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诗歌 >
唐诗
> 赠阙下裴舍人
上一卷
下一卷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钱起
赠阙下裴舍人
赠阙下裴舍人原文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赠阙下裴舍人注释
1. 阙下:宫阙之下,阙是宫门前的望楼,帝王住处。这里借指朝廷。 2. 舍人:指中书舍人,其职责是草拟诏书,任职者须有文学资望。 3. 黄鹂:黄莺。 4. 上林:即上林苑。汉武帝时的御苑。 5. 长乐:宫名,本汉宫,这里借指唐宫。 6. 阳和:指二月仲春,与开头二月相应。 7. 霄汉:指高空。 8. 献赋十年:指多次应考进士。 9. 簪:簪缨之簪,达官贵人的冠饰,这里指裴舍人。
赠阙下裴舍人简介
《赠阙下裴舍人》由钱起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是投赠中书舍人裴某的,诗中抒发了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目的在于向裴舍人请求援引。诗的前半首写景,写的是皇宫苑囿殿阁的景色,借以烘托裴舍人的身分和地位,受宠得幸,随皇帝行幸上林,临朝紫禁城,在长乐宫草诏,随皇上起居龙池。虽无一字写裴舍人,却句句恭维,不露痕迹。下半首自伤不遇。先说自己生不逢时,“阳和不散穷途恨”;再说自有捧日之心,愿为朝廷服务;可是十年献赋,却不遇知音。含蓄婉转,保持身分。“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也是“标雅古今”的名句。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是一首投赠诗。是作者落第期间所作。献诗给在朝的中书舍人,弦外之音,是希望舍人给予存引。诗通篇表示了一种恭维、求援之意,却又显得十分隐约曲折,尤其是前四句,虽然是在恭维,由于运用了“景语”,便不觉其庸俗了。由此颇见钱起娴熟的艺术技巧。全诗富丽精工,又不流于藻饰堆砌,十分难得。 这是一首投赠诗。是作者落第期间所作。献诗给在朝的中书舍人,弦外之音,是希望舍人给予存引。诗通篇表示了一种恭维、求援之意,却又显得十分隐约曲折,尤其是前四句,虽然是在恭维,由于运用了“景语”,便不觉其庸俗了。由此颇见钱起娴熟的艺术技巧。全诗富丽精工,又不流于藻饰堆砌,十分难得。
赠阙下裴舍人译文
二月时节,上林苑的黄鹂活泼飞鸣;初晓的紫禁城,洒下一片浓浓春阴。 长乐宫的钟声,消失散落花树丛外;春雨中龙池旁的柳色,也更浓更深。 春季阳光和暖,驱散不了穷途之恨;仰望霄汉,常怀程昱梦中捧日之心。 十多年来,我献赋皇上却未得赏识;而今白发苍苍,愧对你华簪裴舍人。 && 早春二月,上林苑里黄鹂成群地飞鸣追逐,好一派活跃的春天的气氛! 紫禁城中充满春意,拂晓时,在树木葱茏之中,洒下一片淡淡的春阴。 长乐宫的钟敲响,钟声飞过宫墙,飘到空中,又缓缓散落在花树之外。 那曾是玄宗皇帝发祥之地的龙池,杨柳在细雨之中越发显得苍翠欲滴。 虽然上面有和暖的太阳,但仍然无法使自己的穷途落魄之恨彻底消散。 但我仰望天空时时刻刻赞颂着太阳,我还是有一颗为朝廷干事的热心。 十年来,我不断向朝廷贡献上文赋,只可惜都没有得到知音者的赏识。 到如今连头发都变白了,看见插着华簪的贵官们,我不能不感到惭愧。
