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悬神武冠释义


【自高】1.自然高大。《庄子·田子方》:“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脩焉。”唐魏徵《论治疏》:“又天居自高,龙鳞难犯,在於造次,不敢尽言。”2.自傲;抬高自己。《后汉书·袁绍传》:“性矜愎自高,短於从善,故至於败。”宋陈亮《甲辰秋答朱元晦书》:“后生小子遂以某为假伯恭以自高,痴人面前真是不得説梦。”《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殷家女子倒百般好,只有些儿毛病,专一恃贵自高,不把公婆看在眼里。”3.犹自重;自珍。《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是时朝庭日乱,纲纪穨阤,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唐李景亮《李章武传

【悬】《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音泫。本作縣。《說文》繫也。或从心。《孟子》猶解倒懸。又叶熒絹切,音院。《張衡·西京賦》後宮不移,樂不徙懸。門衞供帳,官以物辯。

【神武】1.原谓以吉凶祸福威服天下而不用刑杀。《易·繫辞上》:“古之聪明叡知,神武而不杀者夫。”孔颖达疏:“夫《易》道深远,以吉凶祸福威服万物,故古之聪明叡知神武之君,谓伏牺等用此《易》道能威服天下,而不用刑杀而畏服之也。”后沿用为英明威武之意,多用以称颂帝王将相。《汉书·叙传下》:“皇矣汉祖,纂尧之绪,实天生德,聪明神武。”《宋书·武帝纪上》:“若刘公自率众至豫章,遣鋭师过岭,虽復将军神武,恐必不能当也。”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清姚鼐《雄县咏周世宗》:“五朝庶见真神武,再世

【冠】《唐韻》《集韻》《韻會》古丸切《正韻》沽歡切,音官。《說文》絭也,所以絭髮。从冖,元。冠有法制,故从寸。《徐曰》取其在首,故从元。古亦謂冠爲元服。《白虎通》冠者,卷也。卷持其髮也。《釋名》冠,貫也,所以貫韜髮也。《後漢·輿服志》上古穴居野處,衣毛冒皮。後世聖人見鳥獸有冠角胡,遂制冠冕纓緌。又姓。《風俗通》古者鶡冠子之後。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官去聲。《禮·曲禮》二十曰弱冠。《冠儀》冠者,禮之始也。故聖王重冠。《白虎通》男子幼,娶必冠。《韻會》男子二十加冠曰冠。又爲衆之首曰冠。《前漢·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