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审物情释义


【弗】《唐韻》《集韻》《韻會》分勿切,音紱。《說文》撟也。《玉篇》不正也。《韻會》違也。又不也。《書·堯典》績用弗成。《春秋·僖二十六年》公追齊師至巂,弗及。《公羊傳註》弗者,不之深者也。又《韻會》不可也,不然也。《史記·孔子世家》弗乎弗乎。又去也。《詩·大雅》以弗無子。《傳》弗,去也。去無子,求有子。《箋》弗之爲言祓也。又滭弗,盛貌。《司馬相如·子虛賦》滭弗宓汨。漢典考證:〔《司馬相如·子虛賦》滭弗宓泊。〕 謹照原文泊改汨。 考證:〔《司馬相如·子虛賦》滭弗宓泊。〕 謹照原文泊改汨。

【审】〔古文〕宷《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荏切,音嬸。《說文》悉也。本作宷,从宀从釆。《徐鉉曰》宀,覆也。釆,別也。能包覆而深別之也。今从篆作審。《增韻》詳也,熟究也。《書·說命》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中庸》審問之。《禮·樂記》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又《禮·月令》審卦吉凶。《註》謂省錄也。又《莊子·徐無鬼》水之守土也審,影之守人也審,物之守物也審。《註》郭象曰:無意,則止於分,所以爲審。循本曰:言此理相守,未嘗相離,如水之守土,影之守人,物之守物,審定而不移也。又凡鞫

【物情】1.物理人情,世情。三国魏嵇康《释私论》:“情不繫於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唐孟浩然《上张吏部》诗:“物情多贵远,贤俊岂遥今?”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华亭王文恭公宽然长者,于物情多所未諳。”2.物的情状。唐刘威《游东湖黄处士园林》诗:“物情多与闲相称,所恨求安计不同。”清俞国贤《与史文兹饮月下》诗:“物情犹惜晚,吾鬢已成翁。”鲁迅《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即如《看图识字》这两本小书,就天文、地理、人事、物情,无所不有。”3.众情,民心。《后汉书·爰延传》:“事多放滥,物情生怨。”《北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