赠阙下裴舍人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个姓裴的舍人。写诗是为了请求裴舍人推荐自己的才华。作者写了他艰辛的心路历程、十年未遇的不如意、对理想始终如一的追求。 第一句。早春二月,黄鹂就栖上了树梢。这是一幅喜人的景象。因为鱼得水、鸟栖枝,都是得意的代名词。句意是说,在作者很年轻的时候,就被别人看上了。 第二句。当然被别人欣赏是好事,可是也会养坏小孩子的脾气。正因为自命不凡,自已才自高自大。但是能够夸奖他的人又有几个?所谓茫茫人海,没有知音赏,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精神上总是不满足,以至于情绪总处于一种低落状态。情绪阴沉,“晓阴阴”,不见阳光普照。 第三句。长乐宫的钟声还没有传到花,就到尽头了。说明其不得志。也就是说,作者这朵等待被人摘采的花,还没有来得及被钟声感召,钟声就结束在外面了。也就是说作者找不到升官发财的门路。这也是因为作者心高气傲,看不上一般人的缘故。人的关系处不好,前途就难以通顺了。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第四句。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的心境越来越不满足。能够挽留住他的东西也变得越来越深。所谓“岂是池中物”,一般的待遇怎能让他满意。这一句“雨中深”反映出他的前途渺茫已到极至。其实不是因为他没有能力,也不是因为别人不想用他。而是他的要求起点太高了。这过高的起点是小时候培养出来的。以至于让想用他的人“望而生畏”,打消了这个念头。即使有能够适应他的世界,但是大家面对这样一位“高人”,也是不敢要的。 第五句。“阳和”指的得太阳底下。太阳底下这么温暖,可是作者始终是穷途末路,没有人推荐欣赏。这其中的怨恨又怎能消散? 第六句。“霄汉”指的是天空。天空多么广阔,任由鸟儿飞翔。可是作者还没有自己的空间。尽管没有人要,作者的内心仍旧是火热的。他常常怀抱着一颗“捧日”之心。“捧日”之心比喻他对理想的热爱之心。他的心还没有冷,他还有机会大展鸿图。 第七句。“献赋”指作者献上自己的作品,希望能够被人常识。可是十年之间,献了无数的赋,还是没有人知遇。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总想把自己推销出去。可是碰不到合适的机会。 第八句。十年了,作者的头发都已生出了白发,面对镜子,在他往头上别华簪的时候,想到年华已老、理想未成。 第四句。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的心境越来越不满足。能够挽留住他的东西也变得越来越深。所谓“岂是池中物”,一般的待遇怎能让他满意。这一句“雨中深”反映出他的前途渺茫已到极至。其实不是因为他没有能力,也不是因为别人不想用他。而是他的要求起点太高了。这过高的起点是小时候培养出来的。以至于让想用他的人“望而生畏”,打消了这个念头。即使有能够适应他的世界,但是大家面对这样一位“高人”,也是不敢要的。 第五句。“阳和”指的得太阳底下。太阳底下这么温暖,可是作者始终是穷途末路,没有人推荐欣赏。这其中的怨恨又怎能消散? 第六句。“霄汉”指的是天空。天空多么广阔,任由鸟儿飞翔。可是作者还没有自己的空间。尽管没有人要,作者的内心仍旧是火热的。他常常怀抱着一颗“捧日”之心。“捧日”之心比喻他对理想的热爱之心。他的心还没有冷,他还有机会大展鸿图。 第七句。“献赋”指作者献上自己的作品,希望能够被人常识。可是十年之间,献了无数的赋,还是没有人知遇。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总想把自己推销出去。可是碰不到合适的机会。 第八句。十年了,作者的头发都已生出了白发,面对镜子,在他往头上别华簪的时候,想到年华已老、理想未成。怎能不为自己而羞愧万分呢?
