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达潇湘释义


【早晚】1.早晨和晚上。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春雨闇闇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郭知达集注:“谓旦为朝云,暮为行雨也。”2.先与后;迟早。《三国志·魏志·王朗传》:“盖生育有早晚,所产有众寡也。”《北齐书·崔昂传》:“终是除正,何事早晚!可除正僕射。”3.过早或过迟;应早或应迟。《韩非子·难二》:“举事慎阴阳之和,种树节四时之适,无早晚之失,寒温之灾。”《南史·程灵洗传》:“﹝程灵洗﹞性好播植,躬勤耕稼,至於水陆所宜,刈穫早晚,虽老农不能及也。”4.或早或迟。《老残游记》第十七回:“今儿不让我在这儿,早晚

【达】《廣韻》《集韻》他計切,音替。《字林》足滑也。《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达。《註》达,滑也。又《集韻》他達切,音闥。與同。《博雅》逃也。一曰行不相遇。又陁葛切,音達。與達同。通也。一曰迭也。 俗作迖、迏,非。漢典考證:〔《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达。〕 謹照原文瘱改瘱。 考證:〔《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达。〕 謹照原文瘱改瘱。

【潇湘】1.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瀟湘之渊。”《文选·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洞庭张乐池,瀟湘帝子游。”李善注引王逸曰:“娥皇女英随舜不返,死於湘水。”唐李白《远别离》诗:“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瀟湘之浦。”王琦注引《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元耶律楚材《用薛正之韵》:“凤池分付夔龙去,万顷瀟湘属湛然。”明徐祯卿《古意》诗:“帝子葬何处,瀟湘云正深。”2.湘江与潇水的并称。多借指今湖南地区。唐杜甫《去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