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底粉妆明艳释义


【烛】《集韻》持中切,音蟲。旱灼也。本作爞。或省。通作蟲。 《字彙》俗作燭字。非。(燭)《唐韻》之欲切《集韻》《韻會》朱欲切,音囑。《說文》庭燎火燭也。《廣韻》燈燭。《禮·曲禮》燭至起。《周禮·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又《玉篇》照也。《前漢·武帝紀》日月所燭,莫不率。又《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註》道光照也。《梁書·文帝紀》太平玉燭,爾乃議之。又《楚辭·天問》日出不到燭龍何燿。又星名。《史記·天官書》燭星,狀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見則滅,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歸邪出,必有歸國者。漢元鳳四年

【粉】《廣韻》方吻切《集韻》《韻會》《正韻》府吻切,分上聲。《篇海》米粉。《釋名》分也。硏米使分散也。《周禮·天官》修籩之實,糗餌粉餈。《註》豆屑也。又《說文》傅面者也。《韻會》古傅面亦用米粉。又染之爲紅粉,後乃燒鉛爲粉。《博物志》燒鉛成胡粉。《釋名》胡粉,胡餬也,脂和以塗面也。又《正韻》設采潤色謂之粉澤。又煆石爲白灰,塗牆壁曰粉。《白居易詩》文昌新入有光輝,紫界金牆白粉闈。《註》尙書省皆以粉圖壁,畫古賢列士,曰畫省,亦曰粉省。又《事文類聚》海粉母如墨魚形,大三四寸,冬畜家中,春種海濵田內,色綠如荷包,海粉卽所

【妆】《廣韻》《集韻》側羊切《正韻》側霜切,音莊。《說文》飾也。《司馬相如·上林賦》靚妝刻飾。《後漢·梁冀傳》冀妻孫壽,美而善爲疾態,作愁眉啼妝。《天寶遺事》妃施粉于兩頰,號淚妝。識者以爲不祥。《通鑑》周天元帝禁天下婦女施粉黛,皆黃眉黑妝。 从女,牀省聲。俗作粧娤。

【明艳】同“明艳”。宋王安石《又代薛秀才》诗:“故将明艷凌霜雪,未怕青腰玉女嗔。”元刘祁《游西山记》:“秋叶古林色明艷,斜阳照灼,金紫满山。”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夫人生而明艷,嫺雅能诗。”鲜明美丽;美好艳丽。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峻节贯秋霜,明艳侔朝日。”唐薛调《无双传》:“﹝无双﹞姿质明艳,若神仙中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夫人生得明艳絶世,名动京师。”老舍《正红旗下》四:“她穿得很素静大方,只在俏美的缎子‘帽条儿’后面斜插着一朵明艳的红绢石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