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诗歌 >
宋诗
> 赠子发
上一卷
下一卷
金铜仙人辞汉歌,近时作者嗟谁何。王侯之种合瑰诡,君复鼻高胸块磊。著身丘壑谢幼舆,此事端怜卿辈无。口谭名理脚穿屐,手捉毛锥家四壁。平生三尺古锦囊,掉头不爱尚书郎。饱知得句要得眼,肯道挽弓须挽强。老夫天与覉臣骨,大笑痴心妄想儿曾咄咄。折应酬旧喜存乌皮,渴釜初欣识黔突。未办浇渠酒一樽,藜羹且可细论文。政思横说与竖说,莫废本来微妙舌。
吴则礼
赠子发
赠子发原文
金铜仙人辞汉歌,近时作者嗟谁何。王侯之种合瑰诡,君复鼻高胸块磊。著身丘壑谢幼舆,此事端怜卿辈无。口谭名理脚穿屐,手捉毛锥家四壁。平生三尺古锦囊,掉头不爱尚书郎。饱知得句要得眼,肯道挽弓须挽强。老夫天与覉臣骨,大笑痴心妄想儿曾咄咄。折应酬旧喜存乌皮,渴釜初欣识黔突。未办浇渠酒一樽,藜羹且可细论文。政思横说与竖说,莫废本来微妙舌。
赠子发注释
【痴心妄想】亦作“痴心妄想”。谓一心抱着不切实际的想法。《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子春冷笑道:‘你好痴心妄想!那个老儿生死若何?贫富若何?怎么还望他赠银子。’”《红楼梦》第一一三回:“人生缘分,都有一定,在那未到头时,大家都是痴心妄想。”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尚书郎】官名。东汉之制,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魏晋以后尚书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职务,通称为尚书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明黎民表《紫荆关》诗:“金城谁献议,老作尚书郎。”
【古锦囊】远的锦缎制成的袋。《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及暮归,足成之。”亦省作“古锦”。专指贮诗之袋。宋韩维《宝奎殿前花树子答宋中道》诗:“春罗试舞衣新换,古锦藏诗墨未乾。”樊增祥《再示儿辈》诗:“雅人深致循良事,都被先生古锦收。”
【金铜仙人】的仙人像。(1)指汉武帝时所作以手掌举盘承露的仙人。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序》:“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詔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清孙枝蔚《陆放翁研歌为毕载积题》诗:“古来得失何事无,金铜仙人来魏都。”(2)指漏壶上指示时刻的仙人像。《文选·陆倕〈新刻漏铭〉》“铜史司刻,金徒抱箭”唐李善注:“张衡漏水转浑天仪制曰:盖上又铸金铜仙人,居左壶;为胥徒,居右壶。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别天时早晚。”
吴则礼
简介
简介暂无
吴则礼
的其它诗歌
赠醉吟先生许体之
到朱方寄智夫时为户部官
赠子发
得黄济川书
赠赵圣源
次子仁赠永翁韵
赠元晖
次子方题游春图韵
赠油州杨吉老
次子苍寄余清老韵
赠夷白介然
次竹樽韵
赠王子和
次朱天球赠吴茂先韵
赠江器博
次周开祖游鹤林韵
赠江贯道
次韵林初心先辈
赠郭功父
次韵林初心先辈
赠董无求
