭来投火。”
【小兄弟】1.称后进年轻者。《水浒传》第八十回:“﹝卢俊义﹞指着燕青道:‘我这小兄弟,也会相扑,三番上岱岳争交,天下无对。’”茅盾《追求》八:“以前我们在学生时代,总以为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小兄弟一定比我们快活,然而今天的他们一定又在羡慕我们的时代是比较自由了。”2.指小集团中年纪较轻、地位较低者。
【也么哥】亦作“也波哥”。亦作“也末哥”。元明戏曲中常用的衬词。无义。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是必休误了也么哥!休误了也么哥!”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今日个琼英为父题诗孝,端的可便感天地也波哥。”元张可久《汉东山》曲:“中流扣舷歌,快活也末哥。”明王九思《端正好·春游》套曲:“兀的不喜杀人也么哥!”清洪昇《长生殿·闻铃》:“兀的不惨杀人也么哥,兀的不苦杀人也么哥!”鲁迅《伪自由书·从讽刺到幽默》:“也还是没有效,这怎不气死人也么哥呢!”
【也么哥】亦作“也波哥”。亦作“也末哥”。元明戏曲中常用的衬词。无义。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是必休误了也么哥!休误了也么哥!”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今日个琼英为父题诗孝,端的可便感天地也波哥。”元张可久《汉东山》曲:“中流扣舷歌,快活也末哥。”明王九思《端正好·春游》套曲:“兀的不喜杀人也么哥!”清洪昇《长生殿·闻铃》:“兀的不惨杀人也么哥,兀的不苦杀人也么哥!”鲁迅《伪自由书·从讽刺到幽默》:“也还是没有效,这怎不气死人也么哥呢!”
【碧粼粼】鳞鳞”。形容碧波荡漾。元关汉卿《双赴梦》第四折:“碧粼粼緑水波纹皱,疎剌剌玉殿香风透。”明袁宏道《德山简刘宪使》诗:“云潭秋水碧鳞鳞,好向桃源去问津。”
【三寸气】气。借指生命。唐吕岩《七言》诗:“解接往年三寸气,还将运动一周天。”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元张国宝《罗李郎》第一折:“一朝身死无人救,三寸气在千般有。”
【耍孩儿】曲调名。五十四字,平仄通协。明人选辑《玉谷调簧》中收二十馀首。2.地方戏曲剧种名。也叫咳咳腔、嗨嗨调。流行于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一带。
【小兄弟】1.称后进年轻者。《水浒传》第八十回:“﹝卢俊义﹞指着燕青道:‘我这小兄弟,也会相扑,三番上岱岳争交,天下无对。’”茅盾《追求》八:“以前我们在学生时代,总以为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小兄弟一定比我们快活,然而今天的他们一定又在羡慕我们的时代是比较自由了。”2.指小集团中年纪较轻、地位较低者。
【鼎足三分】如鼎之三足,各据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势。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想汉家天下,鼎足三分。”元阿鲁威《蟾宫曲·山鬼》曲:“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三国演义》第一二○回:“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亦作“鼎分三足”。《水浒传》第二十回:“今番克敌制胜,谁人及得先生良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却。”参见“鼎足而立”。
【斗鹌鹑】亦作“鬭鵪鶉”。一种博戏。相传始于唐代,玄宗时西凉人进献鹌鹑,能随金鼓节奏争斗,宫中养以为戏。后即流行民间。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一》:“江北有鬭鵪鶉,其鸟小而驯,出入怀袖,视鬭鸡又似近雅。”清葛元煦《沪游杂记》十一:“沪人霜降后喜鬭鵪鶉,畜养者以绣囊悬胸前,美其名曰冬兴将军……鬭时,贴标头分筹马,每鬭一次谓之一圈。”
【面没罗】亦作“面磨罗”。亦作“面波罗”。亦作“面魔罗”。谓发呆,发痴,面部没有表情。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酒来后,满盏家没命饮,面磨罗地甚情绪。”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諕的喒面没罗,口搭合,谁似你这一片横心恶胆天来大。”元李爱山《集贤宾·春日伤别》套曲:“嘴古都釵头玉燕,面波罗镜里青鸞,画不尽春山宛转。”明无名氏《雷泽遇仙》第四折:“撇的我嘴孤独,面魔罗,呆答孩,死没腾,危楼独倚频频望。”漢
【石榴花】树所开的花。元张昱《题鹦鹉士女图》诗:“只有旧时鸚鵡见,春衫曾似石榴花。”2.即石榴酒。唐李商隐《寄恼韩同年》诗之二:“我为伤春心自醉,不劳君劝石榴花。”参见“石榴酒”。3.曲牌名。南北曲都属中吕宫。北曲较常用,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七、五、七、四、四、七、七、七、五(九句)。
【笑呵呵】笑哈哈。前蜀韦庄《天仙子》词:“惊睡觉,笑呵呵,长道人生能几何。”元柯丹丘《荆钗记·合卺》:“羞闻织女笑呵呵,今夜断然饶不过。”碧野《在葱岭下》:“我们刚刚拍掉昨夜身上的尘土,就忽然看见老人笑呵呵地穿过园林跑来了。”汉
