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叔继幽沦释义


【仲叔】1.指兄弟中排行第二者。《书·吕刑》:“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皆听朕言,庶有格命。”2.泛指兄弟、弟弟。清陈确《祭祝子开美文》:“细书格言,精楷端淑,并师手札,汇藏一櫝,不遗诸子,不授仲叔。”3.犹伯仲。评论人的才能时,比喻不相上下。《三国志·蜀志·庞统法正传评》:“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儔儷邪?”4.复姓。春秋卫有仲叔于奚。见《左传·成公二年》。

【继】《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詣切,音計。《說文》續也。《玉篇》紹繼也。《易·繫辭》繼之者,善也。《中庸》善繼人之志。《孟子》爲可繼也。《五經文字》繼从,反爲。俗作継,非。又《集韻》吉棄切,音繫。縛也。《後漢·李固傳》羣下繼望。《註》劉攽曰:繼是繼續之義,不可施於此。蓋本是繫字,繫綴天下之望也。○按繼又音繫,訓縛,卽繫之義。劉欲改繼爲繫,非是。

【幽沦】1.沉沦;陷没。《三国志·吴志·张昭传》:“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復蒙引见,得奉帷幄。”南朝宋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坟塋幽沦,百年荒翳。”2.引申指死亡。唐白居易《哭诸故人寄元九》诗:“伟卿既长往,质夫亦幽沦。”3.隐蔽、幽暗之处。唐刘禹锡《送华阴尉张苕赴邕使幕》诗:“一旦逢良时,天光烛幽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