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高情不觉喧释义


【自是】自以为是。《老子》:“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吕氏春秋·察今》:“人以自是,反以相诽。”唐韩愈《伯夷颂》:“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清孙嘉淦《三习一弊疏》:“骄泰即自是之谓也。”2.自然是;原来是。唐杜甫《古柏行》:“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唐李商隐《咸阳》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宋陆游《读近人诗》诗:“琢琱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董必武《吊赵一曼烈士》诗:“自是中华好儿女,珠河血迹史千秋。”3.从此。《国语·周语上》:“自是荒服者不至。”《史记·儒林列传》:“自是之后

【高情】1.高隐超然物外之情。晋孙绰《游天台山赋》:“释域中之常恋,畅超然之高情。”唐方干《许员外新阳别业》诗:“莫恣高情求逸思,须防急詔用长材。”宋梅尧臣《过山阳水陆院智洪上人房》诗:“遗墨悲苏倩,高情想遁林。”朱东润校:“遁林,诸本皆作‘遁’。冒广生校作‘道’。”按,道林,支道林,晋时高僧。明李东阳《不寐》诗:“闭门索古义,著书见高情。着鞭让祖生,割席效管寧。从此毕餘生,垂休俟千龄。”2.高尚的情怀;高雅的情致。唐杨炯《为薛令祭刘少监文》:“良辰美景,必躬於乐事;茂林脩竹,每协於高情。”宋曾巩《东轩小饮呈坐中

【不觉】沉睡不醒。《战国策·魏策二》:“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百喻经·小儿得欢喜丸喻》:“有一乳母,抱儿涉路,行道疲极,睡眠不觉。”2.不反悟;不觉悟。《文选·张衡<东京赋>》:“流遁忘反,放心不觉。”薛综注:“流情放心,不自反寤。”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泥滞苟且,没而不觉。”3.没有发觉;没有感觉。《晋书·谢安传》:“既罢,还内,过户限,心甚喜,不觉屐齿之折。”唐韩愈《贺太阳不亏状》:“虽有阴云,转更明朗,比於常日,不觉有殊。”明刘基《晚至草平驿》诗:

【喧】《廣韻》况袁切《集韻》《韻會》許元切,音萱。《玉篇》大語也。《集韻》與吅同。或作讙。又與咺同。《漢武帝·悼李夫人賦》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註》師古曰:朝鮮之閒,謂小兒泣不止,名爲喧,音許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