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飞阁插云端释义


【中间】1.两者(人或地、时、物)之间;当中。《礼记·曲礼上》:“离立者不出中间。”郑玄注:“离,两也。”唐杜牧《献记启》:“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絶,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宋杨万里《彭少初字序》:“吾友安福彭仲庄,少同学且同志,中间合而离,离而合者三十年。”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一:“两边的人家有很高而阔的街檐,中间挟着一条仅备采光和泄水用的窄窄的街心。”2.介绍。《孔子家语·致思》:“由闻之,士不中间见,女嫁无媒,君子不以交,礼也。”王肃注:“中间谓绍介也。”3.里面。唐吕岩《七言诗》之三七

【飞阁】亦作“飞閤”。1.架空建筑的阁道。《三辅黄图·汉宫》:“帝於未央宫营造日广,以城中为小,乃於宫西跨城池作飞阁,通建章宫,构輦道以上下。”2.高阁。三国魏曹植《赠丁仪》诗:“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瑶光寺》:“高祖在城内作光极殿,因名金墉城门为光极门,又作重楼飞阁,遍城上下,从地望之,有如云也。”唐赵彦昭《人日侍宴大明宫应制》诗:“平楼半入南山雾,飞閤旁临东墅村。”

【插】《唐韻》楚洽切《集韻》《韻會》《正韻》測洽切,音鍤。《說文》刺肉也。《廣韻》刺入也。《前漢·高帝紀》羽檄徵天下兵。《註》魏武奏事云:今邊有警,輒露檄插羽。又《急就篇·師古註》插者,擔也。兩頭鑯銳,所以插刺禾束,而擔之也。《集韻》或作捷。又與鍤同。刺土器也。《戰國策》坐而織蕢,立則杖插。又《集韻》七接切,音妾。搢也。與扱同。又側洽切,音眨。攝也。 从干从臼。俗作揷挿,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