次韵道辅丈荆州吟四首
曾公卷育陈子南昭亭诗因次韵
次韵道辅丈荆州吟四首
再至山阳
次韵道辅丈荆州吟四首
再用前韵
次韵道辅丈荆州吟四首
元日呈王长元次元关圣功
次天启赠净利名吴道人韵
元日
次毛泽民曾公卷韵
元老见过因育新诗
次沈坦之简周开祖韵
郁李甚开其花如雪以珍瓶贮之
次坦之韵
与曾公路吕少冯饮曾会卷舟中
次坰韵
鱼侯以上已日宴高阳偶成长句
次李德充别刘长因韵
余自离荆渚遍身生疮了无佳思至金陵舍舟登陆之朱方道游钟山
次李汉臣韵汉臣有超然绝弃百事深入祖门之意而语与予合
予谪居荆南赋诗百余篇书为两轴丙戍夏泛舟归润道由汉阳谬明略邀予饮于郎官湖因携示之明略坚欲抄录会余舟行甚速期以他日见归不幸明略死矣此本不复可得今将可记者录之亡者将复乞于渚宫诸友然平生作语老不自已又安用如许污后人耳目乎因感而有作
次坰寻春韵
又再至山阳作
次寄绿莎翁韵
又偶作寄夷白老
次公卷韵
又寄介然
次韩子苍韵
又画尝醋翁
次公采赠太希先密云团韵
又次竹枕韵
春事
有怀介然偶作因寄之
出城道傍决明盛开可喜
有怀介然偶作因记之
呈曾侯
游昆罗山寺二首
呈余清老
游昆罗山寺二首
呈希道兼寄不伐二首
由刁园步至因胜求浴
呈希道兼寄不伐二首
悠然阁
呈王济川
永城道中
呈陈尚志
银城道中
不奈
忆昨呈元老
不伐寄长短句因答之
以淮白寄公卷
汴岸紫花丛生状如香囊间出黄菊於其侧
已至都梁简介然时介然欲至城北而食言
北湖
谒陈尚志于太原之清凉
北湖饱饭径寝颓然甘甚殆畴昔所未有也作此以示阿坰
夷白
比以补陀刻寄少冯有诗复答之并杨吉老释介然
移菊
岸花
岩斋
白发
宣老示寂有怀
阿坰以歙钵供太希先偶成
续百忧集行
徐八圣猷碾茶有作因酬之
新亭梅偶作
性之以团茶赠行并遗新诗因次其韵
谢曹公善酒
携茶过智海
携家游南山
晓角
小雨倦出怀介然
向赵圣源请赋云壑诗会余东去西来匆匆不暇今追寄之
向赵圣源请赋云壑诗会余东去西来匆匆不暇今追寄之
戏作简朱天球
戏简狄周臣
戏嘲壁上画轴
吴山寺汛
无著有还玉涧之意作诗留之
无著复欲去再作此留之
无著以东坡西湖观月听琴诗示予因次韵
闻莺
为卢天骥作
王和鼎石铫甚佳以诗丐之
王持中读余近诗跋以五绝因次其韵
王持中读余近诗跋以五绝因次其韵
王持中读余近诗跋以五绝因次其韵
王持中读余近诗跋以五绝因次其韵
晚过元老
王持中读余近诗跋以五绝因次其韵
晚饭龟山
晚步
同曾公卷出南城
同王子和过张氏小园
同圣功南园探春
同李汉臣赋陈道人茶匕诗
同坰寄黄济川五首
同坰寄黄济川五首
同坰寄黄济川五首
同坰寄黄济川五首
同坰寄黄济川五首
同澄之器博饭浮玉
听梁圣民家琵琶
田不伐玉磬歌
田不伐遗披云图
题钟隐简寂观图
题吴道人庵壁间米元晖画
题沙泉鹊梨古柳
题刘常梅
题米元晖临北苑山水
题贾表之所藏九马图
题惠崇小景扇二首
题惠崇小景扇二首
题瓜州黄鹤台
题凤林园图寄鲁公卷
唐处厚邀同欧阳元老彭志南游金銮寺
探梅
送子仁兄赴定武倅
太和道中和颐字韵
太和道中雪作因与诸友下马索酒快饮率尔成诗
送曾公善赴定武
送鲁公卷之汶阳
送王诗客庄依湖外使者
送觉老住鹿门
送公桓行
送陈漕时权帅还自静州
送纯师赴黄檗用李师颜韵
四月十五日饭于因胜
泗州南山赠吕少冯
巳老
书事
书事
识舟亭
书江贯道所画扇
石恪画醉僧
十二月八日携家过因胜
诗一首
神堂道中听后骑短笛妙甚而花柳已有思涧流溅溅可喜
少冯得蕙二本分一见供
少冯约同赵伯山饮赠伯山
上元寄鲁侯道辅时二公在真定
三堂书怀
仁老画梅二首
入汴示坰
入汴先寄韩子苍
三堂道中寄公卷
仁老画梅二首
劝耕神堂快活林
劝耕神堂快活林
清谷水煎茶
遣兴
遣兴
偶憩
偶作呈曾存子
陪刘仲冯登城楼
圃田道中牧马
迁居
木平像吾友宣老所藏宣示寂久矣余因归朱方遇其徒慈俊乞得之喜而作此