钱起
简介
简介暂无
钱起
的其它诗歌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洞仙谣(一作伺山径)
岁初归旧山(又作献岁初归旧居酬皇甫侍御见寄)
清泥驿迎献王侍御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晚归鹭
酬刘起居卧病见寄
贞懿皇后挽词
东阳郡斋中诣南山招韦十(一作东阳郡斋书事)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石井
送杨錥归隐
酬苗发员外宿龙池寺见寄
过鸣皋隐者
哭曹钧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古藤
省中春暮酬嵩阳焦道士见招
过山人所居因寄诸遗补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板桥
过曹钧隐居
奉和宣城张太守南亭秋夕怀友
奉陪使君十四叔晚憩大云门寺
题崔逸人山亭
山中寄时校书
奉陪郭常侍宴浐川山池
静夜酬通上人问疾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登台(一作望山台)
寇中送张司马归洛
晚入宣城界(一作春江晚行)
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
卧病,李员外题扉而去
九日寄侄箊箕等
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
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
梨花
效古秋夜长
奉送刘相公江淮催转运
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
宿洞口馆
卢龙塞行送韦掌记
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
新昌里言怀
过李侍御宅(一作过故吕侍御宅)
行路难
哭常征君
春宵寓直
逢侠者
送张少府
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
郎员外见寻不遇
药堂秋暮
送傅管记赴蜀军
酬长孙绎蓝溪寄杏
晚次宿预馆
赴章陵酬李卿赠别
送褚大落第东归
送李明府去官
长安落第作
题吴通微主人
送毕侍御谪居
言怀
送族侄赴任(一作之郡)
衡门春夜
送马明府赴江陵
送郑书记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送王谏议任东都居守
宿新里馆
送邬三落第还乡
再得华侍御书,闻巴中卧病(一作疾)
送崔十三东游
题张蓝田讼堂
山园栖隐
送修武元少府
赋得巢燕送客
县中池竹言怀
和刘明府宴县前山亭
和蜀县段明府秋城望归期
送张将军征西(一作西征)
题玉山村叟屋壁
新雨喜得王卿书问
送崔校书从军
观法驾自凤翔回
裴迪南门秋夜对月(一作裴迪书斋玩月之作)
秋馆言怀
穷秋对雨
送李大夫赴广州
送李协律还东京
玉山东溪题李叟屋壁
秋园晚沐
赋得青城山歌,送杨、杜二郎中赴蜀军
送杨著作归东海
温泉宫礼见
过孙员外蓝田山居
白石枕
山花
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秋霖曲
游襄阳泉石晚归
和慕容法曹寻渔者寄城中故人
夏日陪史郎中宴杜郎中果园
下第题长安客舍
画鹤篇(省中作)
哭辛霁
南溪春耕
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
登刘宾客高斋(时公初退相,一作春题刘相公山斋)
病鹤篇
东皋早春寄郎四校书
寄郢州郎士元使君
过裴长官新亭
重赠赵给事
片玉篇
忆山中寄旧友
宴曹王宅
赋得归云送李山人归华山
锄药咏
东溪杜野人致酒
汉武出猎
酬刘员外雨中见寄
玛瑙杯歌
暇日览旧诗因以题咏
山园秋晚寄杜黄裳少府
故相国苗公挽歌
赠张南史
津梁寺寻李侍御
紫参歌
和人秋归终南山别业
寻司勋李郎中不遇
闲居寄包何
开元观遇张侍御
同王錥起居程浩郎中韩翃舍人题安国寺用上人院
题萧丞小池
哭空寂寺玄上人(一作少林寺哭晖上人)
山中酬杨补阙见过
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
题精舍寺
酬赵给事相寻不遇留赠
送张五员外东归楚州
宴郁林观张道士房
七盘岭阻寇闻李端公先到南楚
渔潭值雨
寄永嘉王十二
秋夕与梁锽文宴
偶成
酬考功杨员外见赠佳句(黄卷读来今已老白头受屈不曾言)
送征雁
归雁
喜李侍御拜郎官入省
暮春归故山草堂
过张成侍御宅
赠阙下裴舍人
苏端林亭对酒喜雨
赠邻居齐六司仓
省试湘灵鼓瑟
谒许由庙
见上林春雁翔青云,寄杨起居、李员外
题陈季壁
幽居春暮书怀(一作石门暮春,一作蓝田春暮)
夜雨寄寇校书
题温处士山居
乐游原晴望上中书李侍郎
早发东阳