【迎仙客】1.唐大曲名。唐崔令钦《教坊记》:“曲名:……《迎仙客》。”2.词牌名。调见宋史浩词。3.曲牌名。属中吕宫。见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明汤显祖《邯郸记·度世》。
【红绣鞋】的红色绣花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着红绣鞋儿占鬼卦。”2.旧时的一种酷刑。铸铁为鞋,烧红,使人穿之,用以逼供。清俞樾《茶香室三钞·红绣鞋》:“按今小説,有所谓红绣鞋者,铸铁为鞋,烧红,使人著之。”《天雨花》第二一回:“一样叫做红绣鞋,是用生铁打成一双鞋子,向火内烧的通红,使其人赤足穿了,便牵使步行,连著三双,两足化为灰烬。”
【醉春风】名。又名《怨东风》。参阅《词谱》十四。2.曲牌名。调见《太平乐府》。参阅明朱权《太和正音谱·乐府》。
【擂鼓鸣锣】作战布阵的声势。《秦併六国平话》卷中:“两边擂鼓鸣锣,各人布阵。”典
【粉蝶儿】1.词牌名。双调,七十二字,仄韵。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属中吕宫,但北曲中较为常见。南曲例见明高明《琵琶记》第二十六出,北曲例见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纸半张】。比喻微不足道。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量着穷秀才人情则是纸半张。”元汪元亨《朝天子·归隐》曲:“荣华梦一场,功名纸半张。”
【不能勾】彀”。
【误打误撞】先未经周密考虑。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二折:“﹝牧羊关﹞板筑的商傅説,钓鱼儿姜吕望,这两个梦善感动歷代君王,这梦先应先知,臣则是误打误撞。”《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姑娘看了半日,心里暗暗的説道:‘我给张家妹妹误打误撞説成了这等的一个人家,这样的一双公婆,也算对得住他了!’”汉
【常则是】经常是,总是。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常则是醉醺醺,高谈阔论。”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常则是公心教训诚心劝,教的他为人谨慎於人善。”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常则是威风抖擞,断不把鋭气消磨。”
【心劳意攘】乱。元刘庭信《端正好·金钱问卜》套曲:“一见了神魂飘荡,不由我心劳意攘。”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二折:“眼睁睁的要杀坏,空教我心劳意攘怎支划?”明罗贯中《风云会》第三折:“忧的是百姓苦,向御榻心劳意攘。”
【每日家】同“每日价”。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一折:“每日家作念煞关云长、张翼德,委得俺宣限急。”明陈所闻《新水令·寿齐王孙慕亭》套曲:“每日家车马过喧闐,弦管任留连。”《红楼梦》第八回:“寳釵笑道:‘寳玉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
【常则是】经常是,总是。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常则是醉醺醺,高谈阔论。”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常则是公心教训诚心劝,教的他为人谨慎於人善。”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常则是威风抖擞,断不把鋭气消磨。”
【贺新郎】1.词牌名。宋苏轼填此调有“乳燕飞华屋”句,故又名《乳燕飞》;又有“晚凉新浴”句,故又名《贺新凉》;又有“风敲竹”句,故又名《风敲竹》。宋叶梦得词有“唱金缕”句,因又名《金缕歌》、《金缕曲》、《金缕词》。宋张辑词有“把貂裘换酒长安市”句,故又名《貂裘换酒》。调始自苏轼,但因后段“花前对酒”句少一字,且格调未谐,故《词谱》以叶梦得词为正体。双调,一百六十字,前后段各十句,六仄韵。另有一百十五字、一百十七字诸体。参阅《词谱》卷三六。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属南吕宫。北曲字数与词牌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前半阕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扬子江】仪徵、扬州一带,古称“扬子江”,也写作“杨子江”。因扬子津而得名。近代外国人常通称长江为扬子江。参见“杨子津”。
【行思坐想】。宋朱熹《存养》:“如曰:如何是佛云云,胡乱掉一语,教人只管去思量,又不是道理,又别无可思量。心只管在这上行思坐想,久后忽然有悟。”亦作“行思坐筹”。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生行思坐筹,无以为计。”
【白虹贯日】长虹穿日而过。一种罕见的日晕天象。古人认为人间有非常之事发生,就会出现这种天象变化。《战国策·魏策四》:“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荆軻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裴駰集解引应劭曰:“精诚感天,白虹为之贯日也。”唐沉彬《结客少年场行》:“重义轻生一剑知,白虹贯日报讎归。”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宣和岁壬寅,北伐事兴。夏五月,出师,是日白虹贯日,童贯行而牙旗折……识者咸知其不祥。”郭沫若《红花冈》诗:“星火燎原天歷改,白虹贯日庆云翔。”2.比喻眼睛多白。《南齐书·褚渊传》:“轻薄子颇以名节讥之,以渊眼多白精,谓之‘白虹贯日’,言为宋氏亡徵也。”
