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后丹方勿浪传释义


【肘后】带的。指医书或药方。唐杜甫《寄张十二山人》诗:“肘后符应验,囊中药未陈。”前蜀贯休《宿赤松山观题道人水阁兼寄郡守》诗:“珠殿香軿倚翠稜,寒栖吾道寄孙登,岂应肘后终无分,见説仙中亦有僧。”明唐顺之《题赠施心菊医士》诗:“肘后传方多已试,鼎中留药不嫌贫。”清方文《京口访邬沂公感旧》诗:“独怜肘后方书在,我欲从君隐市门。”参见“肘后方”。

【丹方】术。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又诸小饵丹方甚多,然作之有深浅,故力势不同。”南朝梁沉约《华山馆为国家营功德》诗:“丹方缄洞府,河清时一传。”唐司空图《五十》诗:“清秩偶叨非养望,丹方频试更堪疑。”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神仙有丹诀无丹方。丹方是烧炼金石之术也。”2.相传的验方。唐卢照邻《与洛阳名流朝士乞药直书》:“客有过而哀之者,青囊中出金花子丹方相遗之,服之病愈。”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安排下佯小心,粧大胆,丹方一味,他若是皱着双眉,我则索牙牀前告他一会。”巴金《寒夜》二五:“她拿回

【勿】《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文拂切,音物。《說文》勿,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雜帛幅半異,所以趣民,故遽稱勿勿。《集韻》或作。又通作物。《周禮·春官·司常》九旗雜帛爲物。又《玉篇》非也。《廣韻》無也。《增韻》毋也。《韻會》莫也。《通志》勿,州里之旗也。而爲勿不之勿,借同音,不借義。《論語》非禮勿視。《朱註》勿者,禁止之辭。又《韻會》愨愛貌。《禮·祭義》勿勿諸其欲其饗之也。《註》猶勉勉也。又《六書正譌》事物之物,本只此字,後人加牛以別之。又《顏氏家訓篇》書翰稱勿勿,不知所由。或妄言此匆匆之殘缺者。及

【浪传】;妄传。唐杜甫《得舍弟消息》诗之二:“浪传乌鹊喜,深负鶺鴒诗。”仇兆鳌注:“弟不能归,空传乌鹊之喜。”明蒋一葵《长安客话·畿辅杂记一·瑞屏山逆流河》:“海虞徐泽诗:‘……古今独乐(独乐河)谁人识,独乐佳名不浪传。’”清李瀅《望罗浮歌》:“李白平生最好奇,浪传失足堕苍耳。”2.随便传布;任意流传。唐杜甫《泛舟送魏十八仓曹还京》诗:“见酒须相忆,将诗莫浪传。”宋杨万里《为王监簿先生求近诗》:“新篇未许儿童诵,但得真传敢浪传。”3.无节制地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