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日辽阔释义


【原野】“原壄”。平原旷野。《国语·鲁语上》:“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吕氏春秋·季春纪》:“循行国邑,周视原野。”高诱注:“广平曰原,郊外曰野。”《楚辞·九歌·国殇》:“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壄。”朱熹集注:“壄,古野字。弃原壄,骸骨弃於原壄也。”宋陆游《荞麦初熟刈者满野喜而有作》诗:“城南城北如铺雪,原野家家种蕎麦。”清龚自珍《<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取不逞夷人及奸民,就地正典型,非有大兵陈之原野之事,岂古人於陆路开边衅之比也哉?”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序》:“春天,枯黄的原野变緑了。”汉

【日】〔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

【辽阔】濶”。1.宽广博大。晋葛洪《抱朴子·塞难》:“所得非所欲也,所欲非所得也,况乎天地辽阔者哉!”唐刘知几《史通·六家》:“寻《史记》疆宇辽阔,年月遐长,而分以纪传,散以书表。”清方文《答邢孟贞江上见怀》诗:“楚江辽濶坐相失,令人转恨檣乌飞。”清恽敬《答张翰丰书》:“为别三载矣,中间时一通问,不尽欲言,辽濶之忱,如何能置?”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对着这雄伟辽阔的大海,林道静几天来紧紧压缩着的痛苦的心,渐渐舒展开来了。”2.犹辽远。唐白行简《李娃传》:“幸接欢笑,不知日之云夕,道里辽阔,城内又无亲戚,