春夜过长孙绎别业
题延州圣僧穴
舟中寄李起居
和万年成少府寓直
题嵩阳焦道士石壁
咏门上画松,上元、王、杜三相公(一作崔峒诗)
登复州南楼
早夏
山路见梅,感而有作
江陵晦日陪诸官泛舟
避暑纳凉
崔十四宅问候
县城秋夕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
酬卢十一过宿
秋夜梁七兵曹同宿二首
九日宴浙江西亭
题樊川杜相公别业
早下江宁
送冷朝阳擢第后归金陵觐省
赋得池上双丁香树
和刘七读书
送马员外拜官觐省
春谷幽居
送严维尉河南
宴崔驸马玉山别业
归故山路逢邻居隐者
岁暇题茅茨
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
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
九日登玉山
秋夜寄张、韦二主簿
送孙十尉温县
晚春永宁墅小园独坐,寄上王相公
山斋独坐,喜玄上人夕至(一作见访)
送张员外出牧岳州
月下洗药
省中对雪寄元判官、拾遗昆季(一作寄谢舍人昆季)
送兴平王少府游梁
初至京口示诸弟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一作赵起诗)
送韦信爱子归觐
郭司徒厅夜宴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寺即神尧皇帝读书之所)
送裴頔侍御使蜀
酬元秘书晚出蓝溪见寄
初黄绶赴蓝田县作
别张起居(时多故)
山居新种花药,与道士同游赋诗
送李九贬南阳
宿远上人兰若
美杨侍御清文见示
送李评事赴潭州使幕
送郑巨及第后归觐
送河南陆少府
长安客舍,赠李行父明府
长信怨
送唐别驾赴郢州
登玉山诸峰,偶至悟真寺
和李员外扈驾幸温泉宫
送李谏议归荆州
海上卧病寄王临
送元中丞江淮转运(一作王维诗)
猷川雪后送僧粲临还京,时避世卧疾
寻华山云台观道士
题郎士元半日吴村别业,兼呈李长官
送员外侍御入朝
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
夜宿灵台寺寄郎士元
送衡阳归客
罢章陵令山居过中峰道者二首
仲春宴王补阙城东小池
送薛八谪居
谢张法曹万顷小山暇景见忆
和范郎中宿直中书,晓玩清池,赠南省同僚两垣遗补
江宁春夜裴使君席送萧员外
赠东邻郑少府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
赋得浦口望斜月,送皇甫判官
仲春晚寻覆釜山
诏许昌崔明府拜补阙
奉送户部李郎中充晋国副节度出塞
赋得绵绵思远道,送岑判官入岭
送薛判官赴蜀
送襄阳卢判官奏开河事
赋得馀冰(一本题下有送人二字)
赠柏岩老人
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赋得丛兰曙后色,送梁侍御入京
过沈氏山居
裴仆射东亭
题苏公林亭
同严逸人东溪泛舟
赋得寒云轻重色,送子恂入京
赠李十六
奉使采箭簳竹谷中晨兴赴岭
送李判官赴桂州幕
柏崖老人号无名先生男削发女黄冠自以云泉独乐命予赋诗
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
送万兵曹赴广陵
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与二三文友逃暑
送包何东游
陪郭常侍令公东亭宴集
送虞说擢第南归觐省
奉和张荆州巡农晚望
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
送原公南游
东城初陷,与薛员外、王补阙暝投南山佛寺
新丰主人
送陆贽擢第还苏州
裴侍郎湘川回,以青竹筒相遗,因而赠之
同邬戴关中旅寓
重送陆侍御使日本
观村人牧山田
罢官后酬元校书见赠
送陆珽侍御使新罗
秋夜作
送李兵曹赴河中
送柳道士
京兆尹厅前甘棠树降甘露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
谷口新居寄同省朋故
送蒋尚书居守东都
送萧常侍北使
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李祭酒别业俯视川林前带雷岫)
送王相公赴范阳
送张管书记(一作送张管记从军)
海畔秋思
送张中丞赴桂州
长安落第
送田仓曹归觐
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
县内水亭晨兴听讼
送杨皞擢第游江南
九日田舍
送任先生任唐山丞
晚过横灞寄张蓝田
送陆郎中
过温逸人旧居
奉和杜相公移长兴宅,奉呈元相公
校猎曲
送僧归日本
送费秀才归衡州
小园招隐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过故洛城
奉和圣制登朝元阁
同王员外陇城绝句
和韦侍御寓直对雨
送褚十一澡擢第归吴觐省
叹毕少府以持法无隐见系
送符别驾还郡(一作还钱塘)
