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节引娉婷释义


【赤节】赤色的符节。《汉书·刘屈氂传》:“初,汉节纯赤,以太子持赤节,故更为黄旄加上以相别。”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空中右白虎,赤节引娉婷。”2.草名。萆薢的别称。宋崔公度《感山赋》:“草则紫团之葠……牛膝、豹足、龙沙、虎须、赤节、紫蒨。”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萆薢》。

【引】〔古文〕《唐韻》余忍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忍切,音蚓。《說文》開弓也。《徐鉉曰》象引弓之形。《周禮·冬官考工記》維體防之,引之中參。又《廣雅》演也。《易·繫辭》引而伸之。又《爾雅·釋詁》長也。《釋訓》子子孫孫引無極也。《書·梓材》引養引恬。又相牽曰引。《禮·檀弓》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註》牽引進之,同于己子。《史記·秦始皇紀》諸生轉相告引。又《集韻》導也。《史記·韓長孺傳》奉引墮車,蹇。《註》爲天子導引而墮車,跛。又卻也。《禮·玉藻》侍坐,則必退席。不退,則必引而去君之黨。《註》引

【娉婷】1.姿态美好貌。汉辛延年《羽林郎》诗:“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唐柳宗元《韦道安》诗:“货财足非恡,二女皆娉婷。”宋辛弃疾《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词:“一川明月疎星,浣纱人影娉婷。”明梁辰鱼《浣纱记·迎施》:“真娇艳,果娉婷,一段风流画不成。”茅盾《追求》五:“两位都是颀长,肥臀,细腰,但陆女士似乎更多一点娉婷的姿态。”2.美人;佳人。唐乔知之《绿珠篇》:“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元白朴《梧桐雨》第一折:“则见展翅忙呼万岁声,惊的那娉婷将鑾驾迎。”清李渔《意中缘·借兵》:“专望你提精劲,救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