【醉中天】见明朱权《太和正音谱·乐府》。
【落便宜】吃亏。元刘庭信《寨儿令·戒嫖荡》曲:“爱钱娘不问高低,有情人岂辨虚实。将棠梨作醋梨,认王魁作冯魁,得便宜翻做落便宜!”元关汉卿《西蜀梦》第一折:“今日被歹人将你算,畅则为你大胆上落便宜。”《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用巧计时伤巧计,爱便宜处落便宜。”漢
【单刀会】1.民间纪念关羽的庙会。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关圣庙》:“岁之五月十三日为单刀会。是日多雨,谓天赐磨刀水云。”2.指关羽单刀赴会事。东汉末,刘备与孙权争荆州三郡。孙权派遣鲁肃往益阳与关羽相拒。鲁肃邀关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与会。事见《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元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杂剧、《三国演义》第六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均以此为题材。
【龙虎风云】·乾》:“云从龙,风从虎。”后以“龙虎风云”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唐刘震《唐故朗州武陵主簿桑公墓志铭》:“积德餘庆,福垂后昆,高门是封,龙虎风云。”2.指君臣遇合。宋王禹偁《省试三杰佐汉孰优论》:“汉亏一杰,则无霸王之业,岂非天之道啟圣哲,救黎元,灭乱秦,殄强楚,而兴大汉哉!不然,何龙虎风云会合之若是邪?”元马致远《粉蝶儿》套曲:“善教他,归厚德,太平时龙虎风云会。”
【醉扶归】名。南、北曲仙吕宫过曲。南曲全曲六句,四十一字,六韵。北曲全曲六句,三十五字,六韵。
【无明夜】见“无明无夜”。
【油葫芦】1.亦作“油壶卢”。昆虫名。形状像蟋蟀而较大,黑褐色,有油光,触角长,腹部肥大,有一对尾须,雌虫另有一个赤褐色的产卵管,雄虫的翅能互相摩擦发声。昼伏夜出,吃豆类、谷类、瓜类等。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胡家村》:“促织之别种三,肥大倍焉者,色泽如油,其声呦、呦、呦,曰油葫芦。”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蛐蛐儿聒聒儿油壶卢》:“蛐蛐儿之类又有油壶卢。当秋令时,一文可买十餘枚。至十月,则一枚可值数千文。盖其鸣时鏗鏘断续,声颤而长,冬夜听之,可悲可喜,真閒人之韵事也。”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四:“不知躲在何处的几头油葫芦也来伴奏。”2.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为北曲散套中常用的正曲之一。
【每日家】同“每日价”。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一折:“每日家作念煞关云长、张翼德,委得俺宣限急。”明陈所闻《新水令·寿齐王孙慕亭》套曲:“每日家车马过喧闐,弦管任留连。”《红楼梦》第八回:“寳釵笑道:‘寳玉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
【每日家】同“每日价”。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一折:“每日家作念煞关云长、张翼德,委得俺宣限急。”明陈所闻《新水令·寿齐王孙慕亭》套曲:“每日家车马过喧闐,弦管任留连。”《红楼梦》第八回:“寳釵笑道:‘寳玉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
【混江龙】1.曲牌名。属北仙吕宫。元王实甫《西厢记》、明汤显祖《牡丹亭》、清李渔《奈何天》等戏曲均有此曲牌。2.我国古代的一种水雷。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火器》:“混江龙:漆固皮囊裹炮沉于水底,岸上带索引机。囊中悬吊火石、火镰,索机一动,其中自发。敌舟行过,遇之则败。”3.刷荡沙泥的治河工具。木制,径一尺四寸,长五六尺,四面安铁叶如卷发,重凡三四百斤,沉入水底,以刷荡沙泥。《捻军史料丛刊·军情·同治七年七月十一日》:“淮扬外江各砲船陆续撤回,临清以上浅阻堪虞,混江龙费工无用,可作罢论。”
【点绛唇】絳脣”。1.词调名。南朝梁江淹《咏美人春游》:“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絳唇。”后词名取此。又名《点樱桃》。双调,有四十一字、四十二字、四十三字诸体。参阅《词谱》卷四。2.曲牌名。《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仙吕调隻曲》:“按《点絳脣》原出於词体,南调引内,用词之全闕,即《琵琶记》‘月淡星稀’可証。元人将词之前半闕通章叶韵,为北调体,即首闕通行之格也。第三闕,董解元《西厢》係北调,亦用南体,仅见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