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诗歌 >
唐诗
> 自洛之越
上一卷
下一卷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孟浩然
自洛之越
自洛之越原文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自洛之越注释
【杯中物】。晋陶潜《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唐韩翃《送齐明府赴东阳》诗:“风流好爱杯中物,豪荡仍欺陌上郎。”宋辛弃疾《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被召》词:“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你不肯冷落了杯中物,我怎肯生疎了絃上手。”亦作“杯中之物”。《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蔡武﹞平昔别无所好,偏爱的是杯中之物,若一见了酒,连性命也不相顾。”
自洛之越赏析
孟浩然诗鉴赏 孟浩然四十岁到长安应举不第,大约在开元十六年( 729 )到东都洛阳游览。在洛阳滞留了半年多,次年秋,从洛阳动身漫游吴越(今江苏浙江一带)。这首诗就作于诗人从洛阳往游吴越前夕,故诗题作“自洛之越”。 诗头两句回顾自己的过去。遑遑,忙碌的样子。 出自《列子》“遑遑尔竞一时之虚荣”。诗人此时四十一岁, 自发蒙读书算起,举成数为三十载。《史记》载:项羽年轻的时候,“ 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诗中用以自况,说自己三十多年辛辛苦苦地读书,结果一事无成。其实是愤激之语。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两句前后倒装,每句句中又倒装。本来是因为“厌洛京风尘”,所以“寻吴越山水”。一倒装,诗句顿时劲健,符合格律,富于表现力。洛京,洛阳长安。一个“厌”字,形象地表现出诗人旅居长安洛阳的恶劣心绪。诗人在长安是求仕,从他在洛阳与公卿的交往看,仍在继续谋求出仕。但是,半年多的奔走毫无结果,以致诗人终于厌烦,想到吴越寻山问水,洗除胸中的郁闷。 “扁舟泛湖海”是“山水寻吴越”路线的具体化。 诗人游吴越的路线是,乘船从洛阳出发,经汴河而入运河,经运河达于杭州(越中)。诗人计划要游太湖,泛海游永嘉(今浙江温州),因此湖海并非泛泛之辞。 公卿,指达官显贵。古代百姓见公卿要行叩拜的大礼,而诗人告别他们却用平辈交往的礼节—— 长揖,作个大揖,表现出诗人平交王侯的气概。诗人一生为人傲岸,“长揖谢公卿”表现的也正是这种傲岸。诗人并不因为求仕失意,就向公卿摇尾乞怜,因此李白说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 “且乐杯中物”,借用陶渊明《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末尾两句暗用张翰的话:“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晋书文苑张翰传》)大意说:“ 我且喝酒乐我的,管他什么名不名。 这也是愤激之辞。诗人素有强烈的功名心,希望象鸿鹄那样搏击长空,一展宏图。但是,怀才不遇,不被赏识,报国无门,只好去游山玩水。 这首诗既写了自洛赴越之事,又抒发了诗人的失意愤懑之情,同时刻划了一个落拓不羁,傲岸不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首诗词旨深厚,感情表达恰如其分。诗人原本满腹牢骚,但表达时处处自怨自艾,而流落不偶的遭际却不言自明。 诗在选材和布局上独具匠心。中间两联扣题,实写自洛赴越,把洛阳与吴越联系起来,具体而开阔。 中间两联意思连接很紧,首尾跳跃很大。首联总结自己勤勉失意的一生,尾联表明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两联从虚处着笔,气象悠远阔大。
孟浩然
简介
简介暂无
孟浩然
的其它诗歌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一作王迥十九)
登万岁楼
闻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户除豫州司户,因以投寄
岁除夜有怀(一题作除夜)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寺,以诗寄之
登安阳城楼
经七里滩
题梧州陈司马山斋(一作宋之问诗)
岁暮海上作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伤岘山云表观主
秋宵月下有怀
南归阻雪
闺情
同张明府清镜叹
美人分香
庭橘
春意(一题作春怨)
早梅
寒夜
清明即事
赋得盈盈楼上女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高阳池送朱二
渡浙江问舟中人
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登鹿门山
送杜十四之江南
游明禅师西山兰若
宿建德江
九日得新字
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
春 晓
与黄侍御北津泛舟
洗然弟竹亭
渡扬子江
山中逢道士云公
越中逢天台太乙子
家园卧疾,毕太祝曜见寻
宿武阳即事(一作宿武阳川)
白云先生王迥见访
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一题作永嘉浦逢张子容客卿)
田园作
采樵作
赴京途中遇雪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早发渔浦潭
途次望乡
江上别流人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宴包二融宅
岁暮归南山
晓入南山
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
舟中晓望
秋登万山寄张五
襄阳公宅饮
过故人庄
寻香山湛上人
题义公禅房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
晚泊浔阳望庐山
夜泊牛渚,趁薛八船不及
宿天台桐柏观
与诸子登岘首
岘潭作
留别王维
夕次蔡阳馆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早寒有怀
初春汉中漾舟
他乡七夕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
归至郢中
还山贻湛法师
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
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
途中遇晴
送吴悦游韶阳
溯江至武昌
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申屠少府
书怀贻京邑同好
万山潭作
南山下与老圃期种瓜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
张七及辛大见寻南亭醉作(一作张七及辛大见访)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大堤行寄万七
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
入峡寄弟
李氏园林卧疾
晚春卧病寄张八