偶怀普照经寮附火寄夷白老
买菊
绛都春
梦过盱眙城追寄曾照老
流光亭
清平乐
露坐
清平乐
刘明适屡欲子苍过其居小酌以诗招之
良辰
多丽
离朱方寄怀子和
李氏园诗
小重山
离淮南寄公卷
清平乐
兰皋煎茶
窥园
清平乐
绝句二首
玉楼春
客有自南徐来者云戏梅已开作此
绝句二首
玉楼春
九日过宋遇雨呈曾元矩并先寄吕少冯
坰邀公卷煎茶
满庭芳(立春)
坰请作枣饮诗
东风第一枝
将至宋先寄相之二首
今朝
木兰花慢(雷峡道中作)
谨常以墨戏见遗作此答之
满庭芳(九日)
将至宋先寄相之二首
将至泗上微雪快晴
虞美人(寄济川)
閒居
江边简新之
水龙吟(秋兴)
閒居
简子苍
醉落魄(又赏残梅)
简张子伟
虞美人(泛舟东下)
简友人
简友人
鹧鸪天(曹丞相诞日)
简友人
简吕少冯
鹧鸪天
简田升之时升之赴金陵
减字木兰花(简天牖)
简王长元次元时复欲入都
简友人
声声慢(凤林园词)
简航禅师
红楼慢(赠太守杨太尉)
简吉老
减字木兰花(贻亢之)
简承天琛老
简鲍钦止
江楼令(晚眺)
简蔡天任
贾动之盍簪堂红梅欲发作此问讯
鹧鸪天
寄翟密州
寄曾公卷
减字木兰花
寄印老并招壁公
减字木兰花
寄因胜观老
寄夷白坦然
虞美人(送晁适道)
寄夷白坦然
寄相之并示坰
清平乐
寄魏道辅
减字木兰花(寄真宁)
寄天牖元翰
寄题纪信庙
减字木兰花
寄吕少冯时余单骑入都将发楚
寄欧阳元老
踏莎行(晚春)
寄尚志
寄介然二首
秦楼月(送别)
寄介然二首
寄江仲嘉
减字木兰花
寄黄济川
寄公卷
虞美人(对菊)
寄韩子苍
寄革露传祖宣老二首
寄革露传祖宣老二首
即事
即事
黄伯钧示诗因次韵
还山阳简相之并示坰
怀子西
怀子苍
怀彭志南因寄之
怀妙老
怀谨常三首
怀谨常三首
怀谨常三首
怀关圣功
怀春
红梅
和至之秋宴感怀时至之已有归休意
和魏道辅铜雀砚
和人梅诗
和刘坰并简杨虞卿
和蜡梅诗
寒食
过紫岩寺
过智海呈陈无已
过宋呈曾公冕
过欧阳元老草堂
过宝晋斋赠元晖
过静老
郭因芍药洛中本
龟山道中
归自河西泛舟东下示坰
归途口占
贯道惠其所作屏料理为大轴题之以诗
观贾表之猎
古殿珠
高邮阻风
赋魏相之所收花光老小景
赴大舟投老斋
奉圣念老得法于大通禅师游行十年归以其法接引晋人北湖见而喜之赠一绝句
奉酬汉臣见简之什
风雨不止而夹岸黄花盛开偶成
放船先寄普照老夷白
坐睡
法云期曾存之不至
自太和冲雪归据鞍偶作书赠令权元凯
泛汴寄清侄
朱泾寺
发金陵
竹炉次韵
发陈留寄智夫侄
自太和冲雪归而旅雁数鸣据鞍偶作书赠令权元凯
发龟山先寄少冯亢之
周介然所惠石铫取水瀹茶
二月三十日作
舟行坐睡
二月二十九日作
舟行对菊寄智夫侄
二疏遗荣图
至青阳先寄韩子苍
读德操诗文
至南京道中尚有莺声
登太行
至洪泽寄吕少冯介然
得友人诗因寄之
至龟山先寄吕少冯
登北楼
至楚约诸人饭而圣功不来翌旦乃见过
登城楼
至楚怀慎汉公
从贯道求双幅图
知府毛公显谟以诗宠还书轴谨次严韵以叙拳拳服膺之万一
从王谨常求墨戏
招李汉臣饮与汉臣别九年相视癯然各已翁矣
代书寄净明道人
赠子发诗句
莫废本来微妙舌
政思横说与竖说
藜羹且可细论文
未办浇渠酒一樽
渴釜初欣识黔突
折应酬旧喜存乌皮
大笑痴心妄想儿曾咄咄
老夫天与覉臣骨
肯道挽弓须挽强
饱知得句要得眼
掉头不爱尚书郎
平生三尺古锦囊
手捉毛锥家四壁
口谭名理脚穿屐
此事端怜卿辈无
著身丘壑谢幼舆
君复鼻高胸块磊
王侯之种合瑰诡
近时作者嗟谁何
金铜仙人辞汉歌
可能你会感兴趣
凉州曲
上西楼
虞美人
浪淘沙
醉桃源
谒金门
清平乐
鹊踏枝之一
长命女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