送沈仲
送安都秀才北还
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
秋夜送赵冽归襄阳
过瑞龙观道士
送陆三出尉
淮上别范大
春郊
过王舍人宅
送郎四补阙东归
蓝田溪与渔者宿
晚归严明府题门
题秘书王迪城北池亭
送马使君赴郑州
夜泊鹦鹉洲
送严士良侍奉詹事南游
游辋川至南山,寄谷口王十六
晚出青门望终南别业
送张参及第还家
送卫功曹赴荆南
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山下别杜少府
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故王维右丞堂前芍药花开,凄然感怀
天门谷题孙逸人石壁
过杨驸马亭子
送郭秀才制举下第南游
访李卿不遇
奉和王相公秋日戏赠元校书
田园雨后赠邻人
与赵莒茶宴
闲居酬张起居见赠
送上官侍御
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春夜宴任六昆季宅
送武进韦明府
送欧阳子还江华郡
登秦岭半岩遇雨
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惟伯与仲有令誉)
送元评事归山居
寄任山人
题礼上人壁画山水
苦雨忆皇甫冉
送王使君移镇淮南
陇右送韦三还京
东陵药堂寄张道士
送崔山人归山
送外甥范勉赴任常州长史兼觐省
南中春意
送王使君赴太原行营
山中春仲寄汝上王恒、颍川沈冲(一作中)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田鹤
送陈供奉恩敕放归觐省
客舍赠郑贲
送丁著作佐台郡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题南陂
送宋征君让官还山
送王季友赴洪州幕下
送李九归河北
独往覆釜山,寄郎士元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松下雪
送弹琴李长史往洪州
广德初銮驾出关后登高愁望二首
雨中望海上,怀郁林观中道侣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潺湲声
巨鱼纵大壑
送边补阙东归省觐
同李五夕次香山精舍访宪上人
夕发箭场岩下作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石莲花
赠汉阳隐者
早渡伊川见旧邻作
送时暹避难适荆南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池上亭
自终南山晚归
经李蒙颍阳旧居
送屈突司马充安西书记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衔鱼翠鸟
适楚次徐城
冬夜题旅馆
送昆山孙少府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东陂(一作忆皇子陂)
中书遇雨
登胜果寺南楼,雨中望严协律
送少微师西行(一作送僧自吴游蜀)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戏鸥
宿毕侍御宅
送沈少府还江宁
李士曹厅对雨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远山钟
春暮过石龟谷题温处士林园(一作送温逸人)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砌下泉
过桐柏山
送虞说擢第东游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竹屿
禁闱玩雪寄薛左丞
送赟法师往上都
长安旅宿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竹间路
寄袁州李嘉祐员外
蓝上采石芥寄前李明府
梦寻西山准上人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窗里山
晚归蓝田旧居
咏白油帽送客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药圃
卧疾,答刘道士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銮驾避狄岁寄别韩云卿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石上苔
沭阳古渡作
陪南省诸公宴殿中李监宅
赠阙下裴舍人诗句
献赋十年犹未遇
霄汉常悬捧日心
羞将白发对华簪
二月黄鹂飞上林
阳和不散穷途恨
长乐钟声花外尽
龙池柳色雨中深
春城紫禁晓阴阴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