寻张五回夜园作
裴司士、员司户见寻(一题作裴司士见访)
题张野人园庐
李少府与杨九再来
从张丞相游南纪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
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或作过潜上人旧房、悼正弘禅师)
题融公兰若(一作题容山主兰若)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晚春题远上人南亭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寻梅道士(一作寻梅道士张山人)
宿立公房
春中喜王九相寻 / 晚春
寻陈逸人故居
游精思,题观主山房
送陈七赴西军
秋登张明府海亭
姚开府山池
送朱大入秦
过融上人兰若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一作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九日龙沙作,寄刘大昚虚
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与白明府游江
句
游凤林寺西岭
秋日陪李侍御渡松滋江
陪独孤使君同与萧员外证登万山亭
临涣裴明府席遇张十一、房六
梅道士水亭
游景空寺兰若
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一作陪柏台友访聪上人)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与张折冲游耆闍寺
武陵泛舟
初秋
陪张丞相登嵩阳楼
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一题作越中送人归秦中)
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
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戏题(一作戏赠主人)
寻天台山
宴张别驾新斋
问舟子
初下浙江舟中口号
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园即事,得秋字(一作卢象诗)
宴荣二山池(一题作宴荣山人池亭)
扬子津望京口
同储十二洛阳道中作
夏日与崔二十一同集卫明府宅(一作宴卫明府宅遇北使)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寒夜张明府宅宴
檀溪寻故人(一题作檀溪寻古)
崔明府宅夜观妓
张郎中梅园中
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
北涧泛舟
送洗然弟进士举
广陵别薛八(一题作送友东归)
送友人之京
送张郎中迁京
游江西留别富阳裴、刘二少府
永嘉别张子容
同张将蓟门观灯
东京留别诸公(一题作京还别新丰诸友)
登岘山亭,寄晋陵张少府
送袁太祝尉豫章
都下送辛大之鄂
赠王九
送席大
初年乐城馆中卧疾怀归作
送贾升主簿之荆府
醉后赠马四
送王大校书
下赣石
送卢少府使入秦
行出东山望汉川(一题作行至汉川作)
送袁十岭南寻弟
夜泊宣城界(一题作旅行欲泊宣州界)
送崔遏
题长安主人壁
送王五昆季省觐
西山寻辛谔
重酬李少府见赠
来闍黎新亭作
九日怀襄阳
齿坐呈山南诸隐
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
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
人日登南阳驿门亭子,怀汉川诸友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
闲园怀苏子
同卢明府饯张郎中除义王府司马,海园作
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
送张子容进士赴举
同王九题就师山房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同独孤使君东斋作
送张祥之房陵
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送吴宣从事(一作送苏六从军)
夜登孔伯昭南楼,时沈太清、朱升在座
送桓子之郢成礼
陪卢明府泛舟回作
早春润州送从弟还乡
登总持寺浮图
岘山饯房琯、崔宗之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送谢录事之越
登龙兴寺阁
洛中送奚三还扬州
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
送告八从军
送元公之鄂渚,寻观主张骖鸾
宴崔明府宅夜观妓
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探得阶字)
涧南即事,贻皎上人
宴张记室宅
寄天台道士
送王昌龄之岭南
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
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一题作岘山亭送朱大)
南还舟中寄袁太祝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夜归鹿门歌
岘山送萧员外之荆州
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
彭蠡湖中望庐山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夏日南亭怀辛大
行至汝坟寄卢征君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夜渡湘水
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久滞越中,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
送王七尉松滋,得阳台云
耶溪泛舟
送朱大入秦
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韩公父常为襄州使)
长乐宫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同张明府碧溪赠答
示孟郊
凉州词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和张丞相春朝对雪
赠萧少府
和张明府登鹿门作
和宋太史北楼新亭
和张二自穰县还途中遇雪
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
晚泊浔阳望庐山
和张判官登万山亭,因赠洪府都督韩公
自洛之越
赠道士参寥
听郑五愔弹琴
田家元日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
登望楚山最高顶
京还赠张(一作王)维
陪张丞相祠紫盖山,途经玉泉寺
陪张丞相登荆城楼,因寄蓟州张使君及浪泊戍主刘家
题李十四庄,兼赠綦毋校书
荆门上张丞相
寄赵正字
长安早春(一作张子容诗)
洞庭湖寄阎九
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除夜有怀
自洛之越诗句
谁论世上名
遑遑三十载
长揖谢公卿
山水寻吴越
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
且乐杯中物
书剑两无成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