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诗歌 >
唐诗
> 中秋月二首·其二
上一卷
下一卷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李峤
中秋月二首·其二
中秋月二首·其二原文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中秋月二首·其二注释
1.圆魄:指中秋圆月。2.安知:哪里知道。
中秋月二首·其二译文
天上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中秋月二首·其二赏析
这首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风雨呢? 人人“皆言”的未见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发展的,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即便对人人“皆言”为是的,也要敢于怀疑,不断深入地探索。其二,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对局部、片面的现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探求。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李峤
简介
简介暂无
李峤
的其它诗歌
舞
珠
歌
笙
笛(一作宋之问诗)
钟(一作宋之问诗)
中秋月二首·其二
琵琶
筝
瑟
弓
琴
旗
戈
纸
砚
墨
剑
刀
箭
弹
弩
赋
书
经
史
楼
桥
池
海
江
河
城
门
市
屏
井
宅
烟
露
雾
雨
雪
山
石
原
野
田
道
云
星
日
月
竹
武三思挽歌
天官崔侍郎夫人吴氏挽歌
六月奉教作
八月奉教作
九月奉教作
十月奉教作
十一月奉教作
十二月奉教作
马武骑挽歌二首
四月奉教作
五月奉教作
二月奉教作
三月奉教作
九日应制得欢字
饯骆四二首
春日游苑喜雨应诏
又送别
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送李邕(一作送李安邑)
和杜侍御太清台宿直旦有怀
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
送崔主簿赴沧州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鹤
酬和杜五弟晴朝独坐见赠
同赋山居七夕
幸白鹿观应制
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一作宋之问诗)
游禁苑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
闰九月九日幸总持寺登浮图应制
奉和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甘露殿侍宴应制
奉和春日游苑喜雨应制
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中宗降诞日长宁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早发苦竹馆
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鹧鸪(一作韦应物诗)
云
拟古东飞伯劳西飞燕(一本题作东飞伯劳歌)
宝剑篇
汾阴行
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尔而作
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
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
秋山望月酬李骑曹
奉教追赴九成宫途中口号
风
风
中秋月二首
游苑遇雪应制
上清晖閤遇雪
石淙
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晚秋喜雨
刘侍读见和山邸十篇重申此赠
田假限疾不获还庄载想田园兼思亲友率成短韵…赠杜幽素
夏晚九成宫呈同僚
奉和杜员外扈从教阅
送骆奉礼从军
送光禄刘主簿之洛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总管张仁亶
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僚应制
皇帝上礼抚事述怀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倡妇行
饯薛大夫护边
和杜学士旅次淮口阻风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奉和幸大荐福寺应制(寺即中宗旧宅)
兔
人日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景龙三年二月十一日)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应制(景龙三年八月十三日)
奉和拜洛应制
羊
熊
鹿
梅
橘
凤
乌
鹊
雁
凫
莺
雉
燕
雀
龙
麟
象
马
牛
豹
李
梨
桐
桃
槐
柳
松
桂
萱
茅
荷
菱
瓜
菊
兰
酒
扇
烛
鉴
布
舟
车
席
帷
帘
被
罗
绫
银
钱
锦
玉
金
中秋月二首·其二诗句
圆魄上寒空
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
不有雨兼风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