圉圉洋洋真得意释义


【圉圉】困而未舒貌。《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於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赵岐注:“圉圉,鱼在水羸劣之貌。洋洋,舒缓摇尾之貌。”宋秦观《春日杂兴》诗:“娉娉弱絮堕,圉圉文魴驰。”清张岱《陶庵梦忆·品山堂鱼宕》:“鱼入网者圉圉,漏网者噞噞,寸鯢纤鳞无不毕出。”

【洋洋】养养”。1.盛大貌。《诗·卫风·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毛传:“洋洋,盛大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魏文之才,洋洋清綺,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宋苏轼《卓锡泉铭》:“辩来四年,泉水洋洋,烹煑濯溉,饮及牛羊。”王闿运《丁锐义传》:“鋭义曰:‘古隆贤自奋而来,再败於我,既愳且耻,故出不得已之计,招聚残贼,洋洋而来,以外示有餘,非有谋也。’”2.广远无涯貌。《诗·大雅·大明》:“牧野洋洋。”毛传:“洋洋,广也。”《楚辞·大招》:“西方流沙,漭洋洋只。”王逸注:“洋洋,无涯貌也。”清龚自珍《赠

【真】同眞。俗字。

【得意】旨趣。《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列子·仲尼》:“得意者无言,进知者亦无言。”宋孔平仲《续世说·捷悟》:“动若骋材,静若得意。”明沉鲸《双珠记·风鉴通神》:“义理一原须得意,知行两字在潜心。”2.犹得志。《管子·小匡》:“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於天下;在晋,则晋得意於天下,在狄,则狄得意於天下。”《史记·六国年表》:“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东巡泰山,奏功皇天,具著显庸,明示得意。”清魏源《圣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